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窗青山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借九莉的嘴说,她曾因两个人有过从楼上跳下去、让硬硬的水泥地狠狠给她个嘴巴的念头,一个是她的母亲,另一个是她的爱人。
来自至亲的打击最具杀伤力。
很多人有生以来第一步,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诞生之前,先要穿过亲人的枪林弹雨。
那不是一个阶段的战斗,而是一生的战斗。
说是战斗一点都不过分。
不知道哪个幸运儿可以不必为从亲人手中争夺自我,一次次毫无防范地被打倒又爬起来。
潘金莲不是那个幸运儿。
西门庆家有几个常走动的亲戚,一个是吴月娘的嫂子吴大妗子,一个是孟玉楼前夫的姑姑杨姑娘,另一个就是潘金莲的娘潘姥姥。
潘金莲这个娘武大刚死就出场了。
西门庆端午节买了点首饰珠翠衣服去看潘金莲,先到王婆茶坊,王婆去哨探,潘姥姥正在潘金莲家吃酒。
潘姥姥养女儿如养猪羊,遇到生活困难,不管猪羊长没长成就卖掉,不问卖给谁,也不管买去做什么。
女儿显然比猪羊含金量更高,猪羊只卖一次,女儿可以重复卖。
武大刚死,潘姥姥就出现在潘金莲家,肯定是看到商机,准备好再卖一次女儿。
潘金莲嫁西门庆,潘姥姥寄予厚望,想靠潘金莲提升下生活质量,想不到这个女儿“折针也不迸一个给她”,失望之余,不管对方是不是潘金莲的对手,潘姥姥就抱怨起来。
无能的父母生下孩子就是大功一件,余生都可心安理得坐收红利。
潘姥姥说起潘金莲的聪明,丝毫没为人父母的自豪感,只顾表白自己:曾经怎么替潘金莲缠脚,怎样送潘金莲上女学,“你天生就这么聪明伶俐来?”
厚道点说,潘姥姥这说法还算有点高度,比有些父母口口声声“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强多了。
俗云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换个角度,不养儿也不知养儿的幸福。
跟孩子带给父母人生的清新、明亮相比,一把屎一把尿根本不值一提。
儿女感恩父母,父母也该感恩儿女,彼此珍惜才能共同欢度人生。
总把本来就是父母职责的付出挂在嘴上,想当儿女一辈子债主的父母,也不那么值得儿女尊重。
潘姥姥替潘金莲缠脚一定是真的,她要女儿增值,不会不舍得下手;上女学这件事是无中生有,作者交代得明白,潘金莲“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
到十二三岁潘金莲知书识字,这期间都是在王召宣府度过的,潘姥姥显然在撒谎。
她见女儿“出人头地”,要贴上去,也不管人信不信,弄点脂粉美化下自己。
潘金莲懒得配合潘姥姥演母慈女孝,于是就有了玳安说的,潘姥姥来了动不动就吃潘金莲“冲撞”哭回家去。
潘金莲也不隐晦自己的“不孝”行为,潘姥姥替李瓶儿说话那次,她对孟玉楼一五一十数说了一通潘姥姥,孟玉楼笑道:“你这个没训教的子孙,你一个亲娘母儿,你这等讧他!”
她按常理说话,想不到潘金莲家女儿固然不像女儿,母亲也不像母亲。
潘姥姥到西门庆家去不带轿子钱,害得潘金莲在众人面前为难,潘姥姥不觉得,对奶娘如意儿抱怨完,又对赶来替潘金莲安抚她的春梅抱怨,说自己女儿从没像春梅这样费心款待她。
“你到明日管情好,一步一步自高,敢是俺那冤家,没人心没人义!几遍为他心龌龊,我也劝他,他就杠得我失了色。今日早是姐姐你看着,我来你家讨冷饭来了?你下老实那等杠我?”
她卖女儿时不讲人心人义,让女儿付轿子钱了,人心也有了人义也有了。
因几文轿子钱没到手,对着旁人说自己女儿“心龌龊”,断言她将来不知怎么死,彻底揭开了礼仪道德这块遮羞布,暴露出她们真实的母女关系。
潘姥姥死时,吴月娘不许潘金莲去送葬,潘金莲委托陈敬济代她安葬潘姥姥。
陈敬济办完事,拿着两枝茉莉花来回复潘金莲,潘金莲听说潘姥姥入了土,不自觉流下泪来。
她生命中本该最信任却给了她最致命伤害的那个人离开了。
按潘姥姥生前的做派,说不定因潘金莲没到场再给她加一重诅咒也未可知。
在亲情上建立利益关系无论掩盖得怎样天衣无缝都是一种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