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倩
3月1日,隆回县在全市财政人社工作会议作了《围绕“四有”目标,做好农民工主动治理文章》经验介绍。
近年来,隆回县用心用情做好农民工关爱服务工作,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隆回县农民工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肯定,并作为典型向全国推介。
昔日“门外汉” 今日“一技在身”做好技能提升文章,让农民工有本领。立足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培训赋能提升。紧密配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要求,有针对性开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电工等市场需求大、劳动者易就业创业的技能培训项目,让农民工把“饭碗”端得更稳。2022年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310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588人、高素农民培训980人。
培育品牌劳务。提升品牌效应,培养一批建筑行业高技能人才,着力打造“隆回建工”特色劳务品牌。全县从事建筑行业农民工9万余人,开展乡村建筑工匠“送教下乡”1973人。
培养典型示范。全面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挖掘各类技能人才30人、优秀技术能手5人,在市获得3个一等奖。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推荐项目在市赛中斩获一等奖、二等奖各2个,湖南盛世丰花公司晋级全国总决赛,荣获乡村振兴赛道三等奖。推出十大创业典型人物,营造浓厚返乡创业氛围。开展乡村建筑工匠技能比武,评选优秀工匠 24名。培育乡村工匠,向上推荐乡村工匠22人。
昔日“拳脚”无处使 今日遍地有“擂台”做好稳岗就业文章,让农民工有活干。统筹抓好就近就业与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
抓家门口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下乡创办就业帮扶车间,建设车间135家,吸纳就业7790人。多渠道、多领域开发村协管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5089人。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2022年来务工规模达25098人,发放劳务报酬17434万元。围绕龙牙百合等重点产业,开发季节性用工岗位,共开通免费送岗专车90趟车次,服务季节性用工2750人。
抓园区企业就业。为重点企业配备联企专员,主动服务园区企业用工,累计为园区企业输送用工6479人。组织专车57台次,为连泰鞋业等定向输送务工人员1100余人。搭建“稳岗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发放稳岗奖补1107.45万元,平均月稳定就业8519人次。
抓劳务输出就业。成立隆圆公司,协同指导村公司开展劳务输出,千方百计提高劳务费,激励村公司内生动力。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新增劳务协作企业12家,开发劳务输出岗位500余个,输送620人。我县开通节后返岗专列在央视新闻频道滚动播出,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昔日看人“脸色” 今日有了发言权做好治理融入文章,让农民工有地位。化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
参与集体企业添动力。全县572个村(社区)均挂牌成立村级振兴农业发展公司,村民为村公司固定成员,参与公司管理、运营、收益共享等。村公司承包的项目,优先安排本地农民务工,农民工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增收。2022年以来,全县共签订施工项目合同2439份,金额3.59亿元,吸纳村级劳务用工33.25万个工日,支付工资8644万元。
参加职称评审添活力。2022年起率先在全市开展民营企业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共为农民工评定初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9人。职业地位、经济待遇的明显提升,让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参照市民待遇添红利。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工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切身利益,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2022年以来我县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7982人,农民工家庭进城落户12848户,为农民工解决危房改造3450户。
昔日“苦衷”无处诉 今日说给“娘家”听做好服务保障文章,让农民工有娘家。优化各项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零工驿站”。在县城和六都寨等4个乡镇建设“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与用工主体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共提供就业政策咨询解答1.8万人次,收集用工岗位8100个,推送用工岗位信息2万余条,收录求职者人员数据库2200条,职业推荐2800余人次,促成1600余人就业。
打造“人社驿站”。在全县572个村(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人社服务站,打造十分钟就业服务圈, 切实托起老百姓“就”在家门口的幸福。累计进行就失业登记19710人次,提供“311”服务16.85万人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实现24小时招聘不打烊。举办院落招聘、夜市招聘、直播带岗等各类招聘会4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促进6479人实现就业。
打造“安薪驿站”。在建设工地悬挂维权信息告示牌,公布维权电话、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二维码等,在劳动监察大队设根治欠薪问题接访大厅,方便农民工及时维权。2022年来,共接收平台欠薪线索540起、受理线下投诉案件158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9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