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作为演员,演技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
但最近的一些明星事件让大家怀疑,这个观点是否真的成立。
一个演员,既然要塑造各种角色,那么基本的文化素养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保证呢?
先来说说白鹿,这位在娱乐圈里混得风生水起的美女,最近因为文化水平问题频频翻车。
大家也许还记得她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缅北小公主的视频,当时她的言论让很多人质疑,她是否真的清楚缅北的事情。
更令人尴尬的是,她在直播中大谈“霸总”和“小母狗”,用词相当不当,结果被网友狠狠批评了一番。
还有一次,临近高考,她代言的一款产品上写了祝福语:“大家考100分。
”可高考明明有120分的科目,这显然是常识性的错误。
白鹿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让人无奈地摇头。
周也:认字也会闹笑话再说说周也,这位大家公认的“美女”,在一次直播中直接把“忏悔”读成了“qian”悔。
当时她的搭档侯明昊整个人都尴尬了,试图帮助纠正她,但周也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其实“忏悔”并不是个生僻字,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念对白时这种词汇肯定经常遇到,她竟然能读错,多次这么读,显然不是一时的口误,而是压根不知道怎么读。
你说这样的一个明星,怎么能让人放心她理解并诠释好角色呢?
还有我们的顶流王一博,三番五次地在公开场合因为文化问题出糗。
比如在电影《无名》的路演现场,他被问到关于角色的问题,想了半天才憋出几个词,说的还是没头没脑的。
大家都看在眼里:好歹是戏演完了,对角色也得有些理解吧?
还有一次在读粉丝信时,好几次读错常用字,最经典的就是把“纸醉金迷”读成了“纸碎金迷”。
如此基础的错误,多次出现也让人不得不质疑他的文化水平。
一个好演员,显然不该只靠帅气的脸庞吃饭,还得有真材实料才行。
杨洋:帅气外表下的文化短板杨洋就更不用说了,他出色的外表下藏着的是文化水平的短板。
有一次,他在节目中被问到关于穿衣打扮的问题,他说了一句“架权不了”,显然是说错成了“驾驭不了”。
另一回,他说自己是“奇数控”,但举的例子全是偶数,主持人还懵了一下,这分明是搞错了概念。
帅哥杨洋,这些低级错误真的不能再犯了。
这样的事情多了,人们不禁思考,一个演员的文化水平是不是也应该达到一定的高度?
不一定每个演员都需要有多高学问,但至少不能让观众觉得他们像是连基本常识都没有的“文盲”。
陈宝国建议金鸡奖提名者写论文,虽然乍听有些夸张,但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
演员们对角色的领会和表达,除了依靠天赋和努力,更需要日常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
其实,观众们并不是苛求明星全能,而是希望在看戏的时候,演员能够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文化水平更好地还原角色。
不用去读艰涩难懂的文学作品,但基本的常识和词汇量,是不是应该有个标准?
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引人入胜的角色,而不是总是被戏外的糗事分心。
当然,明星们工作繁忙,演艺圈并不轻松,但这更需要他们在繁忙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
不断学习和进步,这恐怕是每个职业的最基本要求。
所以,不只是演员,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学习。
时代发展飞快,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再放眼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医生、律师、工程师,哪个职业不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脚踏实地的积累和沉淀,才会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文化和知识的竞争。
明星们能否在聚光灯下始终保持从容和专业,能否在角色设定上游刃有余,这不仅仅是职业素养的要求,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业寿命。
因此,对于演员来说,文化知识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稳固基础的一步棋。
希望娱乐圈的明星们能认真对待各类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在舞台上和生活中的文化修养。
读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新的思考,是不是也觉得不论是哪一行,文化水平都不该成为被忽略的一部分?
真正的优秀,不单单是看脸或名气,更需要细水长流的学习和进步。
这或许才是真正让人愿意追随和敬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