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95:没有绝对的忠诚

香薇看历史 2023-12-22 05:44:01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9卷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

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

原文:冉闵闻俊欲救赵,遣大司马从事中郎广宁常炜使于燕。俊使封裕诘之曰:“冉闵,石氏养息,负恩作逆,何敢辄称大号?”炜曰:“汤放桀,武王伐纣,以兴商、周之业;曹孟德养于宦官,莫知所出,卒立魏氏之基。苟非天命,安能成功!推此而言,何必致问!”裕曰:“人言冉闵初立,铸金为己像,以卜成败,而像不成,信乎?”炜曰:“不闻。”裕曰:“南来者皆云如是,何故隐之?”炜曰:“坚伪之人欲矫天命以惑人者,乃假符瑞、托蓍龟以自重,魏主握符玺,据中州,受命何疑;而更反真为伪,取决于金像乎!”裕曰:“传国玺果安在?”炜曰:“在邺”。裕曰:“张举言在襄国。”炜曰:“杀胡之日,在邺者殆无孑遗;时有迸漏者,皆潜伏沟渎中耳,彼安知玺之所在乎!彼求救者,为妄诞之辞,无所不可,况一玺乎!”

冉闵听说慕容俊有救援石祗的计划,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游说阻拦。

慕容俊会不会救援石祗?这取决于形势的发展,如果石祗被灭,冉闵将一家独大,那么慕容俊的压力就会陡增。所以慕容俊不会坐视石祗被灭,但是他会等待,等待石祗被消耗殆尽,等待冉闵筋疲力尽,双方都到强弩之末时,他就可以出手收拾冉闵,拯救石祗。

所以常炜的使命非常艰巨,但他不得不去。去了不能阻止慕容俊救援石祗,但可以为己方争取时间。站在冉闵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他知道早晚会和慕容俊有一战,但是希望此战来的越晚越好,最好是等他灭了石祗之后。

慕容俊对常炜各种刁难,常炜见招拆招,一一化解。他坚守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忠诚,对大赵的忠诚,对冉闵的忠诚!这正是司马光老夫子提倡的核心内容,所以不惜笔墨,大书特书。

原文:俊犹以张举之言为信,乃积柴其旁,使裕以其私诱之,曰:“君更熟思,无为徒取灰灭!”炜正色曰:“石氏贪暴,亲帅大兵攻燕国都。虽不克而返,然志在必取。故运资粮、聚器械于东北者,非以相资,乃欲相灭也。魏主诛剪石氏,虽不为燕,臣子之心,闻仇雠之灭,义当如何?而更为彼责我,不亦异乎!吾闻死者骨肉下于土,津魂升于天。蒙君之惠,速益薪纵火,使仆得上诉于帝足矣!”左右请杀之,俊曰:“彼不惮杀身而徇其主,忠臣也!且冉闵有罪,使臣何预焉!”使出就馆。夜,使其乡人赵瞻往劳之,且曰:“君何不以实言?王怒,欲处君于辽、碣之表,奈何?”炜曰:“吾结发以来,尚不欺布衣,况人主乎!曲意苟合,性所不能。直情尽言,虽沉东海,不敢避也!”遂卧向壁,不复与瞻言。瞻具以白俊,俊乃囚炜于龙城。

常炜不辱使命,合格的使者。可媲美西汉,被匈奴放逐到北海牧羊的苏武。

原文:赵并州刺史张平遣使降秦,秦王以平为大将军、冀州牧。

张平,赵的并州刺史,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大员,投降苻健的秦。

没有绝对的忠诚,自然也就没有绝对的背叛。如果团队没有了凝聚力,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那么适时调整方向的人,我们会用“知机”对他进行评价。无疑,张平是个知机的人!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