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王的悲剧,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以注定,若是安分守己倒也不失亲王之尊,可惜最终兵败九龙山。誉王虽是皇后养大,看似尊贵,但其生母是滑族玲珑公主,出身却极其低微,在皇室里面,誉王的出身连靖王都比不上,能好好地活着就不错了,更别说有心去竞争皇位。原本内有皇后外有言家可保富贵,偏偏皇后的嫡子和长子祁王都没了,梁帝为了权利,硬生生造出一个七珠亲王和太子分庭抗礼,退一步万丈悬崖,进一步九五之尊,谁不想单车变摩托呢?
正是在梁帝的忽悠中,誉王不知不觉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除非造反,否则单凭他母亲是滑族玲珑公主这一条,就注定与大位无缘,梁帝也从未考虑过誉王后面的事情,一旦太子登基,誉王只能被抄家,梁帝要的只是皇位稳固,仅此而已,只可惜萧景桓根本不知道梁帝的真实想法,一心以为梁帝看中他,拼命与太子争斗。
在梅长苏进入京城之前,誉王与太子分庭抗礼,朝廷六部一人一半,梁帝也乐此不疲,然而除了皇帝让他拼命去死的时候,还有一位大聪明秦般若,在拼命的给对手神助攻,就怕搞不死誉王。
秦般弱这个人,与其说是誉王的谋士,不如说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滑族,利用誉王。她几乎没有给予过誉王真正有价值的站在誉王立场上考虑的建议和意见。 她给予誉王的建议,每一步都是在把誉王向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誉王怀疑梅长苏和蒙挚关系时她给否了。
谢玉除夜夜刺杀,秦般弱给谢玉送助攻,让誉王进宫仗义执言;
吏部和刑部换死囚的主意是她出的,泄密的四姐是她派的,不但未解救出吏部,还让誉王折了刑部和吏部;
鼓动誉王把太子私炮房事情闹大,宁愿用上百条人命来换一个太子的永不翻身
太子垮台靖王上位,联合夏江是她促成的,结果触碰了梁帝底线;
誉王大势已去降为双珠亲王,秦般若夜献锦囊爆身世,誉王起兵谋反;
如果誉王没有秦般若这个猪队友的助攻,应该还能多活几集,最起码不会死的那么惨,秦般若本来就是报复大梁的,哪会真心帮助誉王,这好比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开门你上车,领导讲话你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却非要去地府,这个拦都拦不住。
若是没有梁帝的忽悠和秦般若的神助攻,做个逍遥王爷也挺好,就像宁王傻人有傻福!一生未卷入夺嫡争斗,深受好弟弟景琰爱戴,又受小侄儿信任。一世平安长寿、享尽荣华,宫里还有比他更幸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