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1月27日,在特朗普刚上任后不久其新上任的国师斯蒂芬·米兰就提出了一个看似能让美国重振雄风的计划,但是仔细看他提出的计划,似乎每一条都不适合现在的美国。
而且最关键的是以军费开支拉动再工业化这一点,简单直白来讲,就是通过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刺激美国本土工业产能复苏,进而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让“让美国再次伟大”不只是一句口号。
但仔细看后就能发现,这一点极有可能让美国重走当时苏联的道路,那么米兰提出的这个工业化计划对美国有啥影响?为何会说是走苏联的老路呢?
——【· “妙计”曝光·】——
这次米兰的设想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在过去美苏激烈对抗的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大规模的军火采购,成功推动了国内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
当时,大量资金涌入军工企业,促使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不仅满足了军事上的迫切需求,还带动了电子、材料、机械制造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协同进步。
米兰觉得,既然曾经这么做能行得通,如今复制这一模式,也能让美国经济再度繁荣起来,按照他的规划,政府大力增加军费后,会向军工企业下达海量的军火订单。
军工企业为完成这些订单,就得扩大生产规模,这意味着要招募更多工人,采购更多原材料和先进设备,如此一来,那些原本闲置的工业产能将被重新激活,失业工人能重回岗位,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也能跟着受益。
随着军工产业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会不断涌现,这些创新成果又能通过技术转移、产业关联等方式,向其他民用产业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升级与发展,实现美国梦寐以求的“再工业化”。
——【·理想很丰满 现实却骨感·】——
乍一听,米兰的这个计划似乎挺有道理,既强化了军事力量,又带动了经济发展,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浮于表面的美好幻想罢了,当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根本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先从时代背景来看,今时不同往日,冷战时期与当下的情况有着天壤之别。冷战时期,美苏全面对抗,国际形势高度紧张,美国民众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深切担忧以及对苏联强大威胁的恐惧,普遍全力支持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军备扩张。
在那种大环境下,整个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为了应对外部威胁,民众愿意在经济上做出一定牺牲,齐心协力支持政府的军事开支计划。
可如今的美国社会呢?早已陷入严重的政治极化困境,民众分裂为左右两派,在众多问题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巨大分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大规模的军费扩张计划,都必然会引发激烈的争议和强烈的反对。
这种社会的深度分裂和对立,使得大规模增加军费开支在政治层面就面临着巨大的阻力,想要获得广泛支持,简直难如登天,再看看美国军工体系自身的状况,那真的是积弊已久、问题重重。
多年来,美国军工企业在政府的庇护下,逐渐形成了垄断格局。在这种缺乏有效竞争的环境中,军工企业生产效率极为低下,成本却高得离谱。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军工企业在项目投标、合同执行等环节小动作不断,虚报成本、拖延工期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而且,由于军工企业的技术研发高度依赖政府订单和资金支持,长期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导致它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动力严重不足。
许多先进的军事技术研发出来后,因为缺乏有效的市场应用转化机制,无法顺利推动民用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在这样糟糕的军工体系现状下,即便政府大幅增加军费开支,扩大军火采购规模,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工业产能复苏和“再工业化”目标。
大量资金很可能会被军工企业浪费在低效的生产和内部腐败行为中,根本无法转化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动力。
——【·苏联的前车之鉴·】——
苏联的解体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米兰计划可能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冷战时期,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不惜投入海量资源发展军事工业。
苏联政府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一股脑地集中在军工领域,这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当时,苏联军工产业一枝独秀,而民用工业却发展滞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
大量资源被消耗在军事研发和武器生产上,使得农业、轻工业等关乎民生的产业缺乏足够投入,市场上消费品极度短缺,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这种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最终成为苏联经济崩溃的重要导火索。
同时长期的军备竞赛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来维持军事开支,这又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让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在政治上为了维持这种高度集中的军事经济体制,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限制民众的自由和权利,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最终在内外交困的绝境下,苏联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轰然解体,不复存在。
——【·结语·】——
如今,美国要是依照米兰的计划,大力增加军费开支,过度依赖军工产业来推动“再工业化”,那可就太危险了,极有可能重蹈苏联的覆辙。
美国经济当前已经存在诸多棘手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空心化严重、债务危机高悬等。如果再将大量资源投入军工领域,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
军工产业的发展虽然能在短期内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从长远来看,根本无法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而且,随着军费开支的持续增加,财政赤字会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可能不得不通过加税或者增发国债来筹集资金,这无疑将给美国民众和经济带来更大的负担。
通过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实现美国“再工业化”的计划,看似美好,实则充满风险与隐患。美国政府若盲目采纳这一计划,很可能会重蹈苏联的覆辙。
信息来源: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兰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斯蒂芬·米兰:作为特朗普“新国师”,有一个大胆计划……
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兰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特朗普新国师的大胆计划, 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