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云:丈夫是副院长,女婿是名演员,晚年痴呆捡垃圾也心系国家

顶楼得小邹 2025-02-17 15:24:15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娱乐圈的“怪”事不少,可像曲云这样的,还真是少见。经济好的时候,圈里乱象丛生,而经济难了,反倒涌现出真正的艺术家。

曲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成名时,国家还很穷。她没靠炒作,没靠绯闻,硬是凭着一腔热血,演活了一个个角色,让观众记了几十年。

更厉害的是,她一家子都是搞艺术的,其丈夫是北京昆曲剧院的领导,女婿也是知名演员。按说,这样一位老艺术家,晚年该是享清福了。

信息来源:《缅怀表演艺术家曲云老师的从影往事》,中国电影报,2020年。

可谁能想到,她竟然去捡起了废品!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曲云这辈子,可真不简单

曲云的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虽然没给女儿留下金山银山,却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革命事件,熏陶了她的爱国情怀。

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年纪,13岁的曲云已经当上了儿童团长。她带着一群小萝卜头,在街头巷尾大声疾呼抗日救国。

她想上战场,想真刀真枪地干,可年龄这道坎,死死地拦住了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可她偏偏不信邪。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46年,解放军来了。18岁的曲云,毫不犹豫地跟着队伍走了。

可一百多公里,对一个没出过远门的姑娘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脚底的水泡,意味着饥饿和疲惫,更意味着随时可能掉队的风险。

但曲云硬是咬着牙,一步一步,走完了全程。谁说女子不如男,她的坚韧,让部队领导刮目相看。

于是,文工团,变成为了她新的新战场。

曲云与丈夫的相濡以沫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这一年,曲云也迎来了事业上的新起点,成为一名团级干部。

在这里,她碰上了牟春高,一个同样把艺术看得比天还大的小伙子。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两人就这么好上了。

结婚那天,简单到只有一碗面条,团长几句祝福的话,可这碗面条里,盛着的是满满的爱,还有对未来的指望。

然而,新婚的甜蜜很快就被工作的需要打断。仅仅三天后,一纸调令,曲云必须立刻去东北演出。

为了国家,曲云二话没说,告别了丈夫。东北的演出,不是闹着玩的,强度大,路途远,曲云直接累垮了,差点就交代在那儿。

可她愣是咬着牙,硬挺了过来,人在病床上,心里还琢磨着怎么把戏演好。

等演出结束,掌声雷动,曲云也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惊喜,自己怀孕了。 肚子里的小家伙,像是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

后来,文工团到了北京,曲云也算正式成了演员。 你以为好日子要来了?并非如此。

国家需要人搞建设,曲云被安排进了机械厂。从光鲜亮丽的舞台,到轰隆作响的车间,巨大的落差,换谁都受不了。

但曲云不一样,她很坚强。白天在流水线上忙得团团转,晚上回到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她还是坚持练功。

当然,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随着八一制片厂的形成。凭借着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真本事,曲云毫不费力地挤进了这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成为建厂元老之一。

曲云的爱国之心

机会接踵而至,可她偏偏选中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她要演母亲,演遍天下各种各样的母亲。《英雄虎胆》、《突破乌江》……每一个角色都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她的演技,也磨砺着她的灵魂。

观众记住了,刘大嫂子、黄大妈……更记住了那一张张平凡却伟大的母亲的脸。

当然,除了事业攀上高峰,她也有着甜蜜与支撑。曲云的丈夫牟春高,在昆曲的世界里唱念做打,同样赢得满堂喝彩,后来更是执掌北京昆曲剧院。

舞台下的他们,是彼此最忠实的观众,也是最坚强的后盾。而他们的女儿也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嫁给了著名演员李世玺。

可令人心碎的是,晚年的曲云,被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症。她开始遗忘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甚至连最亲近的家人也认不出来。

更让人心疼的是,人们发现她经常独自一人在八一电影制片厂门前徘徊,弯腰捡拾着地上的垃圾。你知道,这肯定不是为了钱,一个曾经的艺术家怎么会缺钱?

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却回答说要“攒钱给部队打鬼子”。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没人知道,在她的记忆深处,究竟是怎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遗忘了全世界,她也从未忘记自己曾是一名战士,一个用艺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战士。

而牟春高对妻子曲云的爱始终如一。他每天都会陪在她身边,给她读报纸,放她喜欢的音乐,和她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他知道,曲云虽然失去了记忆,但她依然能够感受到爱和温暖。

子女们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他们会定期带她去医院复查,咨询医生,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案。他们知道,即使母亲已经忘记了他们,他们也永远是母亲最亲的人。

可遗憾的是,曲云老师还是在2020年离开了我们。

信息来源:《92岁“老妈妈”曲云病逝 曾在《苦菜花》中扮演冯大娘》,北京日报

但她留下的,不仅仅是银幕上的经典形象,更是老一辈艺术家身上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对家庭的深情,这些都深深打动着我们。

笔者认为

在如今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像曲云老师这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是否越来越少了?这样的风气,对年轻一代的演员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0

顶楼得小邹

简介:展示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尽显个人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