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
今年的戛纳,出现了这样一幕。
在主竞赛影片《神圣无花果之种》(豆瓣开分8.8)的首映礼上,伊朗导演穆罕默德·拉索罗夫(Mohammad Rasoulof)举着两位主演的照片,走完了红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8f35824070b8d8eab6e0c4c5be9339.jpg)
穆罕默德·拉索罗夫
图源:网络
早前,伊朗当局曾勒令拉索罗夫退撤片。
并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判处其鞭刑、8年监禁、没收财产。
摄制组也遭到了审讯和禁足。
在此之前,拉索罗夫已多次身陷险境——
2010年,因影片的拍摄许可问题,获刑6年(最终得以保释出狱),禁拍20年;
2017年,护照被伊朗当局吊销;
2019年,获刑1年,被限制出境,且终生禁拍;
2022年,因在社交网络发表抗议言论被逮捕…
这次,拉索罗夫所要面对的刑罚,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他选择以偷渡的方式逃离伊朗,流亡欧洲。
5月24日,拉索罗夫如期出席了《神圣无花果之种》的首映礼。
仍被禁足的主演,只能以照片的形式出席。
可以说,这部新片能从伊朗走到戛纳,再拿下“特别金棕榈奖”,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19e70bf2dc1ca47e0eddb5bfd0f02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c4de53e3b8d39f1e68d21a39ada620.jpg)
《神圣无花果之种》剧照
拉索罗夫创作的影像,总是充满尖锐的表达:抨击强权专政、批判国家暴力、呼唤司法公正、争取女性权利…
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对拉索罗夫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凡的意义。
四年前,正是这部“偷拍”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夺得最高奖。
而拉索罗夫也因这部影片惹怒伊朗当局,被判处1年监禁——
《无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95ccb54889dda58090970f148efd3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e6ccba2c422b116b69c17fb60cdc31.jpg)
电影由4个情节独立的短片组成。
同时,它们又有着统一的主题:伊朗的死刑。
短篇合集,是导演在穷途末路的创作环境之下,妥协再妥协的结果。
当时,导演处于被官方终生封禁的状态,拍电影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导演并没有轻易言弃。
他隐姓埋名,继续创作剧本。
然后以助理导演的名义,将4部短片送审(短片相对来说比长片好过审),最终拼接成一部长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0a49d35c37dcdca5eb2b6ed14ce643.jpg)
第70届柏林电影节,《无邪》荣获金熊奖
戏剧冲突最激烈的,当属第二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伊朗某监狱。
凌晨两点,普亚辗转反侧,焦急不已…
为期两年的兵役,刚刚开始。
但在一个小时之后,他就要去完成一个可怖的任务:踢开死刑犯脚下的板凳,执行绞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a0c3784dce183ed7d29f0796fd0136.gif)
在伊朗,并不是所有士兵都要常驻监狱,隔三差五处死刑犯。
普亚是运气不好的那部分人。
一夕之间,普亚的三观遭受重创…
每执行一次绞刑,士兵就能获得3天假期。
倘若违抗命令,后果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没收护照,吊销驾照,无法找工作,不能开店,家人也会麻烦缠身。
普亚的一名室友,因为不受上级待见,被困在监狱里4年,退伍之日遥遥无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4de6cbf4a5c3b3685b7bdd41daf96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9c9de81593787c1ac7855849cffec7.jpg)
普亚发疯似的联系哥哥和女友,想让他们托关系把自己调走。
但,事情一直没有进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绞刑离普亚越来越近。
有室友提出,如果普亚拿出5000万里亚尔(约合8600多元人民币),就能代替他执刑。
这名室友的妹妹身患重病,急需用钱。
此前,他已暗中交易过多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07a3c13d0dc06ba21c926aec174b01.jpg)
可是,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普亚无法在短时间内把钱打到室友的银行账户。
与此同时,针对这一行为所潜在的道德危机,寝室内部起了口角之争:问题在于烂根的体制,而非被命令强制转化的刽子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5f109da2f3e4faec4a3cbebd820410.jpg)
没办法,普亚只能走向刑场。
临行前,室友塞给他一张监狱的平面图。
室友在暗示什么,不言而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9499977a201e50d0df7532e1431544.jpg)
几十米的走廊,像几千公里那样漫长。
越向前,普亚越感觉腿软、胸闷气短。
他的双眼,蒙着晦暗的绝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ed58e2040804ca8cca6cb797dd6afb.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c83f7665a2827e2b25ff5fb48b4044.gif)
普亚借口上厕所,趁机抢走了狱警的枪。
如果今天绞死了人,那么余生将会在深深的愧疚中度过,所以他必须孤注一掷,越狱逃生。
普亚先后控制住狱警、大门警卫,然后头也不回地朝远处跑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0c5979a2462e47837583e07d3db244.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daa371fc34c1e3bd9942f3894a7c694.gif)
也不知跑了多久,一束车灯打在普亚的身上。
一个美丽的女人走下车。
是普亚的女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ab637683e0840e3df4c2349ad78a52.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73eb482f1b8717fab6a27da7ae1f4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252068677552c367d34373bcae1de3.gif)
普亚曾向女友许诺,将来的某一天会与她私奔到奥地利,在那里支持女友的音乐事业…
两人驾驶着车,在意大利游击队歌曲《Bella Ciao》中,像邦尼和克莱德那对亡命鸳鸯一样,把城市抛在身后,向远方疾驰而去…
Bella Ciao,群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8542c1a23d749fec9ede9fa26a1523.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20ad71cfe1d1144345c8a40d26d4ec.gif)
虽然情节上并无关联,但导演似乎用《无邪》的第四个故事,回应了普亚和女友未来的命运。
一名原本有着大好前途的医生,因拒绝行刑,葬送了一生:没有驾照、禁止行医、不能出境。
女儿出生后便被送往欧洲,妻子在偷渡前往欧洲与女儿团圆时不幸遇难。
20年来,这名医生为躲避迫害,背井离乡,住在沙漠里养蜜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7a24e9695aabe9e751737187f455c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1e175f15092ce4630ac10d6b2bf018.jpg)
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医生却不曾后悔当初的抉择:如果我回到服刑的日子,假如我不得不再次处决某人,我将再次拔出我的武器对准警卫,然后逃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203f45d90c16a96d38ba16c1f874e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a12856509769d0f6b8d4733cc157ce.jpg)
伊朗是每年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
滥用死刑,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伊朗,儿童犯、同性恋、艺术家、少数民族、违反着装规定的女性、“异见者”,甚至游走于街头的小偷,都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像绞刑这种,能让罪犯感受到巨大生理痛苦的行刑方式,屡见不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8a053fc9476187a467f1097dd26c78.jpg)
纪录片《德黑兰七冬》中,19岁的雷哈内赫失手刺死意图强奸她的男人,却被伊朗的舆论塑造成谋杀犯,律师拒绝为雷哈内赫辩护,“受害者有罪论”满天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a59d00da89784802501890706af159.jpg)
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7年后,雷哈内赫被判处“血亲复仇”——
一种被害人家属有权决定,是杀死凶手还是宽恕凶手的裁决。
也就是说,在雷哈内赫案中,强奸犯的家属,最终决定绞死受害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8c5bea1a2771db48f477519c7c3868.jpg)
雷哈内赫的判决结果
《无邪》是2020年的电影。
电影公映的两年后,22岁的玛莎·阿米尼(Mahsa Amini)因未正确佩戴头巾而被道德警察逮捕。
拘留期间,阿米尼“离奇”死亡。
在此事件引发的全国性抗议中,死刑成为伊朗当局镇压恐吓抗议者的工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076addfa67c8d140d17e271807ef1f.jpg)
至今,已有多人被判处死刑。
把目光放近,今年4月份,伊朗说唱歌手图玛吉·萨利希(Toomaj Salehi)因一些声援阿米尼的歌词,而被判处死刑。
不公正、不透明的审判,仍在持续上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8af631a419b40237c5139e1aafce59.jpg)
更可怕的,是环境对人的异化。
荣获柏林电影节最高奖的伊朗电影《出租车》,有这样一场戏。
出租车上,两名互不相识的乘客就小偷该不该被判死刑,展开了讨论。
男乘客认为:小偷是道德败坏之人,会危害社会,必须判处绞刑,以儆效尤。
更何况,比盗窃更轻的罪名都能被绞死。
如果小偷一直猖獗,一定是执法不当的锅…
女乘客辩称:对只是盗窃了汽车轮胎的小偷判死刑,未免太过于草菅人命,这样做完全失掉了法律应有的尺度。
透过现象看本质,揪根源问题,才是正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2a206f5dc0f327dd92652aeda2b577.jpg)
这个对立场面,何尝不是伊朗社会的缩影。
正如电影中,导演借由普亚室友之口,对腐坏体制的控诉——
这是伊朗,这里没有法律,只有金钱和裙带关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de031a0ce62dc136df37b33199230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8a1b6845bb357b4074dc493416672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f6fb59c6a1f85e69dc823efe84f483.jpg)
There Is No Evil是《无邪》的英文片名。
直译过来其实更加切题:邪恶并不存在。
邪恶不存在于哪里?
第一部短片(与电影同名)用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奇观故事,揭示了片名所指。
主角赫斯马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薪资待遇不错,单位还会定期发放生活物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e2e64b0df36611a108d38bd9feedfb.jpg)
他顾家、疼爱老婆孩子、孝敬老人、热心肠、不抽烟不喝酒,绝对算得上一个好男人。
短片时长约30分钟,几乎有29分钟都在展现赫斯马特极其寻常的一天,情节非常劝退——
接老婆下班、一家人逛超市、给老婆染头发、为老母亲收拾房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d5d403c33cb628e6530345e39c68399.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2179054d1a4e09937e42ae78fb0571.gif)
但,导演始终没有交代赫斯马特的工作性质。
观众只看到,这个男人不苟言笑,情绪是近乎呆滞的稳定,经常盯着红绿灯和闪烁的广告牌,怔怔出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abd445013443e0b43379e26a5ce8c9.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1be57a7eae9522073875b3a3ca09f2.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e3d4e8e057228accfcbf6c6885768b.gif)
他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然后在凌晨时分,驱车前往一个戒备森严的庞大建筑,打卡上班。
短片的冲击力,在最后一分钟爆发。
赫斯马特来到办公室。
沏茶、洗水果、整理衣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ac5af622c753269ab2ad59f903fd6a.jpg)
墙上的指示灯由红转绿,赫斯马特趴在小小的玻璃窗上观察片刻,然后果断按下了按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9ce687a35253967cc18a98dd9f9822.gif)
接着,是一组特写长镜头。
绞刑架的支撑板被放下,数名囚犯双腿抽搐,直至失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81bbf7af29e4b856143ef54f98329f.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3519faec088900f65c1ad2aba92167.gif)
赫斯马特的工作,是执行自动化绞刑。
从他的日常,看不到邪恶的蛛丝马迹,但机械执行、一味服从使他看起来像被摄魂一般,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而第三个故事,是被爱情包裹的残酷。
一名处于服役期的士兵,用执行绞刑换来的假期与女友相聚,却发现女友所在的村子被悲伤笼罩着。
前不久,一位对女友来说非常重要的好友,被处以死刑。
看到死者遗像那刻,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那人正是死于他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d05ac1805fba8f9d4b3098fbb70a9d.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881a09388913f593e9ed5522c42684.gif)
在伊朗,士兵通过不断执行绞刑以换取更多假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无邪》是一部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成就的影片,第70届柏林电影节将最高奖授予它,其实有着不小的争议。
但,导演拉索罗夫孤注一掷,倾尽所能讲述时代轰鸣的创作精神,比一座金熊奖重多了…
伊朗电影人,是一幅刚毅的黑白群像。
也许有人会说:拍电影而已,犯不着玩命。
正如戴锦华教授所言:迄今为止,电影仍然是最具公众性的艺术形态。最全面触碰和覆盖今天世界正在发生的,主流和非主流的,被凸显和被遮蔽的事情的,只有电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793c9858d67341b39b9131c703cbbf0.jpg)
戴锦华
无尽的削弱之下,仍能产出震撼人心的好电影,这或许就是伊朗电影人给我们的,最直观的启发。
贾法·帕纳西(Jafar Panahi)的创作路径,就是最好的说明。
帕纳西的护照被吊销,曾多次被捕,还身负一个长达20年的封杀令。
在这种光是举起摄像机就足以威胁到生命的状况下,帕纳西不仅拍了,还为伊朗电影赢得多项重量级荣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e2decc45893da88293c4cd74b8ef1f.jpg)
贾法·帕纳⻄
比如,2015年的《出租车》。
帕纳西用伪纪录片的形式,通过几组性别、阶级、立场各异的乘客勾勒出一副众生相,伊朗的社会图层跃然于银幕。
影片斩获金熊奖时,帕纳西的侄女代其走上领奖台,哭泣着举起了金灿灿的奖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eb839b9e20ef478723df1fab9154f9.jpg)
再比如,2022年的《无熊之境》。
帕纳西再次自导自演,躲在边境线上“云拍片”,闯入蒙昧的伊朗乡村,遭遇一系列的荒诞与魔幻。
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6f767c95e8a6e8b541fd399bd14dee.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54f4abb16b643d0e35a84125cecb19.jpg)
表达,向来没有唯一出口。
把一切问题推给审查,习惯自我阉割,才是对电影的致命一击。
最后,用《出租车》里,那位女律师乘客的台词结束这篇文章吧。
她叫纳斯林·索图德(Nasrin Sotoudeh),常年坚守在平权一线,曾被判38年有期徒刑、148次鞭刑,家人也遭到迫害。
电影中,她把一支红玫瑰递到镜头前。
然后洋溢着笑容说道——
这朵花送给戏院的观众,因为戏院的观众都很可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a5fded2b8cf696a8b27cc5994d45f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d43b8c3e74a91fd40fa77a59149dc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