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终于改口了!
4月26日,俄罗斯和朝鲜几乎同一时间,公开承认了朝鲜军队已经在俄乌战场上参战的事实。
过去半年,关于朝鲜出兵俄罗斯的传闻铺天盖地,但俄朝两国一直默不作声。
这次改口,来的突然,又显得格外沉重。
根据多方渠道的信息,朝鲜人民军到达俄境后,并不是简单的“填线”。
他们分工明确,执行的是专门为俄军短板量身打造的作战任务。
俄军擅长重火力轰炸,但步兵冲锋、近距离巷战却疲软得很。
于是,朝鲜士兵顶上了最苦最累的岗位。
尤其是在库尔斯克农村地带,他们采取了小规模渗透战术,利用树林、沟渠和村庄作掩护,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乌军后方,突然发动短促猛烈的攻击。
乌军最怕的,就是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
更让人头疼的是,朝鲜士兵执行力极高,哪怕是在炮火最密集的地带,也能咬牙死守,直到最后一刻。
这种极端顽强的作风,让乌军一度苦不堪言。
去年10月,第一次有消息说,朝鲜援军在库尔斯克附近集结,人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
当时卫星照片拍到了成规模的军营,但俄朝双方都一口咬死,说是“训练营”。
而到了12月,前线乌军部队实在顶不住了。
即便是夜战,朝军的小分队也能摸黑绕到乌军阵地后方,冷不防打上一阵,让乌军疲于奔命。
到了今年,乌军终于俘获了两名朝鲜士兵。
可是直到这个时候,仍有不少人坚持说,这不过是“俄罗斯找的亚洲演员”。
不过现在,俄朝自己拍板了。
库尔斯克为什么这么重要?
不仅因为它是俄乌冲突的新战场,更因为普京要在5月9日举行盛大的胜利日阅兵,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
库尔斯克这块地方,必须收回来。
否则,阅兵式上,普京手里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战果。
现在库尔斯克收复了,俄军清点了19个村庄,还彻底排除了地雷。
朝鲜援军的阶段性任务,也就算完成了。
不过,有个问题悬在那儿:这些朝鲜士兵,是就此撤回?还是继续留在俄乌前线?
从当前情况来看,如果俄乌谈判破裂,战争持续消耗下去,朝鲜援军留在俄国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朝鲜在俄罗斯这次参战,只是他们国际军事介入的第一步。
金正恩政权看中了这一模式的可复制性,以后如果在中东、非洲等地出现机会,朝鲜很可能会以“支援友邦”的名义,派出作战部队换取资源和国际地位。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解决部分军队就业问题,又能换取急需的外汇、石油和粮食。
不过,风险也很大。
一旦朝鲜士兵在外遭遇大规模伤亡,或者引发国际公愤,可能让朝鲜承受更大的外交压力。
所以,未来金正恩很可能在“隐蔽行动”和“公开派兵”之间,走一条微妙的平衡路线。
虽然库尔斯克战役暂告一段落,但其他方向的局势依然焦灼。
朝鲜援军是否会像外界猜测的那样,转战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地区,目前还没有确凿消息。
俄方态度很暧昧,既没否认,也没承认。
朝中社表示,朝鲜人民军参加了收复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并“胜利结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普京离不开这些吃苦耐劳、服从命令的“铁军”。
而且,随着5月9日胜利日阅兵的临近,普京大概率会在阅兵式上,公开表彰朝鲜援军。
还有传言说,朝鲜可能会派出一支受阅方队,甚至不排除朝鲜高层亲自到莫斯科站台。
这无疑是对美日韩联盟的直接挑衅,也是向外界宣示俄罗斯的背后,有朝鲜撑腰。
而朝鲜自己,也借这个机会宣示存在感。
毕竟在当前全球局势变化之中,谁也不想被彻底边缘化。
至于未来,朝鲜是否会继续加码,甚至将军事干预变成一种常态,还要看半岛局势怎么变化。
李在明若能赢得韩国大选,半岛局势或许会趋缓。
特朗普如果重回白宫,美朝关系也可能出现转机。
但如果谈判破裂,局势恶化,朝鲜只会抱俄罗斯的大腿更紧。
百万人民军,随时准备再次出发,战场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