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一部由AI全程参与制作的短片《漓江神话》在广西南宁刷爆网络!这部作品不仅把桂林山水拍出了“神仙画风”,更让网友惊呼:“现在的AI已经能拍电影了?”
《漓江神话》剧图
【爆点1】AI如何“速成”一部漓江神话?
传统纪录片动辄半年起步,但《漓江神话》从创意到成片仅用1个月!导演蓝云剑透露,关键就在于用上了国产AI“可灵”
✅ 场景生成:传统手绘需半个月的动画,AI两小时出几十版方案
✅ 角色设计:主角“水娃”由AI生成,融合漓江渔童+神话元素
✅ 特效渲染:烟雨漓江、星空倒影等超现实画面,全靠算法模拟
“以前拍《漓江》纪录片,等一个日出要蹲好几天,现在AI输入指令就能生成理想光影。”蓝云剑笑称,AI让他从“靠天吃饭”变成“造梦大师”。
【爆点2】争议炸锅:AI拍的片算艺术吗?
尽管画面美到窒息,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反对派:
➠ “全是机器生成,哪有导演灵魂?”
➠ “AI山水千篇一律,不如实拍有温度”
力挺派:
➠ “技术无罪!《阿凡达》当年也被骂”
➠ “成本降70%,小团队也能拍大片了”
对此,蓝云剑回应:“AI是画笔,人才是画家。”他举例片中渔翁烟斗的青铜包浆细节,仍由人工调整,“机器再强,也画不出岁月摩挲的痕迹”。
【行业地震】AI正在颠覆影视圈?
《漓江神话》背后,藏着更猛的行业变革——
成本暴降:传统动画团队缩编50%,AI承担60%基础工作
效率飙升:快手可灵AI月活增长113%,成全球创作者新宠
文旅革命:广西已测试“AI刘三姐”导游,下一步或推VR漓江游
专家预测:2026年超30%宣传片将由AI辅助制作,但人文叙事仍是核心竞争力。
【探秘】AI拍片到底怎么玩?
揭开人机协作神秘面纱:
| 环节 | 传统方式 | AI介入后 |
|------|----------|----------|
| 采风 | 实地拍摄1个月 | 数据库调取+AI生成概念图 |
| 分镜 | 手绘2周 | AI自动生成10版可选 |
| 特效 | 外包制作20万/分钟 | AI渲染成本降至3万 |
“最惊喜的是历史复原。”蓝云剑说,“AI能还原古代漓江渔村,比搭景拍摄真实10倍!”
【未来之战】AI会抢走导演饭碗吗?
面对行业焦虑,蓝云剑给出金句:
“当AI能模仿李可染的漓江水墨时,人类要思考怎么画出他笔下的乡愁。”
据悉,国家已启动“AI+文化”伦理审查机制,要求AI作品必须标注技术占比。这场人机博弈,才刚刚开始。
【结语】技术为翼,人文为魂
《漓江神话》的爆火证明:AI不是来砸场子的,而是给创作者插上翅膀。正如网友神评论:
“机器让山水‘活’了,但让我们流泪的,永远是人的故事。”
技术与人文,二者缺一不可。AI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让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自然之美;而人文则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它赋予作品情感、温度和深度,让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只有当技术与人文完美融合,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既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又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