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肆虐,央视主持人柴静冒死进入“非典”病区进行采访,成为第一个报道“非典”前线状况的记者,她获得的一手资料一经整理播出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她的温柔、坚毅、真挚令许多人印象深刻,但几年后,她却支持限制国家发展的不平等公约,误导人民,这样的一体两面令柴静此人充满矛盾。
从公知女神到被大众弃之敝履,柴静究竟经历了什么?
柴静
初生牛犊不怕虎柴静出生于山西临汾,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往上数几代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望族,一大家族的人一起生活在祖传的大宅院里。
柴静从小就浸淫在三晋文化中,耳濡目染对文学充满兴趣,良好的家境和教育也让她变得温柔娴静、典雅大方。
可柴静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仰赖父母亲族混日子,她学习非常用功,16岁时考入中南大学的前身长沙铁道学院,学习会计专业。
不过柴静对会计专业并不感兴趣,那个年代电台节目盛行,柴静对于电台中主持人娓娓道来的故事充满憧憬。
她喜欢给学校广播站投稿,听到自己写的文章被读出来极大满足了她的自信心,渐渐地柴静有了做主持人的想法,她想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让大家听到她的声音。
说做就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柴静给湖南广电的一名主持人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自荐信,信中说“请您帮我实现梦想”。
或许是被这个小姑娘的一腔孤勇和热诚打动,并非科班出身的柴静竟然真的获得了前往湖南广电一档新电台节目面试的机会。
柴静温柔沉静的声音和丰富的学识修养让她得以过五关斩六将,拿下最后的主持机会,柴静成为周末午夜节目《夜色温柔》的主持人。
面对好不容易获得的工作机会,柴静没有松懈下来,她深知自己没有主持编导专业的同事的专业性,半道出家的她更需要努力追赶,于是不断磨炼自己的主持能力。
一辆自行车、一沓稿子、一碟磁带,几乎构成了柴静生活的全部。
功夫不负有心人,柴静温柔磁性的嗓音和知性的主持风格令她的节目脱颖而出,即便是在午夜播出也热度不减,甚至有人专门守候到深夜,就为了聆听柴静的声音。
事业发展在湖南广电的三年,柴静获得了飞速成长,不仅在成为了部门副主任,在主持方面也更加如鱼得水。
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反而令她养成了独特的不拘一格的特点,观点和提问常常令人耳目一新。
柴静没有停止脚步,她深感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可以更上一个台阶,于是舍弃了在湖南广电获得的名声的地位,前往北京广播学院进修,专研电视编辑。
同时在《三联生活周刊》做记者,将自己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1998年,湖南广电开办了一档新的栏目叫做《新青年》,柴静抓住了这个机会,从电台走上舞台,成为一名主持人。
出色的工作能力让柴静轻车熟路,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良好的反响,柴静的胸中大志并不局限于此,她的眼光望向北方,她在沉淀,等待机会的到来。
2000年,著名电视人陈虻打通了柴静的电话,邀请她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柴静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进入央视跟白岩松搭档,主持节目。
柴静初出茅庐有一腔热血,刚入职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剖腹产”的节目策划,采访、编排全都一手策划。
本以为可以大放异彩,却在审核阶段就被拦腰斩断,主编对柴静说她的观察过于浅显,浮于表面,没有触及更核心的问题和意义。
这对于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的柴静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柴静这才意识到央视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自己从前引以为傲的积累在这里根本不算什么。
于是她更认真地扎根深处,恳切学习,挖掘各种题材,积极联系各方获得新闻题材,甚至找上了外交部请求采访大使,同事们都觉得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一个提案被否决,柴静就一天想三个提案,白天写稿联络,晚上录制节目,工作持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
柴静就这样跌跌撞撞,从连评论稿都写不好,要请搭档白岩松代劳,到能够独当一面,在人才济济的央视获得一席之地,其中的艰辛只有柴静知道。
柴静真正走到大众面前广为人知是2003年,那年巨大的天灾肆虐,柴静一听闻台里正在准备做“非典”的专题报道,就主动请缨去前线采访。
台里不乏资质更老练的前辈,但却没柴静这样的无畏执着,就这样,柴静穿着隔离服来到了医院,获得了关于疫情的第一手材料。
在那个人人心生凄惶不安的时候,只能通过大众媒体获得最新信息,柴静面对病人的悲悯、面对医者的崇敬,以及面对镜头时的沉静积极,给人心极大鼓舞。
她纤弱却坚毅的身影印刻在大众心中,其影响力和公信力与日俱增。疫情逐渐平复,柴静的事业又上新高,她主持了一系列有收视又有口碑的栏目。
跌下“神坛”2013年,柴静出版了《看见》,记录了自己从业十年的经历和感悟。文中讲述了几次令柴静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以她一贯的细腻为时代大事增添了一个充满关怀和温度的视角。
柴静在书中开篇写道:“在做新闻时,我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书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人们被书中详实的记录和温和的笔触所吸引。
书的销量很快突破100万册,柴静真正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而这也是她跌下神坛的开始。
2013柴静结婚生子的消息传出,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网上传出消息柴静是在美国生下的女儿,孩子一出生就是美国国籍。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于各种角度考虑为孩子选择国籍本来无可非议,但这一行为与柴静一向表现出的爱国形象非常不符。
明面上歌颂祖国,背地里却做出这样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行为,这样的言行不一实在是令人惊愕。
此事一出,柴静主持的节目停播,她也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不过大众的讨论并没有停歇,网友发现这不是柴静第一次表现出对西方国家的偏袒。
2010年,柴静在就西方国家提出的遏制碳排放的PICC议案采访丁仲礼院士时,就站在了群众的反面。
PICC是西方国家提出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碳排放量的议案,其主要内容是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一个阈值,表面上的公允,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遏制。
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伦敦的致命雾霾就是实例。
他们此举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碳排放量高的时期,就想切断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道路。
这样的伎俩引起了丁院士的质疑,而对此柴静却表现出对西方国家的偏袒,她提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均碳排放量跟发达国家保持一致的话那基数太大了。
丁院士反驳到:“那么我请问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是人中国人就应该少排?”这一反问让柴静哑口无言。
柴静试图站在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表现自己的理性,她指责丁院士身为科学家却没有公正的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而是抱有政治立场。
丁院士明显动了气,他锐利的反问柴静,一句话让柴静再也无法反驳:“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是维护人类的利益吗?”
这一采访被网友翻出之后,柴静的立场问题已难以掩饰。
此后柴静一直处于舆论的旋涡,她为了自证清自费百万拍摄了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来阐述雾霾的危害,她说:“这是我跟雾霾的私人恩怨。”
柴静以女儿患有儿童肿瘤开头,认为女儿一出生就受病魔折磨是国内糟糕的空气环境导致的,描述了雾霾的种种危害。
她的这一行为看似为了维护环境仗义执言,实际上许多数据都是采用欧美国家的数据,对我国进行污蔑。
随后柴静又被曝出有常年吸烟的习惯,座驾也是大排量的车,不知道究竟是环境还是吸烟的习惯造成了柴静女儿幼小年纪要遭受痛苦。
作为记者,柴静应该保持公允客观,将真相公之于众,但柴静却在大是大非之前选择了偏向性明显的角度。
她曾经说过“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柴静却失去了一份对于平凡的理解,她脱离了群众,将目光投向西方,最后也被群众所舍弃。
对于柴静,你有怎么样的看法呢?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