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体的房地产并不太景气,有人说不景气的只不过是部分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成交量依旧是火爆去看看售楼中心还有这么多人去看房,看房的人多并不代表买房的人多,更多的都是试探性的了解市场的变化。
现如今种种迹象表明,楼市下行趋势仍在继续,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成交量全线回落,一线城市的成交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环比下滑42%,北上广深成交量接创下新低,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同比环比分别下滑37%和29%,南宁东莞成交量跌幅甚至高达70%,苏州、福州、武汉跌幅都在50%徘徊。
全国百强房企销售出现“腰斩”,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第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变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3.8%,住宅面积下滑18.6%,商品房销售额度299655亿元,下跌22.7%,住宅销售额度下降达到了25.6%,看到这样的数据,相信大家也知道,如今的成交量真的不行,只有过去的一半。
土地市场决定了楼市走向,自2021年第2次集中供地以来,楼市整体的土地成交都处于低迷的状态,根据过去的经验,观看市场越火爆,土地成交溢价率就越高,显然现在不行了。
根据中指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1月~3月全国300城土地成交面积约为1.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8%,从土地出让金观看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2460.71亿元,同比下降63.18%,住宅用地供流拍199宗,土地流拍率32.95%,交给去年同期增长22.61个百分点,百强房企拿地而同比下滑超过6成。
长三角重点城市,南京最新土拍消息,20宗土地流拍了6宗,流拍率高达30%,成交14宗主要都是以国资房企为主。
珠三角一直都是国内经济密度最集中的城市群,首轮供地的东莞流拍率更高,推出八宗地块,6宗流拍率达到了75%。
今年首轮集中供地的城市,北京流拍率6%、福州流拍率33%、厦门流拍率10%、青岛流拍率6.3%、合肥流拍率25%、武汉流拍率14%、成都流拍率12%。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住宅用地流拍和撤牌数量高达836宗,流拍撤牌率为23.5%。
第1季度全国政府性资金预算收入为13842亿元,同比下滑25.6%,中央政府资金预算收入为853亿,同比下降7.9%;地方政府性资金基本预算12989亿,同比下降26.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
经济学家马光远曾说过,一旦楼市突破“两个18(成交量突破18万亿,成交面积突破18亿平方米)”说明楼市已经到达了巅峰,无论怎么计算都不可能有更好的数据出现了。
为什么国内的房地产房价就突然不上涨了?
国内的房价处于较高的位置:
1998年全国平均房价还不足2000元每平米,如今全国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万元每平米,在过去的23年时间中,房价共计上涨560%。
根据贝壳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全国65城平均房价为17,388元每平米,4个一线城市平均房价6.5万元每平米;平均房价突破2万元每平方米的城市有20个;平均房价突破1.5万元每平米的城市有34个;平均房价突破1万元的县城有103个。
中指研究院也公开数据显示,4座一线城市购房门槛平均为617万、613万、580万、359万;4座二线城市平均购房门槛超过300万,5座城市购房门槛在200~300万;9座城市购房门槛在100~200万;8座三线城市购房门槛在105~313万。全国百城房价收入比为12.9,高于发展中国家6~9倍水平,其中重点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让众多老百姓可望不可及,深圳48.1、北京46.8、上海45.8、三亚、厦门突破30,数据显示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绝大部分都在20~30之间徘徊。
不吃不喝需要二三十年时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即便靠家人的帮助,下给得起首付,也同样面临着二三十年的还款房贷,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几年购买房产的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基本上有50%的资金,都是用于还款房贷,导致整体家庭生活质量出现大幅度回落。
国内住房市场已经逐步饱和:
如今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出现饱和,相信很多人都是同意的,根据易居研究院公开数据显示全国百城新建商品房贷销售面积达到了6.2亿平方米,创下了2016年之前最高记录。广义库存量也达到了37.7亿平方米,而且整体的数字还在扩大,据最新的媒体报道,如今已经接近38亿平方米,根据2021年的销售数据观看,基本上需要4年时间才能把这些库存全部消化完毕。
新房的库存量急剧上升,二手房的挂牌量也在迅速地攀升,根据相关的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6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了450万套,重庆的二手房挂牌量更是突破了20万套,整体去库存周期已经延伸至20个月,高于制定的12个月范围内。2022年整体的市场成交量处于低迷,购房者的购买意愿下滑,但是投资者出手的意愿高昂,所以整个周期还在持续地拉长。
楼市政策坚挺:
2021年楼市调控政策已经来到了651次,其中包含了三道红线、两道红线、二手房参考指导价、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方式进行全方面的推开,市场将会迎来新的格局。
此次的楼市调控政策与过去不一样,过去降温之后就迅速地放松,如今降温之后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和不再利用房地产刺激经济增长”。
2021年末,全国平均房价9517元每平米,较比年初最高点11220元,下跌幅度达到了15.17%,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购房者并不太愿意投资房地产了。2016年房地产投资比例85%,2017年房地产投资比例75%,2020年房地产投资比例不足40%,2021年下半年主要以刚需购房者为主。
对于房价过高的问题,央媒经济日报也多次发文指出弊端,在《别让高房价吓跑大城市的年轻人》中,明确的指出:年轻人才是一个城市的未来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但是很多城市高房价对年轻人并不太友好,亟需给楼市降温。面对当前的房价,怎么样才算友好呢?
金融专家朱云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的房价回落27%才合理水平,也就是全国平均房价在8000元左右,原因很简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根据劳动力两个人计算,购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总房价64万,相当于5.89的房价收入比符合国际水平。
有人说才回落27%的房价,应该回落72%才对,当然面对不同的城市,房价回落的幅度也不一样,正如大家所说的,如果大城市的房价回落72%,大家还会为房子而发愁吗?又或者说所有人都涌向大城市其他城市就不用发展了吗?
27%?只剩27%还差不多
房价为什么不跟工资挂钩?
卖吧,把所有的良田好地都卖光来做房地产。然后呢,就去学校的球场重新绿化。重新翻土来种菜,就完成了绿化面积了。
从始至终,无论是高房价还是调控中,没有人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只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虑事,这就是现实
房产税目的应该是让穷人也能买得起房,第二才是保证地方财政收入。所以唯一可行办法就是人手一套免税,二套开始征税,地方财政需要多少就收多少税,有钱人住大房,没钱人住小房。精准打击炒房客,让小房子立刻马上降下来,大房子价格稳定,有利于平民百姓买得起房,这是唯一可行办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土地,扩大城市,边远地区楼盘以大套别墅为主,让富人远离城市,把城市进一步做大,米国也是富人住郊区。这样收税才能让房地产持续发展,穷人也能买得起房,还能保证地方财政收入,一举三得
小编,你来说说,到底是用哪八个字回应的?
回应的八个字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现在的房地产就跟吸毒差不多,上瘾了,戒不了。想让房地产按市场规律走,主动降价,把泡沫挤掉,跟让瘾君子戒毒差不多,难啊!
人均月收入买一平使用面积,这才是正当的合理的房价
房价回落65%才是真实。没有泡沫
感觉大部分回落一半才是真
房价至少要腰斩才合理
有能力的早买了,没能力的降到五千也买不起
降72% 才免强合理
房价高低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和人均收入成正比才是好的向往
正常工资一个月能买一平方就行
既然房子都过剩了,为什么还要卖地
不关心有钱就买没钱就不买
3000千的工资跑去买15000万一平的房子,都在梦想涨价[流鼻涕]
三明市还在涨
我买了个基金,亏了3年,一直跌,最近反弹了一点点,系统“今年涨**%”。 🌿
一个城市平均一年工资。如果8—10年能全款就差不多合理了。
40年前,工人对工资追求不是现在这么刻意,那时的人有工作就安心,因为很多工作可以分房,特别是中国人,没了房子,就失去了安定的依据,就是变得不安稳,房子是根本
实体经济,只涨限跌[得瑟]
一堆钢筋水泥一二十万的事儿
放p 倒过来差不多
人均可支配4.7万,80平的房子64万,加上利息算个100万不多。两口子的话100万除以9.4也得十几年来。
呵呵!专家只知道房地产业经济,还有其它的办法发展经济吗?3岁儿郎都会的事,还专家[呲牙笑]
全国房价下降一半甚至一大半才算正常,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虽然我也有两套但是我不希望房价上涨,要让人人都有房子住,要让年轻人不要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来,让他们安心工作,为祖国多做贡献
打一场世界战争房价绝对下跌📉
消费上不去就是因为高昂的房价拖累,都去还贷,哪有钱去消费别的项目,高昂的房价逼迫大家去努力工作挣钱买房,哪有时间去消费,对于许多企业,上班10到12小时,一周休息一天已经是常态,哪有时间去消费
做梦吧!不把韭菜根割出来不算完[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地价,配套费,各种税不降吗?面粉不降价指望馒头降价,可笑不!
房价真要只有百分之五十了那么谁都买不起了!所以行业都崩溃了,你还拿什么去买?
房产公司那点儿猫腻明白人都知道,那买房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托儿!
你搞错了,72%
看看疫情之后的上海房价吧!会有惊喜
10年涨幅傲视全球,现在你问为什么不涨了?[呲牙笑]
现在的房价跌得差不多了,没买的不用急,会稳几年
赚不到,买不起,压力大,还不起,太贵了[呲牙笑]
要买房的同志们,再坚持两年继续观望,你现在手上买一套的钱后面可以买两套,光明马上到了
不要回落回落的说的那委婉[笑着哭]就说啥时崩盘
回应的八个字:想的美,是不可能的!
我已有房,房贷3500,我很满足!10年后,继承2房2门面,我就很忧虑了。。。
每天都是房 除了房你们还能干什么
5000以内才是合理价位 其实就算5000一平买不起的人还有太多太多了
回落到说2015年房地产价格,自从2015这7年的房地产实在是太暴利,老百姓不吃不喝不穿一家人可能就为了供一套房子,可是上市公司和炒房者手上拿几套房就成了中产阶级!这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中小企业主有几个赚钱有像炒房一样容易
有房子的人,你就是白给它可能都没人要,在多的房都不让出租,看谁还要房子,有房住了,白给个房,还得掏钱去装修,装修好了,还能在这房子里住几天,那个房子里住几天吗,还得交物业费,要那房子有什么用又,
应该这样回应,房地产崩溃可能下半年发生。
经过这三年的疫情怎么鼓吹楼市都没用了,人民消费能力都下降到这个吊样了,逛街看下到处关闭商铺就知道了,还怎么买房?!
卖地玩不下去,要开始玩存量喽[得瑟],房地产税这两年的事儿了
专家说了,高房价有利于年轻人奋斗
该买的再贵也要买,不要的再便宜也是白搭!
八字是?
房价总体降价一半以上才算合理[扁嘴]
八字在哪里?看来你八字有点大哈,克家里什么人吧?!
去扛杆后就不行了!说明本来就是泡沫![得瑟]
就厦门来说,降一半才合理[得瑟][得瑟][得瑟]
光看标题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八个大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应该再回落50%以上才行!
房价应该回落到一千多块钱/平合理
说的太保守了,应该降百分之五十。一个小县城,2013县城中心才二千至三千左右,现在六千至八千多。翻倍的长,工资十年间有翻倍的吗。
最好还是回到以前免费分房子的好,整天比比歪歪一大堆
4000左右才正常
房地产供应过剩,价格大跌,土地流拍,都很正常
27%?哈哈😄,不要侮辱白行的智商[呲牙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这八个字吗[得瑟]
八个字“你想多了吧!哈哈哈”
涨了若干倍,为何不能降几倍。金子也有涨跌。何况是钢筋混凝土
房价每平应该降到与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一样
未来有的只是无数空旷的高楼和行人寥寥的街道[笑着哭]也许只有大点的城市才会稍微有点人气
买什么房子才70年产权,桥洞不香么,来兄弟我旁边还有一个没人一块有伴[呲牙笑]
房子成白菜价,那为什么不家人人手一套,或者几套,分别在不同城市,换着住不舒服
是房子压垮了我,不仅是房贷,已经进入了网贷的恶性循环
这些年土地出让金提高了多少倍
苦逼的是百姓,尽管一小部分自以为赚到了
房子市场不会饱和的只不过有钱的不想买,没钱的又买不起。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笑着哭][笑着哭] 也是八个字
不要老是比例比例,把具体金额报出来看看,房价只是从快速增长了变成了稳中有升,没见到下降过
又骗人,成交量有过去的一半。连过去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整天瞎吹。
国人对房子的执念才是高房价的更本,如果结婚的时候双方对房子没有要求,怎么会这么高的房价出现。是我们自己把房子当成了资产,是我们自己没把房子当个家,说白了是我们自己活该!
平均下跌30%,京沪深三大一线城市下跌至30%比较合适。
买不起房的早就买了,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买不起房的,你在房价我看你还怎么涨 再涨到100000 1平 没人买了,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回一半也买不起 谁让我是老百姓了
全国百城房价收入比为12.9,高于发展中国家6~9倍水平,其中重点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是让众多老百姓可望不可及,深圳48.1、北京46.8、上海45.8、三亚、厦门突破30,数据显示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绝大部分都在20~30之间徘徊。[鼓掌]
不是喜欢平均,房价每个平方是平均工资一半就可以了
反正就是按这个全国每个城市的,最低工资以后五年之内能买起房,这个房价就是这样子的,就差不多了,人民才有幸福感
材料费就200块钱一平方左右。
应该回落77%才符合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感觉一个正常3口家庭,一年收入20万来算,除去开销剩15万。5年就能买得起,这个价格应该比较合适,大概7000到8000比较合理。
回落27%大部分老百姓也买不起,应该回落到现在房价的27%,有这种可能吗?梦见啦[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无论哪种社会形态,人永远都是第一资源,如果人口不再增长,那么这种社会形态的潜力就没有了
房价调低,其他生活成本飙高,照样有人埋怨[笑着哭]
我什么都不懂,我只看到我可能会赚很多很多的钱。10000的到4500出手。我是这么计划的,可能要等几年哦!
关键是房贷利率太高
疫情如果不能消灭,以后各行各业都会很难混的,炒房客会更惨
[得瑟]50%勉强买得起
其实还是利息太高,贷款三十年,还的利息比贷款数还多呢,到底是房价太贵还是利息太高。大家说呢?
270
中国的租金其实是正常的,参考租金和房价的比例,应该只剩下1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