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到底知不知道客户存款密码?为何有些客户存款不翼而飞?

静枫聊家居生活 2024-10-10 16:57:10
导语

“还有三十万呢,怎么会不见了?”

在家中休息时,电话响了,是一段市面上普遍存在的诈骗电话,特地提醒了您近期是否有在某某银行进行转账业务等语句。

当老人取出存折一看,确实存款不翼而飞。

我们不禁要问:“银行到底知不知道客户存款密码?

为何有些客户存款不翼而飞?”

越来越多的诈骗电话开始打扰到这些年纪大的人,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便照做了一遍。

那么,这些年老体弱的人,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银行怎样设计密码的?

在银行卡进行保存的时候,密码是自己设置的,原本是以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但是现在发现可能是因为当初确实设定了一个简短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个人身份证后两位以及生日等,自以为很安全的方式。

当发现自己存款不翼而飞时,也一定非常紧张,但是无论怎么问银行也得不到答案。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银行到底是怎么知道客户密码的,只要一输错,就提醒错了。

其实,这里面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一般来说,我们输入几个数字,其实是在键盘上那几个数字,这个时候就会触发一个输入代码,并且在我们输入之后会将代码生成摘要,然后进行保存。

这时候数据库里的是没有明文形式存在的密码的,全部都是这样加密后的,并且数据库中,也不会保存用户输入过的这些个别字符串数据。

这时候,如果我们再进行验证时,就会对输入再进行一次相同操作,这样,就会将我们的这一次生成出的摘要进行对比,比对过后,如果一致,说明正确,不一致,说明错了。

所以说,能够输错的唯一原因就是人们所设定的密码和其存放的并不相匹配。

同时,这样也无法让其他人得知我们这个明文字符串,只能得知这个摘要。

因此,可以说银行并不知道我们的存款密码。

存款不翼而飞。

随着科技进程加快,人们的钱包也开始向电子钱包转化,然而,有些老年人对于这些新鲜玩意还不是很会操作,就不会用了。

于是乎,就来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老人到银行请工作人员帮忙办理业务。

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但是老人们在对待工作人员这种看似和善的态度过于轻信,也许他们为了节省时间,不愿去等取号机的位置,就喊着工作人员帮忙按一下取号机,这样还怕工作人员拿着自己的卡去按取号机的时候记下自己的密码呢?

甚至还用这样低廉的收费来换取工作人员帮助其输入密码等信息,这显然是不太可行的。

更何况,有一些工作人员可能为了达到自己个人利益上的目的,会蒸发用户的一些信息。

如此种种,各种不知情下的一些行动发生,慢慢就成了习惯,在不知不觉间就将自己的存款瞒天过海了。

但是,不只如此,这样的行为在银行内部经常会发生,在一些报纸上时常会看到某某市中心储蓄银行发生盗窃案,对方是当天刚上岗的新员工,在保安室被抓住后,被问及动机时,他表示:“我觉得老鼠屎进来都不会发现”,可见,这种情况是真的不罕见。

不仅如此,还有在资料室找不到银行卡背面签名页面的时候,竟然用别的方法将钱骗到手中的例子。

还有一些直接说是银行自己的业务,要更新客户信息等原因,让客户洗手间等一下再回来办理业务,结果分别洗手间后就发现银行卡里的钱没了。

防范措施。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来说,我们不能随便地将自己的银行卡交别人的手里,更不能将密码告诉别人,现在诈骗电话这么多,我们被人知道自己的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猜到密码。

其次,我们也应该做到不轻易相信一边跟着自己一边喊着“一二三四”的陌生人,说是银行的人,让我们跟他们去办理业务。

我们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可以主动提供信息,而不是将密码偶到别人手中,然后再随便一按就能看见钱没了。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对家里的老年人的防范意识教育,让他们不要随意相信别人,也不能随意告诉别人自己的信息!

社招对于陌生人说的不轻易相信,也要做到谨防被骗!

结语

不能小瞧这些小钱哦,此前就在新闻上看见有人哈某某小区门口新来的保安,上班不到几天就失踪了,就算找到他本人,他也只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扯过去解释;

还有保安室人员天生都是睡觉妖附身吗?

怎么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这些事情大家可能会低估,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他们真的更加的具备科学性,对于生活造成更大的影响和危害!

因此,为了我们的财产安全起见,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0 阅读:0

静枫聊家居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