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宰相高颎的夫人去世,独孤皇后建议隋文帝杨坚说:“高仆射老矣,而丧夫人,陛下何能不为之娶!”
意思是,高颎晚年丧妻,没个照顾的人可不行,陛下怎能不为他娶妻。
隋文帝认为是这个道理,便将独孤皇后的话转述给高颎,想听听当事人的意见,毕竟,万一赐婚下去,高颎不愿意,那就变成了好心办坏事。
果不其然,高颎毫不犹豫拒绝了,可不久后,高颎的爱妾就为他生了一个男孩。
消息传到宫中后,隋文帝倒是很高兴,可独孤皇后却不开心,她对隋文帝说高颎此人不可信任,那么,独孤皇后为何这样说呢?
一、高颎心存爱妾先来看看高颎拒绝娶妻的理由,高颎对隋文帝说:“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
高颎的意思不难理解,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除了上朝办公之外,回到家的爱好也只是读读佛经而已,根本没有续娶继室的想法。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年纪已经到了五六十岁,对续娶之事不感兴趣也能说得过去,隋文帝知道高颎的想法后也就没再坚持。
问题出就出在,没过多久,高颎的小妾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让独孤皇后很不高兴,她认为高颎之所以不愿意娶妻不是因为不想娶,而是因为高颎“心存爱妾”。
独孤皇后告诉隋文帝:“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陛下安得信之!”
意思是,高颎欺君,陛下不能再信任他!
这根本说不通,高颎欺君了吗?并没有,高颎说不娶妻就不娶妻,只不过是小妾给他生了个儿子而已,两件事毫无关联,怎么就能算欺君呢?
但独孤皇后不管那么多,她认为高颎不想娶妻是假,顾着爱妾是真,这就是欺君。
实际上,独孤皇后这么说,和她自身对婚姻的看法有很大关系,按照当时的时代背景,独孤皇后自己妒忌心强,在得到隋文帝“无异生之子”的誓言后,也看不惯大臣与小妾生子。
所以,高颎在拒绝娶妻后,转头就让小妾生了个儿子的行为,让独孤皇后很看不惯。
二、高颎的罪过独孤皇后另一个原因是,高颎曾经得罪过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不想隋文帝宠幸其他女人,但隋文帝贵为皇帝,虽说为了爱妻六宫虚设,但有几个妃子也很合理吧,于是隋文帝就忍不住了。
有次,隋文帝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想当初周宣帝死后,隋文帝矫诏辅政,结果引发三总管起兵,其中实力最强的尉迟迥差点导致他大业失败。
见到昔日仇敌的孙女,隋文帝心中充满了征服者的豪情,再加上尉迟氏容颜靓丽,身姿妖娆,隋文帝一时没忍住临幸了她。
独孤皇后知道后,心中无比气愤,趁着隋文帝上朝的机会,直接下令将尉迟氏处死。
下朝后得知消息的隋文帝羞愤交加,但他又不忍对独孤皇后发火,一怒之下,隋文帝竟然一个人骑着马跑出了宫外,在山谷间纵马跑了二十多里。
高颎、杨素等人随后追赶,抓住隋文帝的马缰苦谏,隋文帝叹息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高颎赶紧回了一句:“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
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当时的主流,即:皇上怎么能因为一个妇女而轻易地丢开天下呢!
这句话也起到了效果,隋文帝的情绪有所缓解,但他仍骑在马上久久未动,直到半夜才返回宫中。
独孤皇后早在宫中等候,见隋文帝安全归来,就边哭边叩头赔礼,高颎、杨素也在一旁调解说和,最终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才和好如初。
不过,这却给高颎埋下了祸根,他那句话被独孤皇后知道后,独孤皇后对高颎生了怨恨之心。
三、不支持废太子,终被罢官可以说,隋文帝与高颎君臣之间的关系恶化,与独孤皇后从中挑拨脱不了干系,但高颎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杨勇,也是令隋文帝夫妇厌恶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初,太子杨勇失去了隋文帝夫妇的欢心,高颎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只能支持杨勇,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杨勇做妾室。
隋文帝为何不喜欢杨勇了呢?因为杨勇喜奢华、讲牌面,某些行为触及到了隋文帝的底线。
独孤皇后为何不喜欢杨勇呢?因为杨勇爱女色,与爱“伪装”的晋王杨广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独孤皇后还怀疑杨勇宠妾灭妻,这是她最痛恨的事情。
隋文帝想要废除太子杨勇,但这不是小事,要得到朝廷重臣的支持,于是隋文帝有一次就故意试探高颎的态度说:“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意思是,有神灵告诉晋王妃,晋王杨广必定统治天下,你看怎么办?
高颎闻言立刻跪倒在地,回答隋文帝说:“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这时候了,高颎还在拿长幼有序这一套劝谏隋文帝,隋文帝夫妇由此也明白,高颎坚定站在太子杨勇这一边。
于是,独孤皇后想方设法离间隋文帝与高颎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说高颎欺君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此后,隋文帝渐渐疏远了高颎,后来上柱国王世积因罪下狱,审讯期间牵连到高颎,说他从高颎那里听到了宫闱之中的事情,隋文帝大怒之下就免去了高颎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