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架设渡桥的工程设备——履带式自行渡船(ГСП)

hawk26讲武唐 2024-11-12 10:23:16

首先介绍一种设备:履带式自行渡船(ГСП)。

履带式自行渡船ГСП用于渡过宽阔的水面,承载重达52吨的履带式非浮动车辆(包括中型和重型坦克、自行火炮等类似设备),适用水流速度不超过2.5米/秒、水深超过1米的情况下。该渡船在满载情况下,具有70%的浮力余量。

履带式自行渡船ГСП于1957年3月4日通过苏联军方命令正式列装苏联军队。

从1957年至1979年,克柳科夫工厂共生产了2100台此类渡船。之后,生产转移至”沃尔格勒石油机械研究所”,并生产了300台渡船。

该渡船的设计由一个设计团队完成,成员包括А.Ф.克拉夫采夫、Н.С.谢姆丘科夫、Е.Е.连休斯等人。专利证书№18299于1958年4月16日颁发,优先权追溯至1957年3月12日。

渡船由两部分(两台机器)组成,分别为左半渡船和右半渡船。右半渡船的浮体向右折叠,左侧有连接装置;左半渡船则相反。

在陆地上,两个半渡船分开行驶,入水时也是分开的(半渡船可单独漂浮),只有在水中利用连接装置进行对接,才能组装成完整渡船。

对接时,两个半渡船会顺流并排靠拢,保持平行。机械操作员助手(浮桥工兵)负责连接操作,这一过程不是自动化的,需要浮桥工兵进行多步操作。

对接完成后,浮体便可展开。两侧浮体需同步展开,以避免渡船倾覆,尽管每一侧的操作由各自的机械操作员控制。船长名义上负责浮体的展开,但实际上两名机械操作员会相互观察,协调同步。浮体的展开依靠液压系统驱动,其所有组件均来自航空技术。

在水上行驶时,船长位于左半渡船的驾驶舱内指挥,机械操作员则负责操控机器。右半渡船的主操作员负责指挥装卸车辆的移动,并确保它们在渡船上正确放置。浮桥工兵负责确保浮体外围水深不低于1.2米,为车辆履带垫木楔,并将系泊绳索递向岸边。

当渡船靠岸后,通过液压装置放下跳板,供运载车辆驶入渡船。

渡船由四个螺旋桨驱动(每半渡船各两个),每个螺旋桨可独立旋转和改变方向,使渡船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可原地旋转或前后直线移动)。

按规定,渡船适合水流速度不超过2米/秒的情况,但在远东地区使用的经验表明,即便水流速度达到3.8米/秒,也仍然可以操作。

渡船的抗沉性得益于浮体填充了泡沫塑料,即使车体和浮体完全进水,空载的渡船仍能浮在水面上并被拖回岸边。

为了抽排进入车体和浮体的水,每台机器配备了两台水泵,每台泵的排水量为每分钟400升。一个泵用于抽车体内的水,另一个抽浮体内的水。柔性软管可在车体与浮体间切换,以便实现车体内每分钟800升的排水能力。

每台机器配有坦克内部通信设备ТПУ和Р-113无线电台,夜间在陆地行驶时还配有ПНВ-57Е夜视设备(每台机器两套)及红外车灯。

尽管操作手册不建议在夜间渡河,但在无照明条件下也可操作。

2012年3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命令将履带式自行渡船ГСП退役,结束了其在苏联工兵部队55年的服役历史。

除了苏联军队,还出口到华约成员国与其他国家大约23个国家使用。该设备至今仍在许多国家服役。尤其是越南,在平时演习时总是能见到该型号的影子。【越军还有一种苏系浮桥型号“PMP浮桥”这种型号也是演习中经常出列的角色。】

工程机械用于架设渡桥 - 渡桥车(ПММ)

我继续介绍用于架设渡桥的工程设备。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渡桥车(ПММ)。

渡桥车(ПММ)是在1974年由Е.Е. Ленциус的设计局研制的,代号“浪潮”,它的设计目的是替代履带式渡船(ГСП),并可能取代浮桥设备(ПМП)。

该设备基于8x8轮式汽车平台,使用了轮式车辆БАЗ-5937的部件和组件。

该车辆的制造任务交给了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

设计过程中决定将“浪潮”(80号产品)设计为横向装载货物的渡船。为了获得必要的最低浮力储备,团队决定通过减轻扭力杆负荷、将轮胎放置在支撑位置来减少底盘间隙,同时降低轮胎气压,并用铝合金制造车体和浮桥。

“浪潮”车辆由一台牵引车(密闭车体)组成,其上方依次叠放两个浮桥,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上。

在陆地上,通过液压装置将浮桥展开,一个向右,一个向左,形成一个长达9.5米的货物平台。为了便于货物驶上平台,每个浮桥都配备了两个跳板,可以放置在岸边,从而确保渡船与岸边的连接。

每个渡船都配有连接装置,可以将多台车辆连接在一起。因此,根据水障的宽度,可以由两台、三台或更多台车辆组成浮桥桥段。

为了减轻结构重量并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车辆的车体和浮桥采用铝合金制造,而车体的所有结构强度部件则采用合金钢制造。这种结构连接了钢制和铝制部件,由于无法直接焊接,因此使用了螺栓和铆钉来固定。

主机的车身是封闭式全焊接铝合金结构,配备了由玻璃纤维制成的三人密闭驾驶舱,以及可装载运输设备的行驶部分。

该设备具备内部和跨渡船的连接装置,用于将船体和主机车身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统一行驶部分的渡船结构,同时也可以将多艘渡船相互连接,以形成具有更高载重量的渡船或浮桥。

水上行驶通过可收回的推进和操舵装置来实现,装置包括两个直径600毫米的螺旋桨,装置中带有导流喷嘴和水舵。

新设备在当时具有令人惊讶的性能。自车辆接近水边至接载货物的时间为3至5分钟。长度100米的桥梁组装时间约为30分钟。载重40吨的单台渡船水上行驶速度可达10公里/小时。

设备的乘员包括三人:机械驾驶员、浮桥操作员和设备指挥官。每辆车都配有无线电通讯和对讲设备。

PMP还配备了排水系统:一台电机用于从车身排水,另一台用于浮桥。此外,“波浪”型浮桥内部填充泡沫塑料,以提高其抗沉性。驾驶舱首次使用玻璃纤维材料,重量更轻、强度更高。为了制造驾驶舱,特别制作了模具,并在模具上贴上多层玻璃纤维。

在经过必要的测试后,“波浪”型PMP被正式投入使用,并于1978年在斯塔哈诺夫车厢制造厂开始生产。

基于“波浪”型PMP,建立了浮桥系统SPP,包括24辆PMP两栖车及其岸边和过渡部分,根据作战需求,可以迅速转变为单独的渡船,或用于搭建临时浮桥。

通过连接两到三艘渡船,可以形成载重84吨或126吨的大型自航运输工具。使用整个浮桥系统可以在30至40分钟内搭建一座长达260米、载重50吨的桥梁。

虽然SPP浮桥系统被装备部队,但其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实用,难以完成其主要功能。

PMP设备的主要设计缺陷在于裸露的驱动轮,极大地增加了水上行驶的阻力并降低了操控性。

过高的自重和较低的底盘导致对地面压力增大,减少了沿岸区域的通行能力(可以通过“铺垫”解决),而其巨大的尺寸使其无法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也不符合铁路运输的标准。

此外,PMP两栖车复杂、庞大且成本高昂,难以与传统的浮桥设备竞争。

随着更重型战斗设备的出现,使用SPP浮桥系统和PMP设备变得不再必要。该设备的生产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总生产数量仅够装备一个SPP系统。

PMP的另一缺陷在于缺乏防护武器,这是所有工程车辆的长期缺陷。对于在战斗队列中作战、跨越水障的设备而言,这一缺陷尤为显著。此外,PMP没有任何装甲保护。

另外,还存在液压缸位置不便的问题。坦克兵和浮桥操作员对PMP不满,原因在于浮桥升降液压缸从甲板上突起,容易被坦克撞坏。

便于大伙理解,下图是越军使用的PMP浮桥系统。曾经看过央妈展示过咱们自己在抗洪前夕舟桥部队演习过程,真的是非常精彩。很少看这些关于舟桥部队的演示,与我最初脑子里臆想的画面不一样。你只有见过过程才会理解这些机械的运行方式。

画面中是越军工程兵正在越南富寿省的红河上架设PMP浮桥,以便在风州大桥坍塌后疏通交通。该浮桥跨越400米水面。

0 阅读:5

hawk26讲武唐

简介:SC军图版主hawk26为您讲解武器装备军事历史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