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心善,给了乞丐一碗粥,本该死去的儿子竟回来了

赋墨尘 2025-01-03 11:39:12

一碗粥的奇缘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今儿个,咱就给您讲一段发生在宋朝末年的传奇故事,这事儿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一座小镇上,名叫柳溪镇。

这柳溪镇啊,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可就在这么个好地方,却出了一桩让人啧啧称奇的事儿。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姓李的老妇人,大伙儿都管她叫李婆子。

李婆子心地善良,平日里乐善好施,虽说家境贫寒,但家里有啥好吃的,总不忘分给邻里那些更困难的人家。

这一年冬天,天气冷得邪乎,大雪封门,寒风凛冽,柳溪镇上来了一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乞丐。

这乞丐啊,看起来得有五六十岁,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他手里拿着个破碗,嘴里念叨着:“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李婆子听见动静,从门缝里往外一瞧,心里顿时泛起一阵酸楚。

她赶紧回屋,翻腾半天,找出一小袋糙米和一把干菜,熬了一锅热腾腾的粥。

粥熬好了,李婆子端着一碗,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生怕烫着那乞丐。

她打开门,把粥递到乞丐面前,说道:“大兄弟,快喝碗热粥,暖暖身子。”乞丐抬头一看,眼眶立马就湿了,接过粥,三口两口就喝了个底朝天,连声道谢。

李婆子见乞丐喝完,又问他:“大兄弟,你这是从哪来啊?

家里人呢?”乞丐叹了口气,说:“不瞒恩人,我原是京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因为战乱,家人都失散了,我一路逃难至此。

本想投亲,可亲戚早就不知去向,只好沿街乞讨。”

李婆子一听,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赶紧把乞丐让进屋,让他在火盆旁坐下,又给他找了件旧棉袄披上。

乞丐感激涕零,直说遇到好人了。

两人就这么聊着,不知不觉天黑了。

李婆子见乞丐身子骨弱,便留他在家里住了一宿。

第二天,乞丐要走的时候,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李婆子,说:“恩人,这是我祖传的玉佩,虽然不值几个钱,但请您务必收下,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李婆子一看,那玉佩虽不华丽,但雕工精细,透着股古朴的气息,知道是个好东西,连忙推辞。

乞丐却执意要给,说:“您若不收,我这心里过意不去。”李婆子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

乞丐走后,李婆子把玉佩妥善收好,日子还是照常过。

可没过几天,家里就出事了。

李婆子的儿子小李,是个猎户,这天出去打猎,一直到天黑也没回来。

李婆子心里七上八下的,一夜未眠。

第二天,村里几个猎户回来,说是在山上发现了小李的箭,还有血迹,怕是凶多吉少了。

李婆子一听,当场就晕了过去。

醒来后,她泪流满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儿子的名字。

村里人也都来安慰她,可谁心里都明白,这山里猛兽多,小李八成是凶多吉少了。

李婆子悲痛欲绝,整日茶饭不思,身体也日渐消瘦。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婆子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着,突然听见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她强打精神,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人影,定睛一看,竟是失踪多日的儿子小李!

小李浑身是泥,脸色苍白,但眼睛里却闪烁着光芒。

他一见娘,就扑进她怀里,哭着说:“娘,我回来了!”李婆子又惊又喜,赶紧把儿子拉进屋,问他这段时间都去哪了。

小李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娘,我那天打猎,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陷阱,腿摔断了,又被一只大熊追,只好爬到树上躲着。

后来,我饿极了,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他告诉我,只要我坚持住,就一定能回家。

今天,我终于爬出了陷阱,一路找回来。”

李婆子听着儿子的讲述,心里既后怕又感激。

她突然想到,那乞丐给的玉佩,说不定就是儿子的救命符。

她赶紧拿出玉佩,对着小李说:“儿啊,你看,这是那天一个乞丐给我的玉佩,自从我收下它,你就回来了,你说,这事儿奇不奇?”

小李接过玉佩,仔细端详,心里也是啧啧称奇。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李婆子打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位道士,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道士一见李婆子,就笑道:“善哉善哉,贫道特来贺喜。”

李婆子一愣,忙问:“道长,您是?”道士微微一笑,说:“贫道乃云游四方的道士,那日见您心善,赠粥于乞丐,便知您家中必有福报。

那乞丐,实则是贫道的一位故友,他身上的玉佩,乃是一件法宝,能驱邪避凶,护佑平安。

您儿子能逢凶化吉,全因您心善积德。”

李婆子一听,恍然大悟,赶紧请道士进屋。

道士进屋后,看了看小李,点了点头,说:“你儿子已无大碍,只需调养几日即可。

不过,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还是要心存善念,方能福泽绵长。”

说完,道士转身欲走,李婆子忙拿出玉佩,要还给道士。

道士却摆摆手,说:“这玉佩已与你家有缘,就让它继续护佑你们吧。”说完,道士身形一晃,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婆子和儿子小李望着道士消失的方向,心里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从那以后,他们更加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一定要心存善念。

而李婆子家的故事,也在柳溪镇上传为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做好事,行善举。

这事儿啊,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书人口中的传奇故事,可它偏偏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柳溪镇上。

每当夜幕降临,镇上的老人们就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李婆子和她的儿子小李的奇遇,听得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事儿也告诉我们,做人啊,还是要心存善念,说不定哪天,你的善举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就像李婆子一样,一碗热腾腾的粥,不仅救了一个乞丐的命,还让自己的儿子死里逃生,这不是奇迹,这是因果报应,是天地间最朴素的道理。

打那以后,李婆子家可真是转运了。

小李的腿伤慢慢好了,又能上山打猎了,而且每次回来,猎物都比以前多。

村里人都说,这是李婆子心善积德,老天爷给的赏赐。

李婆子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也没忘乎所以,还是一如既往地乐善好施,帮衬着邻里。

有一天,小李打猎回来,手里提着一只肥大的野兔,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进门,他就对李婆子说:“娘,你猜我今天遇到谁了?”李婆子一愣,问:“谁啊?”小李神秘一笑,说:“就是那天咱家留宿的那个乞丐!”

李婆子一听,惊讶得差点把手里的针线活掉地上。

她忙问:“真的?

他在哪呢?”小李说:“我今天在山里转悠,突然听见有人呼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乞丐被一只野猪追呢。

我赶紧射箭,把野猪吓跑了。

乞丐一见是我,也是一愣,我俩就这么聊上了。”

李婆子听得心惊胆战,忙问乞丐现在咋样。

小李说:“乞丐说他现在住在山里的一座破庙里,靠采药为生。

他见我一个人在山里打猎,就告诉我,山里有个秘密,能挖到宝贝。”

李婆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说:“儿啊,咱可不能贪财,那宝贝要是不好,咱可惹不起。”小李点点头,说:“娘,你放心,乞丐说了,那宝贝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种草药,能治百病。

他见咱家穷,又心善,就想把这秘密告诉我,让我挖些草药去镇上卖,好补贴家用。”

李婆子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她嘱咐小李,一定要小心,别惹事。

小李答应了,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工具,按照乞丐的指引,去了山里。

到了山里,小李左找右找,终于找到了乞丐说的那座破庙。

他推开门,只见乞丐正坐在庙里,身边堆满了各种草药。

乞丐一见小李,就笑着说:“你来了,快,我帮你找找那种草药。”

小李和乞丐一起在山里转悠,终于找到了一株奇异的草药。

那草药长得绿油油的,叶片宽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乞丐告诉小李,这就是能治百病的草药,名叫“灵仙草”。

小李挖了几株灵仙草,带回家给李婆子看。

李婆子一看,也是啧啧称奇。

她忙问乞丐咋知道这草药的。

乞丐叹了口气,说:“实不相瞒,我原是个游医,因为战乱,家破人亡,才流落至此。

这灵仙草,是我家祖传的秘方,能治百病。

我见你娘心善,就想把这秘方传给你,让你们家过上好日子。”

李婆子一听,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忙让小李把草药拿到镇上去卖,果然,这草药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

大家都说这草药神奇,能治百病。

没过几天,李婆子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都是来买草药的。

李婆子一家靠着这草药,日子越过越好。

但他们也没忘本,还是一如既往地乐善好施,帮衬着邻里。

村里人都说,李婆子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遇到贵人了。

可就在李婆子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村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原来,村里有个恶霸,名叫赵二狗,他见李婆子家卖草药赚了钱,就心生嫉妒,想独占这草药。

他带着一群打手,来到李婆子家,要强行收购草药。

李婆子哪肯啊,她跟赵二狗据理力争。

赵二狗一听,火了,他命令打手们把李婆子和小李都绑起来,要强行抢走草药。

就在这危急关头,乞丐突然出现了。

乞丐一见赵二狗,眼睛里就射出两道寒光。

他大喝一声:“住手!”赵二狗一愣,问:“你是谁?”乞丐冷哼一声,说:“我就是你爷爷!”

赵二狗一听,气坏了,他命令打手们去打乞丐。

乞丐身形一晃,就像一阵风似的,在打手们中间穿梭,不一会儿,就把打手们都打倒在地。

赵二狗一看,吓得腿都软了,他忙求饶,说:“大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乞丐冷哼一声,说:“你这种人,留着也是祸害。”说完,他伸手一抓,就把赵二狗抓了起来,像扔麻袋似的,把他扔出了村子。

村里人一看,都拍手叫好。

他们都说,这乞丐真是个高人,不仅救了李婆子一家,还除掉了村里的祸害。

李婆子一家更是感激不尽,他们请乞丐在家里住了下来,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乞丐在李婆子家住了下来,他每天除了教小李采药、制药,还教小李一些功夫。

小李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乞丐教的功夫。

村里人都说,小李现在可是个高手了,连赵二狗那样的恶霸,都不是他的对手。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婆子一家和乞丐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在一起吃饭、聊天、干活。

村里人都羡慕不已,都说李婆子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遇到这么好的一个贵人。

有一天,乞丐突然对李婆子说:“我要走了。”李婆子一听,愣住了,忙问:“你要去哪?”乞丐叹了口气,说:“我原是个游医,四海为家。

现在,你们家日子过好了,我也该走了。”

李婆子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她舍不得乞丐走,但也知道,乞丐是个高人,不可能一直留在他们家。

她忙给乞丐准备了一些干粮和衣物,让他路上小心。

乞丐走了,李婆子一家都很难过。

但他们也知道,乞丐是个高人,他有自己的生活。

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希望乞丐一路平安。

从那以后,李婆子一家还是一如既往地过着日子。

他们靠着草药和功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里人都说,这是李婆子心善积德的结果。

李婆子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她知道,这都是老天爷给的赏赐。

故事讲到这儿,也就算完了。

但您要是想听,我这儿还有更多的奇闻异事。

不过啊,今儿个咱就先讲到这儿,您要是想听,咱下回分解!

雪原上的奇缘

打那之后,老李头家里头出了不少新鲜事儿。

原先那破破烂烂的小土房,如今翻新得跟新的一样,外头还围了一圈篱笆,院子里头种满了花花草草,一到春天,满院子的香气儿,直往人鼻子里钻。

村里人都说,老李头这是走了狗屎运了,可老李头自己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托了那位神秘老人的福。

那位老人走了以后,老李头每天清早起来,都会发现院子里头多了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时候是一篮子新鲜的蘑菇,有时候是几条肥美的鱼,有时候甚至是些没见过的草药。

老李头心里头明白,这是老人给他留下的,心里头那叫一个感激啊。

村里头的人见老李头日子越过越好,都眼红了,纷纷来打听,老李头这到底是走了啥运。

老李头也不藏着掖着,就把那老人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村里人一听,都愣住了,心想这老李头八成是撞了邪了,要不咋能碰上这么好的事儿呢?

可不管村里人咋说,老李头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他琢磨着,这老人给他留下的东西,都是山上的宝贝,他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上山去找找,看看能不能也找到些好东西。

打定了主意,老李头第二天一早就上了山。

他顺着老人留下的记号,一路往前走,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儿。

这山他以前也上过,咋就没发现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呢?

树林里头鸟语花香,溪水潺潺,仿佛进了仙境一般。

老李头心里头那个美啊,觉得这趟肯定没白来。

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前面有动静。

他悄悄摸上去一看,只见一只大狐狸正跟一只狼对峙着。

那狐狸浑身雪白,眼睛里头透着股子灵气,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之物。

老李头心里头一紧,心想这狼可不是好惹的,万一伤着狐狸可咋整?

他正琢磨着呢,那狐狸突然回头看了他一眼,仿佛知道他在那儿似的。

老李头一愣,心想这狐狸成精了不成?

只见那狐狸朝他点了点头,然后猛地一跃,朝那狼扑了过去。

那狼也是个狠角色,张开嘴就要咬狐狸。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狐狸突然使出一招“回马枪”,一口咬住了狼的脖子。

老李头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这狐狸可真够厉害的。

只见那狐狸把狼制服以后,又回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叼着狼的尸体走了。

老李头心里头那个震惊啊,心想这狐狸成精了,指定是老人派来的。

他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老人说的那个山洞。

他探头一看,只见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

有闪闪发光的金子,有晶莹剔透的宝石,还有各种各样的草药。

老李头看得眼花缭乱,心想这下可发财了。

可就在他伸手要拿金子的时候,突然听见一个声音:“住手!”老李头一愣,回头一看,只见那位老人正站在他身后,眼睛里头透着股子严厉。

老李头吓得一哆嗦,忙把手缩了回来。

老人看着他,叹了口气说:“老李啊,你咋这么贪心呢?

我给你留下的东西,都是够你用的,你咋还想拿这些金子呢?”老李头一听,羞愧得低下了头,忙说:“对不起,老人,我……我一时糊涂。”

老人叹了口气,说:“罢了罢了,你也算是心地善良之人,我就不怪你了。

但你要记住,人不能贪心,贪心不足蛇吞象,到时候只会害了自己。”老李头连连点头,说:“是,是,我记住了。”

老人见他知错能改,也就没再多说啥。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老李头说:“这本书里头记载了很多草药和医术,你好好学学,将来也能造福一方百姓。”老李头接过书,感激涕零地说:“谢谢老人,我一定好好学。”

老人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了。

老李头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头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认真钻研医术,上山采药,给村里人看病。

村里人见他医术高超,都纷纷来找他看病,他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可就在老李头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陌生人。

那人自称是城里的大夫,听说了老李头的医术,特地来跟他切磋。

老李头一听,心里头那个美啊,心想这下可遇到高手了。

两人一见面,就聊了起来。

那城里的大夫一听老李头的医术是跟一个神秘老人学的,就愣住了,忙问那老人是谁。

老李头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他叫啥名儿,就知道他是个高人。”

那城里的大夫一听,心里头就犯了嘀咕,心想这老李头指定是撞了大运了,要不咋能碰上这么好的事儿呢?

他琢磨着,要是能把这老人的医术学到手,那他可就发达了。

于是,他就跟老李头套近乎,想让他带着去找那位老人。

老李头一听,心里头就犯了难,心想这老人神出鬼没的,上哪儿找去?

可那城里的大夫死缠烂打,老李头实在没法子,只好答应试试。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上了山。

他们顺着老人留下的记号,一路往前走。

可越走老李头心里头越没底,心想这老人指定是故意躲着他们呢,要不咋这么长时间都没见着呢?

正琢磨着呢,突然听见前面有动静。

他们悄悄摸上去一看,只见那位老人正站在一棵大树下,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

老李头一看,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忙喊了一声:“老人!”

那老人一听,回头一看,见是老李头和城里的大夫,就愣住了。

他瞅了瞅两人,叹了口气说:“你们咋找来了?”老李头忙说:“老人,这位是城里的大夫,他想跟你切磋医术呢。”

那城里的大夫一听,忙上前一步,说:“老人家,我听说您医术高超,特地来请教。”老人瞅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说:“医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切磋的。

你要是真想学医,那就好好学学,别想着投机取巧。”

那城里的大夫一听,脸就红了,忙说:“是,是,我记住了。”老人见他知错能改,也就没再多说啥。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更厚的书,递给那城里的大夫说:“这本书里头记载了更多的医术和草药,你好好学学,将来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那城里的大夫接过书,感激涕零地说:“谢谢老人,我一定好好学。”老人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了。

老李头和那城里的大夫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头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从那以后,两人都认真钻研医术,上山采药,给村里人看病。

村里人见他俩医术高超,都纷纷来找他们看病。

日子一长,两人的医术在村里头传开了,来找他们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老李头望着眼前这一片繁忙的景象,心里头感慨万千。

他琢磨着,这一切都是那位神秘老人给的,心里头充满了感激。

他决定,等将来有机会了,一定要好好报答老人。

故事讲到这儿,也就算完了。

可您要是想听,我这儿还有更多的奇闻异事。

不过啊,今儿个咱就先讲到这儿,您要是想听,咱下回分解!

0 阅读:1

赋墨尘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