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号角已吹响?特朗普对华加税翻倍,中方回应太解气了!

开心的李鬼 2025-03-04 10:13:06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最近特朗普又在贸易政策上搞出了大动作,距离加税生效时间只剩最后4天,他大手一挥,决定把对华加征的关税额翻了一倍,而且这“加税风暴”可不只针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没能躲过这场“暴风雨”。

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大家都在猜测,特朗普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就在这关键时刻,中方迅速行动,给美方送去了一封信,这一来一往,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博弈和复杂局势呢?

特朗普任性加税

当地时间2月27日,特朗普这一宣布,可真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他宣称原定于3月4日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的25%关税将如期生效,同时,还要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这要是真落地了,美国对华关税累计可就高达20%了。

那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在社交媒体上振振有词,说从加拿大、墨西哥涌入美国的芬太尼数量“不可接受”,还离谱地把源头指向中国,说中国是这些毒品的源头,甚至称去年导致超10万人死亡。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中国早就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了严格管控,为全球禁毒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自己国内芬太尼滥用,根源在于自身监管漏洞和医疗体系的种种问题,特朗普却拿这个当借口,把关税当成“万能武器”,企图通过经济施压来转嫁责任,这如意算盘打得可太响了。

回顾他第一任期,这种策略就屡见不鲜。他似乎觉得只要提高关税,就能解决美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可这次,他恐怕要碰壁了。一方面,现在美国国内通胀本就高得吓人,民众对物价那是相当敏感。

加税就相当于在熊熊燃烧的物价之火上又浇了一桶油,只会让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数据显示,59%的美国人都预计关税会推高日常商品价格,只有31%的人认为能促进经济。对于刚上台不久的特朗普来说,民意这杆秤他可不能不掂量掂量。

另一方面,在法理上,其增税理由也颇具争议。特朗普试图绕开国会,以1976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以及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借口,将芬太尼列为“全国性紧急事件”。

这两个法案都给了总统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连“紧急状态”的具体标准都没有规定。他滥用本国法律来实施单边主义,是对WTO规则和世界经济秩序的一种破坏。

特朗普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才在这种荒唐的基础上提高了税收。他是想要借着外界的冲突,来分散人们对他执政不利的注意力。

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做法是短视的。加税虽然看似能在短期内对贸易伙伴形成威慑,但长期来看,会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美国企业长期依赖全球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加税会导致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削弱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美国人也会是最后的牺牲品,因为价格的上升会使他们的生活品质下降。在国际政治层面上,特朗普采取的单边主义政策已经使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美国在世界上的信誉也在不断下降,影响着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

中方强势回应

2月27日,中国商业部部长王文涛在特朗普宣布提高税率的当天,立刻给美国新上任的贸易代表格里尔写了一封信,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对美国征收关税的强烈担忧。这份信函的份量,实在是太重了。

在这封信里,提到了中美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这对我们两个国家的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平等的方式,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而不是美国单方面的向我们施加压力。王文涛外长也强调,对于美国提出的芬太尼这个不能成立的问题,中国表示强烈反对。

这样的做法不但无助于中美经济问题的解决,还将对中美经贸合作产生重大影响。另外,中国方面也清楚地表明,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完全是在扞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从信件中可以看到,中国对此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态度。

他一方面强调了近年来中美经济贸易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要求两国保持平等对话和好好协商的态度,以此来表达中国的诚意。

另一方面,也毫不含糊地表明已经采取了反制措施,比如对美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管制稀有金属出口,还把两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就是在明确告诉美国,中国不怕威胁,不会任由美国单方面霸凌。同时,中方也没有关闭对话的大门,就像外交部说的,“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绝不惧斗”。

中方的回应展现了大国应有的风范和智慧。在面对美国不合理的加税行为时,既坚守了原则底线,通过反制措施让美国知道中国不会坐以待毙,又保持了理性和克制,没有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即在面对霸权主义时,要勇敢地说“不”。

美国自食恶果

美国的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已经开始初现端倪。沃尔玛高管坦言,消费者对通胀的焦虑愈发严重,富国银行也指出,关税担忧正在抑制零售数据。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直声称加税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可过去八年,中美贸易逆差不仅没降,反而还上升了。这就充分证明,单边制裁根本无法扭转全球化分工的大趋势。要是20%的关税真的落地,美国企业的成本将再次大幅攀升。

彼得森研究所测算过,关税每增加10%,美国家庭年购买力损失就超1000美元;要是关税加到60%,美国的通胀可能飙升至9.3%,直接重现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那对美国经济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而且,特朗普这加税的“大棒”可不只针对中国等国家,对自己的同盟国欧盟,他也是态度强硬,时不时就威胁要加征关税。

这种对谁都不放过的对外施压方式,短期内或许能赢得一小部分支持,但从长远来看,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现在,面对即将召开的关税政策会议,欧盟国家也是人心惶惶,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充满担忧。

如今,距离3月4日关税生效就剩4天了,局势依然充满变数。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暂缓征税”是有先例的,2月初就因为两国承诺加强边境管控,他推迟了征税。这次会不会故技重施,还得看多方博弈的结果。

但对中国,特朗普显然是想拿关税当筹码,为后续谈判造势。他放风“希望访华”,这就表明加税是假,想从中国这里要好处才是真。不过,中国早就见识过他这套“交易艺术”了。中方的反制措施也预留了升级空间,既表明了底线,又避免局势彻底失控,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国的加税行为是对全球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紧密相连,美国妄图通过加税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结语

中方这封信,是对美国的一次有力提醒。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特朗普要是还一门心思把关税当作政治工具随意挥舞,最终只能让美国消费者承受物价上涨的痛苦,美国企业竞争力下降,盟友也渐渐离心。

而中国正通过不断加强多元合作与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更具抗压能力的经济体系。这场贸易博弈,谁更输不起,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