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农村人被黑的最惨的一部剧,德华的贞节,不是遮羞布

人间小Q 2023-02-25 00:11:18

《父母爱情》里面男人原来的老婆都以各种理由去世,他们都不出意外的另娶她人,究竟是巧合,还是农村出来的媳妇不被人待见?这部剧究竟在暗示什么,原著中给出了答案。

在这部剧当中,一共有三个农村出身的男人,江德福、老丁、王振彪。他们三个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大老粗,老丁虽然有半肚子墨水,但也是苦出身,娶了比自己大好几岁的表姐王秀娥。

1.三个男人再选的婚姻。

江德福和张桂兰是无爱婚姻,因为张桂兰的背叛,江德福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婚。他对外说的理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的婚姻,老封建思想,算不得数。

在和张桂兰离婚之后,他没过多久便被校长安排去相亲,按照校长老婆的话来说,就是刚吃完上一锅饭,嘴还没擦干净,就去吃另一锅饭,不合适。但是江德福并没有在意这些,半逼迫的参加了相亲舞会,看上安杰,并展开猛烈攻势。

无爱婚姻,江德福并没有把张桂兰放在心上,如果张桂兰没有背叛他,他们的婚姻就能一直幸福下去吗?未必,江德福是在外见过大世面的人,即使和张桂兰一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走向末路。

再说王振彪和老丁的农村老婆,这两个女人的性格很相似,都是大大咧咧,没有礼貌,喜欢在背后嚼舌根子,也不是那么爱干净。在安杰眼里,这样的性格太过于热情,她不喜欢。

这一类人有一个统一的标签,那就是农村女人。就连在安杰家里帮忙的孙妈都看不上,觉得王秀娥配不上老丁的身份,和安杰很不一样。可是那个时代的女人,没有什么文化,从小在农村长大,不都是那般模样。

虽然没有什么礼节,但是为人热情并足够善良。当安杰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心甘情愿跑前跑后,挑水,整理行李,从来不要求回报。可是在编剧的笔下,这两个女人之后都去世了。

而他们的丈夫,没过多久就娶了新的女人来替代他们。如果说第一次的婚姻是被逼无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第二次的婚姻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两个人都选择了和前妻截然相反的性格。

2.这是农村人被黑的最惨的一部剧。

原著当中并没有江德华,剧中新增这一个女性人物,也很有代表性,她也是农村出身,刚到大城市的时候,经常和安杰发生冲突。

江德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她不讲卫生,拿着扫厕所的院子去扫屋子,因为心疼自己的哥哥,觉得安杰享江德福的福,影响江德福仕途,才有胆子跟安杰吵架,又驴头不对马嘴,两个人连吵架都吵不到一块去。

作为看剧的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自然觉得安杰是对的。可是剧情中的江德华,她的出身和经历,注定她成为这样一个人。没有学习文化不是她的错,听不懂成语也很正常。

最重要的是江德福本就是那样一个人,为什么安杰可以容忍江德福,却没办法接受江德华呢?原因很简单,江德福有地位,虽然大字不识,但是让安杰有了几十年的安稳和幸福。

江德华还算是好的,在大城市生活多年,耳濡目染,最后嫁给了老丁。而那些一直留守在农村的妇女,一辈子都走不出来小山村,被蒙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这部剧中,农村人被黑的很惨。江德福的农村亲戚去海岛做客的时候,那场面太恐怖了,吃饭发出很大的声音,还想去摸安杰睡觉的被子,但是他们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可安杰的亲戚就不一样了。

安欣和安泰上岛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去看望他们,高高兴兴和他们一起吃饭,喝酒。但是实际上他们得到的利益才最实在,她们的后代和子女基本上不用为工作发愁,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3.这部剧究竟在暗示什么?

农村人真的像剧中表现的那样吗?我想不是,至少基本的礼节,吃饭的时候知道让主人家先吃,而不是把安杰一家子挤到小桌子上吃饭,剧中的表现确实有夸张的嫌疑。

原著当中,作者借由江昌义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意图,当时江德福的几个孩子已经长大。江德福最小的女儿出差,碰到了当时已经是大老板的江昌义,他表达了自己积压多年的问题,他说:难道我的母亲老老实实在农村,你的父亲就不会休了她再娶吗?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是作者给出了答案,江亚宁想说些什么,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很明显,这部剧中所有农村女人的结局给了我们答案。

作者其实没有想要抹黑农村人,只是在揭示那个时代背后的一种无奈,农村男人都去了外边,出人头地,女人留在老家照顾公婆,生孩子种地。可等到农村男人有本事了,那些女人又上不了台面,总是背后被人指指点点。

而那些城市女人,一边嫌弃农村男人没文化,一边又抢走了原本属于农村女人的男人。这是那个时代很严重的一种现象,原著当中写的很清楚,剧中也有暗示。

江德华和老丁结婚的初夜,更是扯下了农村女人的遮羞布。四十岁尚且还是女孩的江德华,她的一生,太过于悲哀。

即使现在,也有同样的农村留守女人。这一类人群,确实应该得到关注。时代进步的背后,有男人的付出,但也有这样一群女人的付出。

但前者可以被铭刻,后者却只能被埋藏。

0 阅读:1092

人间小Q

简介: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