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求职门槛,让80、90后变“职场弃儿”?

农视网 2025-02-21 14:41:29

没有人想在35岁生日当天就突然失去获取工作的机会。

但是近些年,“35岁年龄红线”成为很多求职者的焦虑来源之一,甚至有些地方将年龄红线“前移”,设置30岁、28岁等更低龄的“门槛”。

35岁,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大好年纪,如今却频频被定义为大龄求职者,求职屡遭碰壁。现在,竟然连环卫工的招聘也有“35岁门槛”了?

街道办招聘环卫工人

年龄不超过35岁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发布了一则环卫工招聘公告,招聘年龄要求35周岁及以下,持有汽车驾驶证照者可以适当放宽至40周岁,引发网友热议:

中年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当记者询问,环卫工人招聘年龄设置在35岁以下,是否太过年轻?工作人员称,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行业,认为环卫工作只有年龄偏大的人才会选择。

对此,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网站2月19日发布说明进行回应,阐述该工作强度较大且需在夜间和凌晨作业,对于体能等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基于以上原因设置了相应年龄条件。

街道表示,关注到大众的反映和诉求,将立即整改,对岗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记者随后关注到,街道办调整优化后的招聘条件,对年龄不再有特殊的限制,“年龄在18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成为对招聘者的唯一年龄要求。

无处不在的“35岁门槛”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设置年龄限制的现象已从互联网、金融等高强度行业蔓延至基层岗位,形成一种“35岁即失业”的集体焦虑。

今年1月,长沙市望城区发布《2025年事业引才博士公开引进公告》,公告中的岗位计划表提到,年龄要求为28周岁及以下,优秀的可放宽至30周岁及以下。

对此,有人指出,该28周岁的限制过于苛刻。普通本科生毕业在22岁左右,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时已25岁,根据各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普通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顺利毕业时已29岁。

2月11日,望城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回应,招聘年龄可放宽到30岁,如果应聘者年龄在28至30周岁之间也可以正常报名,需要把获奖经历填写在报名材料中。

2024年8月,曾有求职者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深圳一知名奶茶门店招聘店员设定年龄限制在18岁-25岁之间,其本人因年龄为28岁被拒。

而奶茶店工作人员年轻化似乎早已成普遍现象。早在2023年11月,一26岁女子应聘另一品牌奶茶店店员被拒,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这里一般招16岁到22岁的,超过20岁都需要考虑,超过22岁的基本不太行。”

这样的招聘条件,不禁让人怀疑:难道超过22岁就摇不动奶茶了?

招聘限制年龄

是否涉嫌违法?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一些工种劳动强度较大、知识更新快,用人单位担心年纪大的员工熬不了夜、学习能力跟不上等“现实考虑”,希望“以新换老”,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那法律就应当接受这个理由吗?

我国相关法律以及中国2005年批准加入的国际劳工组织第111号公约,对年龄歧视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只要是跟工作的具体内在要求没有必然联系的不合理年龄限制,都可以认定为年龄歧视。

虽然我国《劳动法》等基本法中明确企业享有用工自主权,但前提必须是依法行使。因此,企业不能以此为由将年龄作为明确招聘条款,这违反了法律法规中有关禁止歧视的内容。

年龄=能力

这个标签该拆了

小韩,是小编认识很久的同行前辈,在传媒行业已有13年的工作经历。小孩如今上了小学,本有要二胎的打算,却屡屡没有下定决心。

小韩告诉小编:“生完第一个小孩后,回到职场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现在好不容易做出一点成绩,而且现在公司的员工普遍都是00后、95后,我如果再要小孩,回不回得去都是问题。”

岁数大了,找工作不容易。今年38岁的某科技公司的业务员李哥,同样也因年龄遭遇这一困境。“前不久,被上家公司倒逼辞职,再面试时,企业一问到年龄就表示‘你回去等通知吧’,最终也是不了了之。”李哥向小编透露。

年龄与能力真的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吗?“人尽其才”不应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年龄=能力”这个刻板标签早就该被撕掉。

根据最新数据,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达39.72岁。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持续变革,“人口红利”正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当下的用工需求更侧重于劳动者的高素质、高技能以及劳动权益的保障,而非单纯比拼体力和延长工作时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35岁门槛”显然已不合时宜。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环境下,大龄劳动者的就业权理应得到更多关注。以这次环卫工招聘来说,若设置“35岁门槛”,80后、70后乃至更大年龄的劳动者都会被拒之门外。这种不合理的年龄限制,严重剥夺了大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打破“35岁门槛”,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呼声。比如,近年的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和委员都提出过有关打破职场“35岁门槛”的建议,如“建议立法惩治35岁就业歧视”“应该规范企业招聘中的年龄限制问题,杜绝年龄歧视现象”。

同时,在2025年国考中,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在各地省考中,近些年已有多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限制调整为40周岁以下。这些信号,对社会招聘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说到底,年龄不应该成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成为劳动者求职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该打破“35岁门槛”这一不合理的限制,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就业环境。

毕竟,谁也不想过了35岁,就成为“职场弃儿”!

编辑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农视网综合央广网、澎湃评论、法治网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