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当天,江青扑在遗体上痛哭:你们为什么不救救他?

尘厉看历史 2023-06-04 06:49:04

1976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那一年,周总理、朱德元帅等先后离世,再加上那年的唐山大地震,给新中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急剧恶化,心脏病发作,情况十分危急。

在主席的病榻前,李敏,主席的女儿,接到华国锋的通知,赶到了主席的床前。而那时的毛主席已经失去了语言和书写的能力,他只能以手势与女儿进行简单的沟通。

在主席病重的这段时间,张玉凤、孟锦云等人坚守在主席的床前。而此时,江青却在忙着到处宣传自己,她在新华印刷厂视察工作,还在那里发表讲话,并在接见厂长的时候,大方地请所有的人品尝文冠果。

1976年的9月9日,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毛主席于凌晨零点十分停止了心跳和呼吸,主治医生确认后,向在场的人宣布了这个悲痛的消息。

张玉凤立即将消息传达给了在旁边房间的华国锋等人。而在接到消息后,江青迅速赶来,那时的场景,还有姚文元的在场。

据姚文元回忆,江青冲进屋子的时候,头发散乱,神色慌乱,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江青这样失态。他看到江青扑向了主席的遗体,大声哭喊:“医生啊,你们快救救主席,你们为什么不救救他?”那个场面,对于任何一个在场的人来说,都是无比的感人。

然而,当我们审视江青的人生,我们会发现,她的生活并非一直是这样的。江青是1937年8月去延安的,1938年冬,她在延安的窑洞和毛主席结婚。那时的延安,生活条件艰苦,但江青坚持了下来,她把主席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延安时期,江青表现得十分优秀,她参与了南泥湾的劳动,与其他的女同志共享同一片炕,她的表现深得毛主席的喜爱和尊重。那时,江青的生活十分苦朴,但她的心却充满了对革命的执着和对毛主席的无私的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据延安时期的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高富有回忆,江青在毛主席的饮食起居方面布置得十分周到,她的照顾让毛主席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在延安期间,所有女同志都已经过了黄河,来到了安全的地方,但江青却选择了留下,她选择与毛主席一同转战陕北,体验那种艰苦的生活。

然而,新中国建立之后,江青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她地位的提升,江青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她开始讲究生活,挑食,喜欢清淡的饮食,而毛主席则习惯于粗茶淡饭,只要有辣椒就足够。由于这些生活习惯的不同,1966年9月,毛主席选择了搬到中南海游泳池居住,而江青则独自居住在钓鱼台。

在毛主席晚年,他曾多次对江青表示批评。这使得江青的形象在公众眼中发生了变化。然而,不论怎样,江青与毛主席共度了38年,夫妻之间的感情是不可否认的。尽管在毛主席去世后,江青被隔离审查,她在狱中仍会时常背诵毛主席的诗词,看毛主席的著作。这或许能够证明,尽管江青在晚年的行为引起了争议,但她对毛主席的爱是无法抹去的。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