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衔后,主席得知钟伟大喊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只是无奈苦笑

诺言的卿史录 2024-11-05 00:46:29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仪式正式举行。

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热闹非凡,与会人员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但是有一个人的表情,却与在场众人格格不入。不仅不开心,甚至还有些气愤和不甘。

授衔仪式结束后,他更是放言:“我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

此人是谁?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对大家当作至高荣誉的勋章,是这个态度呢?

更让人称奇的是,毛主席听到他的言论后。

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反而是委以重任。

此人名叫钟伟,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钟伟

但实际上,他在军中,乃至毛主席心中的名号,比不少官衔更高的将领还要大。

建国后,他的职务更是超越很多中将、大将,直接被毛主席任命为北京军区的参谋长。

钟伟

钟伟深受国家和军队重用,也是电视剧《亮剑》中丁伟、李云龙等人的原型人物之一。

虽然电视剧经过了不少艺术加工,但还是能把钟伟的性格和事迹大体体现出来。

不过要是想更深入地了解钟伟其人,还是要先从他的成长经历入手。

1911年10月,钟伟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甲山村的一个普通家庭。

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还是供他读了几年书,这在当时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有这些知识和学习经历做铺垫,钟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革命精神,领悟革命思想。

自钟伟懂事起,华夏大地就处于一片混乱中。

百姓生活困苦,国家在列强面前卑躬屈膝。

可能也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社会背景影响下,钟伟从小就愿意帮助别人。

也更明白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有多重要。

而且也因为经历过这些曲折,他才更清楚普通百姓在飘摇的时局中,仅仅是活下来就已经万分不易。

所以在革命浪潮席卷而来时,他才会如饥似渴地吸收新思想,然后果断加入其中。

革命的洪流并非来自一个地方,也不一定去往同样的目的地。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钟伟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能拯救中国、能拯救百姓的队伍。

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1928年,钟伟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斗士。

这一年,他未满18岁,按我们如今的算法,还不算成年。

但他已经有了坚定的决心和充足的信念,去迎接接下来全部的困难和考验。

仅仅两年后,1930年,他又更进一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还转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责任比之前重大,钟伟对革命活动的热忱也更胜从前。

刚刚加入红军,钟伟就被分到了彭德怀的队伍里。

彭德怀

因为识文断字,所以就先承担了政工和宣传方面的工作。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

彭德怀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做事积极,且心思澄澈的年轻人。

又看他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便总是会多关心、多叮嘱几句。

再加上身边的前辈还有战友也都处处帮衬着,钟伟不但在部队里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各方面也都迅速成长起来。

身边人对自己的好,他都记在心里,然后化这些温暖为力量,更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后来,国共关系越发严峻,钟伟跟随大部队参加了几次反围剿战争,表现一直十分突出。

可惜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党最终还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后,选择进行战略性转移。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一路上,遭遇的艰难险阻不用赘述。

但钟伟却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成熟和稳重。

他不叫苦不叫累,和其他战士一起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凭借顽强的意志,突破一重又一重阻碍,打退一波又一波敌人。

最终成功随组织到达陕北,实现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钟伟开始担任第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并率领部队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钟伟一直在完善自身。

不仅体现在个人作战能力上,还体现在指挥作战和领导力的提升。

钟伟 后左一

抗日战争开始前,他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作战风格,个人性格也逐渐鲜明。

虽然脾气暴躁,但重情义、有原则,而且从不气馁,对队伍的精神加持明显,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毛主席早就听说过钟伟这个人,也对他寄予厚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彼时,钟伟正在抗日军政大学深造。

在学校里他不光学习,还身兼数职。

既是支部书记,也是第五大队协理员和第三大队的政治处主任。

后来重新回到部队带兵打仗,他也干出了一番不小的成绩。

各个时期钟伟都有自成一派的用兵方式。

可以说,他是一个天生有打仗天赋的人,对战场上的情况能做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

而且这样的能力,还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完善。

很多他曾经的老战友将他称为我军的一位奇人。

钟伟突出的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在一次次对敌斗争中如鱼得水。

因此,上级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自然是少不了。

不过有才华的人,大多数都有性格、有脾气,钟伟正是如此。

他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常规的事情,不常规,但是总有奇效。

钟伟

先开始上级领导也会为此着急上火。

但是久而久之,发现钟伟虽然离经叛道,但打仗时有自己的路数,而不是胡乱安排。

再加上他从未在战场上吃亏,也就放心地任由其发挥了。

这样的情况在抗日战争时期还不甚明显,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

钟伟的经验愈发丰富,带兵打仗的能力也愈发突出,便开始更加频繁地发挥个人作用。

要知道,当时的通讯水平十分有限,更别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

很多时候作战部队向上级汇报情况,消息一来一回,战局可能已经发生了好几次非常大的变化。

而且不身处战场深处,即便再出色的将才,也不可能通过传递的消息,作出最准确合理的判断。

所以,作战部队将领的临场指挥能力,就非常重要。

有时候不仅是对当前局势要有准确判断,还要有说“不”的勇气,也要能承担说“不”的责任。

这也是钟伟在解放战争中,声名远扬的原因。

解放战争开始时,钟伟第一时间接到命令,赶赴东北。

因为根据毛主席的判断,国民党一定会把东北地区作为战争的突破口。

伟人的料事如神想必不用多说。

国民党妄图迅速占领东北这个工农业重地,也想切断共产党和苏联之间的联系。

所以下血本在东北地区集结了四个军的兵力,并向我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我军前期准备周全,反应也非常迅速,及时浇灭了对方熊熊的气焰。

不过在这番对敌斗争中,钟伟展现出的水平只能说是正常发挥。

接下来的“三下江南”战役,才算是彻底打出了他的威名。

1947年,我党在两个月内,进行了三次南渡松花江的作战。

靠山屯战役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不过最初,这场战役其实并不在计划中。

3月8日,钟伟正式接到调令。

要求他率部渡过松花江后,联合其他共产党部队一起,和国民党的新一军正面对抗,争取将对方全部剿灭。

实际上,接到命令前,钟伟就已经等不及了。

之前他负责的任务,基本都在敌人后方,例如切断对方的通讯和交通线路,掩护前方作战等等。

虽然同样非常重要,但钟伟还是希望能和敌人正面交锋。

他对战争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也有非常充足的信心,确信自己能够率部在直接过招中,占到便宜。

所以终于有了机会,钟伟欣喜不已,尽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后,就带领大队人马出发了。

当时谁也没想到,他马上就要创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

那就是在同一场战斗中,多次违抗上级领导的命令。

这对于军纪严明的共产党队伍来说,简直是难以置信。

不过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钟伟最后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得到了表扬,甚至升了职。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刚才我们也说了,钟伟接到的命令是渡过松花江,配合友军和国民党新一军作战。

然而,还没来得及到达指定位置,钟伟所率领的部队,就和一小股国民党在靠山屯附近相遇了。

但是敌人没有发现钟伟他们,所以可以说是敌在明,我们在暗,优势明显。

钟伟谨慎分析了当前局势,觉得如果能在这里开战,通过这一小股敌军吸引对方的主力大部队。

再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可能比原先的计划更有效果。

这一小股敌军出现得恰到好处,但因为事前完全无法被预料到,所以自然没有被列入作战计划中。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有些机会稍纵即逝。

更何况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的敌人,不收拾了,心里终究不痛快。

于是钟伟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马上拉开阵仗,就地消灭靠山屯的敌军。

同行的政委得知钟伟的命令后,万分忐忑。

他认为还是应该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行事,否则贻误了战机,不是开玩笑的。

不过,钟伟却有自己的考虑。

根据他的分析,此时在这里牵制住敌军,对于后续的作战计划反而更有帮助。

而且之前的指示,并没有考虑到靠山屯出现敌军的情况,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采取的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

政委说不过钟伟,只好一边协助他指挥作战,一边向上级领导汇报,等待下一步指示。

但是那个年代,战场上的情况最多也就靠嘴描述。

上级领导无法准确得知靠山屯的情况,只知道钟伟没能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

便还是觉得稳妥更重要,就要求他迅速按照原计划行事。

但钟伟根据当时的判断,还是坚持之前的选择。

战局确实在他预计中进行。

敌人虽然比预料中顽强,但肯定不是我军的对手。

靠山屯的大动静,很快就吸引了他们的两个主力师前来增援。

这下钟伟不用再解释自己的战斗意图了,直接向上级领导请求支援,以求一鼓作气消灭敌人的主力部队。

上级领导虽然恼怒钟伟的擅自行动,但也知道他的提议在目前来说,确实有非常大的可行性,也对我军有非常大的好处。

于是就迅速调兵支援钟伟率领的部队。

此次作战,极大地消灭了敌军的有生力量,更是打散了他们的信心。

可以说,钟伟这次和敌军的“偶遇”,以及对战局的准确判断,奠定了“三下江南”战役胜利的基础。

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有敢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给上级领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事后非但没有责罚钟伟,还公开赞美了他的决断。

不久,钟伟就被提拔为纵队司令。

由此可以侧面看出,靠山屯战役,确实给我军争取到了非常大的优势。

从战场抗命这件事,不难看出钟伟的性格。

而且也能看出他确实能力非凡,晋升迅速。

所以1955年,他在授衔仪式后的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钟伟倒不是多么贪图名誉,觉得自己的军衔低,而是觉得不公平。

在他看来,好几个比自己晚成为军长的人都是中将了,自己怎么还是少将。

但评定军衔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并不是单纯通过一点两点考虑的。

最后的名单,经过了中央几位领导的反复讨论,才最终敲定。

钟伟的抱怨之举,其实并不恰当,也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

好在毛主席等几位领导都很了解钟伟这个人,知道他没有恶意,更是清楚他的才能。

所以即使他只有少将军衔,但在之后安排职务的时候,还是让他做了北京军区的参谋长,可以说是委以重任。

钟伟当时的不满其实也就是一时冲动,事后再回想起来也十分后悔。

再加上毛主席等人如此大度,他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于是满身力气,就都投入到了之后的工作中。

更让人钦佩的是,钟伟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着贡献,但却从未行使过任何特权。

甚至他的儿子想托他找个工作,他都没有同意,而且钟伟十分清廉。

他于1984年6月24日逝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值钱的遗产。

而且钟伟生前就已经写好遗书,明确不举行追悼会,还要将骨灰撒在平江起义的地方。

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国家,自己却不图任何回报。

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歌颂,他的精神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

参考资料:

1、徐亚平.开国将军钟伟的家风[J].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9(03)

2、赵海军,张苗.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评析[J].轻兵器. 2017(10).

1 阅读: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