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日本一老人家里拿出铁证,地图上印证钓鱼岛是中国的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12-20 03:31:13
前言

钓鱼岛争端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话题,纵使中方拿出千百证据证明,日方就是死活不承认,可这次的证据,日本方面是真的反驳不了一点了。

2017年,一位日本老人公开展示了一张“日本外务省最讨厌的地图”,这张来自日本古籍中的地图清晰地印证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妥妥的“有图有真相”了。

那么,如此敏感的历史证据,为何会出现在一位日本老人手中?这位老人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选择在此时向世人揭露这一切?

自家历史学家都看不下去了

钓鱼岛争端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纷争,实则暗藏着大国博弈的复杂角力,美日联手借题发挥,意图遏制中国崛起,掌控东海局势,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国际社会虽然口头呼吁和平解决争端,但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就在这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2017年,日本历史学家久保井规夫教授公开展示了《三国通览图说》等一系列古地图,

他意味深长地表示,这些地图是“日本外务省最讨厌的地图”,原因无他,因为这些地图明确显示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

《三国通览图说》并非无名之作,它出自江户时代著名学者林子平之手,成书于1785年。

其中一幅名为《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的地图尤为关键,在这幅地图上,钓鱼岛与中国大陆采用了相同的颜色标注,清晰地表明了其归属。

更有意思的是,地图还明确标注琉球国仅有36个岛屿,钓鱼岛并不在其中。

林子平因揭露地缘真相而遭到幕府镇压,《三国通览图说》也被焚毁,时光荏苒,两个世纪过去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却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国际争端中的重要证据。

证据还不止这些

久保井规夫教授曾在桃山学院大学任教,多年来致力于揭示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真相。

为了寻找这些珍贵的古地图,他踏遍了京都、大阪、东京的旧书店,终于找到如此“至宝”,为历史真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事实上,早在1972年,日本学者井上清就在其著作《尖阁列岛——钓鱼诸岛的史的解明》中引用过这幅地图,进一步证实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

然而,钓鱼岛归属中国的历史证据远不止于此,追溯到明清时期,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文献记载。

几年前,牛津大学举办的《顺风相送·指南正法》新书发布会,中华书局也发布了《顺风相送》的影印本。

这部航海指南堪称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约成书于明代,共127则。

其中“福建往琉球”一则详细记录了从福建到琉球的海路,首次出现了“钓鱼屿”(即钓鱼岛)、“赤坎屿”(即赤尾屿)的名称。

这段文字是目前能够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这些岛屿的文献资料,其历史价值和证据效力不言而喻,而《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则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再次确认和补充。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钓鱼岛归属问题早有定论,如果一份反映历史真相的地图会被政府部门“讨厌”,那么问题显然不在地图本身,而在于某些人对历史真相的态度。

历史不容篡改,事实胜于雄辩,在这场关乎国家主权的较量中,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久保井规夫的收藏中还有一份1644年萨摩藩《琉球国绘图史料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将琉球国范围仅限定为三十六岛,不包含钓鱼岛,这一细节为钓鱼岛归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佐证。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他收藏的1874年日本海军省绘制的地图,其上用中文标注钓鱼岛名称,而非日文“尖阁诸岛”。

然而,日本官方对这些有利于中国的历史材料视而不见,反而利用虚假地图进行主权炒作。

面对这种情况,久保井规夫挺身而出,他的行动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政府的自相矛盾,同时也为历史正义发出了响亮的呐喊。

历史真相不容置疑

久保井规夫对日本政府长期伪造古地图、歪曲历史事实的行为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

他坚定地表示:“我是追求历史真相的学者,虽说因为批判日本政府,直到现在一直都受到日本国民的抗议。但是在真相面前撒谎之类的事,我做不到。”

钓鱼岛问题其实早就明确了,只是有人“死鸭子嘴硬”罢了,美国蒙纳瑞克斯好莱坞电影公司制作的纪录片《钓鱼岛真相》在洛杉矶比佛利山首映,直接揭示了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

甚至同时曝光了美国因战略调整将钓鱼岛非法交给日本管辖的历史。

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关注,折射出各方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考量,美日联手试图通过钓鱼岛问题遏制中国,背后是一场关乎地区平衡的较量。

然而,历史的真相不会因政治的需要而改变,久保井规夫等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理性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

久保井规夫收藏的《三国通览图说》等古地图都显示钓鱼岛自古归属中国,这些地图与日本官方过去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挑战日本政府虚构领土主张的有力武器。

结语

作为一名日本学者,久保井规夫勇于揭露真相,他的行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迷雾。

他的研究不仅提醒人们历史真相不可歪曲,也为国际社会了解钓鱼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久保井规夫的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也面临着来自日本国内的压力和质疑,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如同一棵挺立的松树,不畏风雨。

在这场关于钓鱼岛的争论中,每一份历史文献都是珍贵的,从《三国通览图说》到《顺风相送》,从林子平到久保井规夫,一代代学者的坚持与付出,构筑了一道捍卫历史真相的长城。

他们的研究不仅关乎领土争端,更是对学术诚信和历史责任的坚守。

参考:

环球网《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个日本老人家里,藏着外务省最讨厌的地图!》

央视网《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史学家再次证明了这一事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