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马卫军67岁了,依旧宝刀未老,活跃在影视剧的前列。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后浪》里,他饰演的邱师依旧宣告着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里的生命力。
在大众视野里,马卫军一直以来都是与“大佐专业户”“鬼子专业户”的标签划等号的。
演“日本军官”,他很有一手,堪称一绝,也让人直呼专业。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松井联队队长;
《雪豹》里的近卫文;
《正者无敌》里的矶古廉介;
《松花江上》里的大野建二;
《枪神传奇》里的谷野正雄;
《潜龙道》里的松本一郎;
《火线三兄弟》里的吴店长;
《刀影》里的菊池;
《我叫刘传说》里的坂田规一;
《风声》里的森田......
因为演日本人过于惟妙惟肖,不少人都觉得其是个如假包换的日本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演技的精湛。
“我作为演员,本来就应该演什么,像什么。我认为,做演员没有角色大小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演什么,像什么。”
不少人觉得“鬼子”只需要脸谱化塑造就可以了,反正也只是彰显我方势力强悍的工具人。
其实不然,抗日神剧被大肆吐槽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手撕鬼子”“土枪射战机”等诸如此类的桥段被淹没在唾沫星子里,就证明了“鬼子”的塑造绝非易事。
抗日剧为什么能成为一个专门的类别?
一方面其承载了反映历史、弘扬爱国情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双方酣畅淋漓交战中能给予观众强烈的刺激感和爽感。
两方交战必定得势均力敌,你来我往才有看头,如果双方实力悬殊,不仅没有可看性,而且说实话,对观众的智商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红花需要绿叶衬,敌弱,我胜证明不了什么,敌强,我胜才是真实力,所以日本军官的塑造是有讲究的。
演员既得展现出“鬼子”的狡猾、阴险、人性泯灭,也要呈现作为高级军官的智谋和决断,更要尊重历史,坚定自己的爱国立场。
如此方能不至于成为破坏一锅好粥的那一颗老鼠屎,甚至还能因此成为剧里必不可少且画龙点睛的“魂”。
“我第一次接到一个日本鬼子的角色。怕演不好,我首先认真查找历史资料,多次参观抗日纪念馆,认真研究日本侵华的历史。我还专门多次去过日本,考察日本文化。”
在这点上,马卫军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不少抗战剧因为有他的加盟而多了不少看点。
“后来,我演的‘鬼子’角色多了起来,而且演得神形兼备。许多剧组便邀请我专演这类角色。为此,我一直认真学习日语。我是中国人,心中也十分痛恨日本当年侵略中国。因此,我是以热爱中国的感情,在多部影视剧中,认认真真扮演角色。”
这位低调踏实拍戏的老演员能对类型化角色如此精准拿捏,靠的是兢兢业业的钻研,更离不开他那段长达十年的日本生涯的添砖加瓦。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50岁回归表演之前,马卫军曾在日本当了10年的白领。
兜兜转转之后,表演还是成为了最后的归宿。
18岁以前,马卫军的“故乡”是甘肃酒泉。
他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有着粗犷豪迈的男儿气概的他是个土生土长的酒泉娃。
“拉条面”和“糊锅”是马卫军最难以割舍的乡愁,是一直心心念念的家的味道。
读了小学、中学,也下乡插队了,马卫军离开了酒泉,成为了兰州制药厂的一个普通员工。
当然在别人眼里,他是不普通的,在厂里举行的文艺活动上,马卫军总能让人瞩目。
有一次,他朗诵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做《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声音浑厚,感情饱满,直教人鼻酸。
周围的工友都觉得他是可造之才,便“怂恿”他去试水当个话剧演员。
这成为了马卫军爱上表演的契机。
在层层招选中,他从制药厂“跳槽”到了兰州话剧团,专职演话剧。
马卫军不再只是个门外汉,入了门的他越发觉得自己缺乏专业知识的武装,为了让自己不露怯,也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他去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成绩不赖,马卫军排在第十名的位置,结果却不妙,因为中戏只招前五名。
他是又羞又气,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马卫军转投四川绵阳文工团。
在那里,他待了4年。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参演了不少话剧和电视剧,但说实话都不是很出名。
毕竟那会儿80年代中国影视剧的“蛋糕”还小得很,即使马卫军晋升到了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也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这样的职业发展道路让他看不到希望,所以趁着“出国热”,马卫军前往了日本。
但是他还是心念表演的,他此行的目的是去留学——在北海道礼幌学习表演。
这段日子是艰苦的,马卫军得边打工边学习,四年的时间里说实话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困窘战胜了对表演的热情。
生存发展,得先生存才有资格谈发展。
好不容易学成后,阴差阳错之下,马卫军进了一家中日合资贸易公司,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或许也不是有阴差阳错,那可能是个必然,毕竟他也老大不小了,已经三十好几了,不能成家也要考虑立业了。
10年的时间里,马卫军把自己的演艺梦彻底冰封了。
白领生活很糟糕吗?其实不是,要不然他也不能坚持十年。
但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会一步步泯灭掉作为人的活力乃至生命力。
没有退路还好说,但一旦尝过更好的,难免总会心痒难耐。
就在某一天清晨,马卫军心里表演的那颗火种开始死灰复燃了——生存下来了,终于可以发展了。
2005年,他毅然决然回国,重新寻回自己的演艺梦。
马卫军已经50岁了,在别人眼里他是任性的,但只有他知道他的人生终于回到正轨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其次是现在,只要想开始,那什么时候都不迟,如果真的愿意努力,那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第一步是减肥健身、减重塑型,第二步就是疯狂投简历,50岁当北漂,一个月跑了50多个剧组,他不老而很是意气风发。
在这一点,马卫军的老母亲是他最好的榜样。
她是个九十多岁的老党员了,但依旧还在做社区志愿者,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做事情。
“母亲那一代人是新中国的见证者和建设者,我的母亲是我永远的榜样。”
演员会是他的职业,马卫军也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像跑剧组的时候,他看到的一群为梦想坚持着的群众演员。
他们每天演着不大不小的角色,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的辛苦无人在意,他们连收入都微薄得很,但他们有着自己作为演员的尊严和信念感。
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有游客问他们:
“你们是群众演员吗?”
他们否认了,摇摇头正视他们说:
“不,我们是演员,如果可以,请把‘群众’去掉。”
听到自己的同伴这么说,马卫军有着说不出的激动。
“是的!我们是演员!”
那成为了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力量,想重新成为一名演员的恳切让他坚持了下来,让他守得云开见月明。
凭借着长居日本的经历,不仅能熟练说日语,还能精准拿捏日本人的动作、神态,马卫军成为了“日本大佐”专业户,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当然,马卫军并不止步于此,也并不满足于现状。
在不断转型的过程中,他也证明了自己的可塑性。
《麦香》里的麦子黄;
《金水桥边》里的慕新九;
《马向阳下乡记》里的二乔爹;
《黄河古镇》里的骆五;
《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韩王......
这些都宣告了其在表演路上的进取心,也让他能在抗日剧辉煌不再、抗日神剧遍地的颓势中全身而退。
稳定是个骗局,是画地为牢也是作茧自缚,求新求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上,那些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敢于勇往直前的人,往往获得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因为无论是挑战不确定的勇气,还是承受失败的勇气,两者都不是靠努力就能获得的。
马卫军就是如此,一次次破局,一次次逆风而行中,他突破了年龄的桎梏,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大器晚成。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