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无子宫村”,为了不来月经切除子宫和卵巢,最小的才20岁

文渊的历史书 2024-11-09 12:15:54

除了摘除子宫,我别无选择!这是印度“无子宫村”所有女性的痛苦心声。

在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未成年的贫民窟女孩被迫嫁给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农民。

直至死亡,她们都无法逃离那片甘蔗地。

资本家和印度当权者的互惠互利

印度低贱便宜的劳动力一直都是资本家的第一选择,所以许多商业巨头都选择在印度建厂。

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最重要的甘蔗产区之一,每年为国家贡献大量的蔗糖产量,自然也成为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饮料巨头的心头爱。

每到收获季节,成片的甘蔗园里总是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农民和工人涌入这里,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换取一份收入。

其中,不乏大量的女性工人,她们往往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甘蔗园,女性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她们中有些人年仅二十出头,有些则已经步入中年,但无论年龄大小,她们都以同样的韧性和毅力,投入到这份艰辛的工作中。

炎炎烈日下,女工们挥舞着手中的甘蔗刀,一次次地弯腰、割蔗、起身,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衫,晒黑了她们的皮肤,但她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脸上看不到任何抱怨的表情。

然而,在这样繁重的工作之外,女工们还要面对另一个难题——月经。

在甘蔗园里,没有合适的卫生设施,也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对于正处在生理期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可家中面目可憎的丈夫以及动辄打骂的老板让她们只能咬紧牙关,强忍着不适,继续工作。

有时,疼痛实在难以忍受,她们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计,蜷缩在甘蔗田地里,闻着香甜的甘蔗味,彷佛这样就能缓解无解的生理疼痛,但这往往意味着损失宝贵的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到她们的收入。

这时,代表着女性健康的月经,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女工们的心头大患。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女工开始考虑摘除子宫。

她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摆脱月经的困扰,专心工作。

尽管这个决定让她们再也不能做妈妈,尽管会有生命危险,但对于一辈子都被困在甘蔗地的她们来说,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出路还是死路?

即使是在医疗技术发达的我们国家,子宫切除手术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大出血而死在手术台上,更别说是医疗意识薄弱、医疗技术落后的印度农村了。

而这些风险,对于本就健康状况堪忧的她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除却我们熟知的生育、分泌、新陈代谢等重要问题外,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成为隐藏疾病,逐月逐年的透支着她们的身体,损耗着她们的寿命。

更重要的是,子宫摘除意味着永久失去生育能力。

对于许多女工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代价。

可尽管如此,女工们仍选择放弃自己,只因她们生活在一个一出生就无法逃离的巨大牢笼中,比起被人当做垃圾丢掉,她们还是希望能苟活。

难道她们从来没有想过推翻这一切吗?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数以万计的女工。

这就不得不提起困扰她们一生的经济陷阱了。

绝望的婚姻和永远还不完的欠款

盲婚盲嫁是印度大多数女性的命运,但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有着比盲婚更恐怖的事情。

在女孩们初潮以后,父母就开始为其物色丈夫,为的就是将女儿早早嫁人减少自己家庭负担。

而为了替自己的甘蔗地能有更多的劳动力,雇主以及劳务中介也会努力的为单身男工物色女孩,甚至还会好心的借钱让他们结婚,只因收割甘蔗的工作通常需要两个,一个人负责收割,另一个负责将割下来的甘蔗搬运到卡车上。

一来二去,劳务中介获得了双倍的免费劳动力,男工们也收获了媳妇, 但那些可怜的女孩们却从一个牢笼掉进了另一个牢笼中。

打水、生火、做饭、洗衣服。伺候丈夫、剥甘蔗、扛甘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开始的时候她们还会幻想通过劳动还清欠款,可一季又一季,甘蔗长了一茬又一茬,雇主们还总是说着,有很多欠款没有还完,渐渐地她们不在抱有幻想。

可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放过她们,每个月来一次的月经,让她们受尽了雇主的白眼和丈夫的辱骂。

只因在他们眼中,来月经的女性会耽误工作进程,阻止他们赚钱。

却丝毫没有想过,正是代表着女性生理健康的月经和子宫,将他们到了这个世界上。

在这样畸形的观念下,本该治病救人的医疗机构发生了变化,简单的妇科病,在他们口中加以渲染,变成了“必须切除子宫保命”,只为了能从中获利。

甚至有些雇主以及劳务中介在招聘的时候还会秉承着“无子宫”者优先。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为了生存的女性不得不选择做子宫切除手术。

或许切除子宫后,她们减少了生理所带来的不便,但当她们年老体衰,无法再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时,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

性别歧视的恶性循环

印度,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文化是这一悲剧的温床。

女孩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很多人在青春期就被迫辍学,甚至被安排早婚。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价值往往被简单地等同于她们的生育能力和劳动力。

当这些女性不得不在保住工作和保住子宫之间做出选择时,她们实际上是在一个早已倾斜的天平上挣扎。

其次,贫困问题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将这些女工与更好的生活机会隔绝开来。

这种经济压力不仅迫使她们接受恶劣的工作条件,更让她们不得不用健康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的机会。

其次教育的缺失则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这种知识的匮乏使她们无法充分了解子宫切除手术的风险,也让她们缺乏寻求其他工作机会的能力。

最后只能在“生存”还是“自我”中做出选择。

参考资料:

印度出现无子宫村 妇女为工作摘子宫 最小才20岁

印度糖帝国下的暴行:债务、童婚和子宫摘除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