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到了炎热的夏天,人们纷纷换上了清凉的短袖。在街头,走在时尚前沿的美女们,更是街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各式的短裙热裤、吊带抹胸,可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让无数少年按耐不住内心的青春热情,连连回头垂顾。
那么古人在炎热的夏天到底穿什么呢?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人相对保守,通过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古装剧,我们了解到,古人穿的大多都是长袍。古人真的会在炎热的夏天穿上长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吗?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人在炎热的夏天穿的到底是啥?
古人穿衣特别讲究,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长袍,古人在不同的季节时节、不同的节日,以及特别的日子,都要穿特定的衣服,古人认为这是对上天的尊崇,是习俗。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当中就提到:做皇帝最烦人的就是穿衣服,24个时节要穿不同的衣服,做不同的事也要穿不同的衣服。在民间穿衣依然很讲究,清宫内府收藏的珍品《燕寝怡情》画册中,一名男子袒胸露背悠闲地过着夏日生活,以及穿着轻纱的女子。
《燕寝怡情》一名男子袒胸露背
《燕寝怡情》穿着轻纱的女子
北齐杨子华创作的《北齐校书图》,更加大胆的刻画了古代男子穿吊带薄纱的情景,画像中的四名男子穿着吊带裙,披着薄纱,清凉惬意。
《北齐校书图》四名男子穿着吊带裙,披着薄纱
这张画像上的女子,穿着高腰阔腿裤,披着薄纱,放到现在也是引领时尚的潮流。
古人的夏衣一般是纱衣,这种纱衣重量很轻,马王堆出土的 西汉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
西汉素纱禅衣
唐代的纱衣却更加大胆,不仅很轻,而且透明性很好,朦胧感十足,据载,唐代一位官员,穿着五层纱衣,接见阿拉伯商人,商人惊叹,隔着五层纱衣竟然能看到官员肩膀上的痣。
竹衣
纱衣穿着很轻便,很舒服,但是穷人和普通百姓是穿不起的,这是有钱人的专利。穷人只能穿麻衣和竹衣,竹衣是用竹子制成的衣服,古代平民百姓的纳凉首选,古人用它隔汗降温。所以古人的夏衣不仅讲究,也不乏舒适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