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眼中的“熊军”,内战不赢外战无敌,曾以4万阻击24万美军

杰燊 2024-12-04 13:32:2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这是我国军事史上最为“奇葩”的一支部队,在国共内战期间,他屡战屡败,曾被蒋介石怒批为“熊军”,而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却英勇顽强,甚至还创造过4万人阻击24万美军的战场神话。

回溯起这支部队的前世今生,可以说完全诠释了“外御其侮”的含义,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铁军,什么是真正的敢打敢拼。

一、不可小觑的“杂牌军”

清朝末年,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主张变革的光绪皇帝开始对军队进行改革,于是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少采用西方军事训练的新式军队,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滇军。

1911年武昌起义后,滇军作为推翻清王朝的主力被许多人所熟知,但好景不长,“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一己私利在1915年选择复辟,称自己为“洪宪皇帝”。

消息传到云南后,爱国将军蔡锷愤然组建护国军,开始讨伐袁世凯。最开始袁世凯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对滇军实施了有力压制,一度让战场局势向不利于滇军的方向发展。直到2月底,蔡锷将军在四川泸州等地大破敌军,才让形势得到了改善。

此后在广西陆荣廷部的帮助下,滇军越战越勇彻底击败了盘踞在云南的袁世凯部队。在全国全民的反抗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不过就在胜利后,滇军却在新任指挥官唐继尧管理下失去了往日的初心,逐渐陷入到军阀混战中去,从过去的“人见人爱”变成如今的“人见人嫌”。

转眼间就来到了1937年,此时日军全面侵华,面对民族危亡的现实,全国各地的地方武装势力开始重新集结,投入到抗日的战场上去。而作为装备精良的滇军也不甘示弱,在“云南王”龙云的部署下,大批能征善战的士兵组成了滇军第60军,由卢汉作为军长前往抗日。

从装备上看,滇军第60军配备了全套的法式装备,士兵头上的阿德里安头盔,手中持有的是勒贝尔步枪、哈奇开斯机枪、施奈德150重炮……

当时滇军第60军的武器即使跟国民党嫡系部队相比也是毫不逊色,军容军纪更是令不少国民党军将领感到赞叹。但由于不属于嫡系部队,因此不少人都将第60军称之为地方“杂牌军”。

同年9月,60军接到了对日作战的命令。虽然全体部队官兵以急行军方式进行作战,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未能对上海的守军进行支援,随后部队又相继前往南京、杭州等地,但依旧未能与日军直接交手。

不过,就在前往上述两地的过程中,60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和装备精良的武器,还是给当时惶恐不安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安慰。有的百姓看到这样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甚至激动地献出了自己的口粮,这也让60军的将士非常感动。

在积攒了不少士气后,第60军最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战斗——大名鼎鼎的台儿庄战役。

据当时卢汉身边的副官回忆,60军原本是要赶赴河南来阻击南下的日军,就在前往郑州的途中接到了传令兵的通知,要求第60军返回北上台儿庄抗日,全部人员归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负责。

命令下达后,第60军马上急行军前往台儿庄。刚一到达战场,由60军183师尹国华带领的一个营就在陈瓦房跟日军展开了激战。战斗开始不久,日军就派出多辆坦克前来支援,一时间杀声震天,极为惨烈。

期间,183师某团团长潘朔端及时率兵增援,缓解了战士人手不足的问题。战斗到最后,幸存的士兵与后续增援的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有的士兵甚至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士兵干脆与敌人肉搏,抠眼睛、咬耳朵……用尽了各种招数。

最终,日军被成功击退,但我方也损失极为惨重。

团长潘朔端身负重伤,而包括尹国华在内的五百多人全部壮烈殉国。到台儿庄战役结束时,60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旅长陈钟书、团长严家训、陈浩如等将领相继殉国,士兵阵亡1.3万余人,重伤5000余人,但依旧没能让日军前进一步,完全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此后,60军又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等战斗,立下了一个又一个战功,可以说当时的60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中为数不多可以保持完整编制的地方军。

但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支战功赫赫的队伍,却在解放战争期间表现“拉胯”,甚至被人冠以“熊军”的称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为国为民,甘愿成为“熊军”

前面我们曾提到,滇军第60军在抗战中表现英勇,参与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场大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有鉴于此,蒋介石决定将这支部队绝大多数官兵派往东北,以遏制我军的力量。

但实际上,由于60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因此在武器、补给等方面要完全落后于主要的嫡系部队。加上国民党高层对滇军各部队的分化和干预,使得不少滇军士兵和军官对于内战非常不满,因此在战场上表现也是“十分拉胯”。

在葫芦岛、本溪、铁岭等地驻防期间,60军见到我军部队可以说是能躲则躲,能退则退,几场战役也是“表现不佳”,屡战屡败。

而随着60军下属的182师、暂编21 师和184师在金川、双辽等地的接连战败,蒋介石也对60军的战斗力提出了质疑,甚至在一次内部军事会议上,对60军的表现进行了严厉批评:

“这些人之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表现都到哪里去了,怎么现在看起来弱不禁风,一碰则溃的样子,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打胜仗,我看他们根本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又一个的‘狗熊’,太让我感到失望了!”

与此同时,我党也察觉到了60军的变化,开始派出大量地下人员对其进行策反,先后促成了多个团部的起义,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期间,60军军长曾泽生与我方也进行了多次接触,期间我党开明的政策也彻底打动了他。于是在时机成熟后,1948年10月17日晚,曾泽生率领第60军全体将士撤出踞守的长春东半部地区,正式宣告起义。

之后60军在他的带领下,配合我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逼迫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的兵团总部及麾下部队投诚,使长春兵不血刃地和平解放。

可以说,第60军的和平起义对解放战争带来了重要影响,加速了整个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

消息传到云南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引领下,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卢汉也顺应形势,一举率部发动昆明起义,从而加速了云南全境解放的进程。

起义成功后,第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依旧留任军长一职,此后部队便一直休整并进行思想教育,等待未来的战斗任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曾泽生立即向毛主席申请派50军去前线作战。不过最开始,中央却没有同意曾泽生的申请。

究其原因是50军之前一直在后方进行思想教育和劳动生产,战斗力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就是50军自身的武器装备还没有进行更新,重型武器装备不足,一旦开展大规模作战恐怕遇到麻烦。

但对于50军的战士们来说,他们等待作战的心情是非常强烈的。作为曾经的起义部队,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头”,有的部队甚至私下里鄙视他们……这对于这些热血男儿来说是一种“羞辱”。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才是最重要的。

最终,50军上下申请入朝作战的强烈意志,打动了中央,也打动了毛主席。

三、扬名立万在朝鲜

1950年10月,50军正式进入朝鲜作战。最开始只是在丹东(当时称安东)和新义州地区设防进行小规模阻击战,并没有参与到大规模作战,这也让不少战士憋着一股气。

直到12月15日,50军跟随击穿美军“三八线”防线主力部队对美韩军队进行追击,期间50军下属的149师一支部队曾与美军235师的一个坦克营展开了血战。

英勇的149师官兵用炸药包、爆破筒以及集束手雷向坦克发起了进攻。即使被敌人的机枪打倒在地,但英勇的战士依旧勇往直前,不畏生死。在官兵的血战下,美军坦克营瞬间崩溃纷纷逃命,50军就这样成为了首个歼灭敌人成建制部队的战例。

而真正让50军名垂我军战史的,还是他们在汉江作战期间的卓越表现。最开始在接到守住汉江南岸的阵地,用来作为反击的桥头堡的命令时,50军军长曾泽生就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死守。

作战开始后,美军动用了380多辆(门)坦克和火炮,同时还派出200余架飞机进行反复轰炸,此外地面上6万多人的部队从四面八方向阵地进行进攻。可以说,这样不惜代价的进攻,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绝对是“十死无生”。

不过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50军的将士们展现出了灵活的作战方式,从最初的固守阵地,到有计划地进行反击冲锋,甚至到最后进行近战肉搏……50军的指战员们几乎将防守做到了极致。

最初,志愿军司令部要求50军死守阵地10天,等到战斗全部结束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50军的所有人居然坚守了50天。期间美军派出了大量的兵力,但最终都铩羽而归。

这一仗,“联合国军”阵亡1.1万多人,损失飞机15架,派出的坦克部队只回去了10辆。而50军从战前的3.3万人,仅剩下了1万人左右,结果可谓非常悲壮。

抗日战争恶战日军,如今又死顶“联合国军”,50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战后据统计,50军创造了志愿军的五个“最先”成绩,即最先整营歼灭英国皇家坦克营的部队、最先攻入汉城的部队、最先把美军追击到水原以南的我军部队、最先在汉江以南顶住了美军强大攻势的部队,更是二次入朝作战收复西朝鲜湾诸多岛屿的部队。

对于50军的表现,毛主席的一番话最具有代表性:“50军打得好,打得漂亮!”

结语

“抗美援朝是惊天动地的立国之战!”这是原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将军的评价,而在这沉甸甸的战功中,50军的表现绝对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也让外界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什么是真正的部队。

本文由“青史浩然”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