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班底已经通过表决,掌门人还是冯德莱恩,在12月就会上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德国和瑞典,呼吁冯德莱恩,推动欧洲电池行业的发展,吸取之前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教训,避免依赖另一个竞争对手。
这里说的“另一个竞争对手”,指的就是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中国断档领先,控制全球85%的电池生产。
法德这些国家的意思是,让欧盟给自己人开小灶,在涉及电池行业时,要一路开绿灯,以便让欧洲电池行业能够迅速发展,实现自给自足,甚至是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欧盟这种愿景,本来就不一定成功,强行扯上中国更是不讲道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对华依赖是伪命题
欧盟确实因为与俄罗斯关系闹掰,吃了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亏,但将这一经验套用到中国,尤其是在电池生产领域,是站不住脚的。
电池生产是全球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复杂性远超俄欧能源交易的简单依赖。
中国之所以在全球电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乃至目前在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并非只因丰富资源和劳动力,而是因为过去数十年中,规划落实了完整、宏大的产业计划。
通过大规模政策引导、持续投入、技术创新,迅速建立了完备的产业链,并且拥有超越一切对手的宏观组织和中微观项目管理能力,还拥有从上到下、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与担当作为能力。
中国不仅电池领域独步全球,在整个电动汽车、绿色能源产业上,已拥有不可动摇的全球领先优势。
欧洲在去工业化后,创新、生产甚至消费能力一路拉胯降级,电车和电池本土完整供应链都不一定建得出来,更遑论与中国竞争。
因此,所谓的“对华依赖”,就是个伪命题,这是市场选择结果,也是全球化的结果,满脑子都是依赖,完全是逆全球化思维。
电动汽车电池
欧盟还是没找对方向
在欧洲的一些声音中,所谓“依赖中国”往往被描绘成某种危险的陷阱,尤其是在新能源技术这样一个关乎未来经济命脉的领域。
然而,问题的关键并非单纯的依赖或独立,而是如何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找到一条满足自身经济需求的道路。
中欧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电池生产和绿色转型上,实际上可以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者,其技术、经验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能够为欧洲提供高效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帮助欧盟实现其绿色转型的目标。
这种合作,本质上是产业链上的相互补充,而非单向依赖。
美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欧盟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对美国的依赖
现在欧盟的一些政客,总是拿所谓的依赖俄罗斯、依赖中国说事,摆出一副吃一堑长一智的样子,但实际上,欧洲真正存在的问题,与中俄没有关系,主要的问题是对美国的依赖。
这种依赖,既不是依赖能源,也不是所谓的依赖电池,而是一种战略依赖,是对美国的盲目跟随。
美国从冷战时期起就通过各种手段加强了对欧洲的影响力,欧盟在长期的跨大西洋关系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自我束缚的依赖模式。正是这种对美国战略意图的过度依赖,使得欧盟在面对俄罗斯问题时,缺乏独立的判断力。
吃了俄乌冲突的亏之后,欧盟仍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仍然认为问题的根源是依赖俄罗斯能源,甚至又引申出不能对中国依赖,这就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