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安化名流出上联考验毛主席,看过毛主席对的下联,汗流浃背

嘉志阅览过去 2024-12-23 19:06:55

1917年夏天,20岁的毛主席和同学萧子升从湖南长沙出发,开始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穷游”。

他们靠写对联换取食宿,走过千里路途,最终来到安化,拜访当地闻名的学者。

这位当地名流性格有些高傲,在见他们之前,还出对联考验毛主席。

没想到等他看到毛主席对的下联后,忍不住汗流浃背了。

三顾夏府

1917年的夏天,两位年轻人脚步匆匆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他们衣着简单,身上只带着几件换洗的衣物和几本装满笔墨的书本,鞋底因长途跋涉磨出了明显的痕迹。

走在前面的青年高瘦挺拔,目光锐利,步伐坚定,他就是二十岁的毛主席。

几天前,他们听闻安化有位名声显赫的文化名流夏默庵,著作颇丰,学问极高,更是当地读书人心中的“泰斗”。

对于怀揣鸿鹄之志的毛主席来说,这正是一个难得的拜访机会。

他并不是只为追求学问,更是希望借此机会,向这位饱学宿儒请教湖湘文化的深意。

他与同伴萧子升一番商量后,决定动身前往夏默庵家中,展开一场求学之旅。

网络图片

赶到夏家时,木门紧闭,敲门声久久未能唤来主人的回应。

仆人探出头来,打量了两位风尘仆仆的青年,冷淡地说道:

“老爷在忙,不便见客。”

面对对方冷漠的态度,毛主席没有动怒,而是恭敬地解释来意,表明自己并非随意造访,而是为学问而来,希望与夏先生有一场深入的交流。

但仆人不为所动,只是摇了摇头,随即关上了门,毛主席和萧子升无奈地离开,在镇上的一座破庙中栖身。

这位青年并没有因为被拒之门外而气馁,他决定第二日继续前往。

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再次敲响了夏府的大门,仆人显然对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十分头疼,但他仍然带话进去,希望老爷能抽空接待。

此时,大厅内的夏默庵正捧着一卷古书,坐在紫檀椅上沉思。

他听完仆人的禀报,眉头微皱,不耐烦地摆摆手:

“不见,让他们回去。”

仆人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将这冷冰冰的消息再次传达给门外的两人。

听到结果,萧子升叹了口气,低声劝说道:

“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或许可以去拜访其他学者。”

毛主席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决地说:

“好学之心贵在执着,第一次被拒是他对我的试探,第二次不见是他对我的考验。如果放弃,岂不是让我枉负求学之志?”

第三天一早,毛主席和萧子升再次踏上了前往夏府的路,门前的仆人一见到他们,脸上写满了无奈:

“你们又来了……”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眼神透着诚恳:

“我们还想再试一次,叨扰贵府,还望转告夏先生,毛主席心怀敬仰,恳请一见。”

或许是这份执着与诚意终于打动了夏默庵,他放下手中的书,缓缓抬头,叹息一声:“既然来了三次,便见一见吧。”

他捋了捋长须,对仆人说:“带他们进来吧。”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但见之前,先给他们出个对联,让我看看他们是否值得一见。”

对联争锋

夏默庵提笔蘸墨,细细斟酌,缓缓写下了这样一句对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这个上联表面上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春景图,但内里却隐藏着一层微妙的机锋。

读书人自会看出其中的“雅骂”之意——“绿杨枝上鸟声声”,暗喻喧闹而无意义之举,借鸟鸣影射来访者聒噪无用。

“春到也,春去也”则更添轻视之意,意在暗示年轻人虽有一时的冲劲,但不懂春去即空,恐终难有长久建树。

这副对联既难对仗,又暗含讽意,字里行间的轻蔑和试探尽显无疑。

写罢,夏默庵放下毛笔,吩咐仆人将对联递给门外的两位年轻人。

他摇晃着手中的茶杯,似是等待答案,又似乎不抱什么期望。

在他看来,这样的对联不仅考验才思,还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大抵只能望而却步。

然而,门外的毛主席在接过纸条时,眼中却闪过一抹灵光,他静静地读完对联,随即微微一笑。

萧子升见状,低声问道:

“如何?可有思路?”

毛主席摇摇头,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到一旁,在石阶上铺开纸张,提起毛笔,不假思索地挥洒出一行字: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萧子升凑近一看,顿时愣住了,这句下联对仗工整,意象生动,既与上联的“绿杨”与“鸟声”相对应,又巧妙地借用了历史典故,将整个对联的格调拔高了一个层次。

更重要的是,这句下联看似寻常,却暗藏锋芒,含蓄地回击了夏默庵的讥讽。

在这副对联中,“青草池中蛙句句”不仅与“绿杨枝上鸟声声”遥相呼应,还在动静之间展现了另一番风景。

而最后的“为公乎,为私乎”一句则将对联的意境拉向哲思的高度。

这句话出自《晋书·惠帝纪》,当年晋惠帝在华林园游玩时听到蛤蟆叫声,曾问侍臣:

“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此语因其荒诞无知而被后人记载下来,成为历史笑谈。

毛主席此时引用这个典故,看似是在问“蛙鸣的归属问题”,实际上是在质问夏默庵,讽刺他作为学者的傲慢态度:究竟是为公家操劳,还是只顾私心?

写完下联,毛主席将纸递给仆人,说道:

“请转交夏先生。”

随后便退回门口,静静等待,纸条送入内堂,夏默庵接过,细细一看,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复杂。

他读了上半句时,眼神中还带着几分欣赏,对方果然才学不凡。

而当目光滑过最后四字“为公乎,为私乎”时,他顿时汗流浃背了,脸上也泛起一丝羞愧之色。

这不是普通的对联,而是一记含蓄的反击。

毛主席不仅敏锐地看穿了上联的讥讽之意,还用典故点出了对方的傲慢无礼。

那句“为公乎,为私乎”看似平和无争,却如一记警钟,敲击着夏默庵的内心。

他连忙起身,对仆人说:

“快快请进!来才如此不凡,怎能怠慢?”

夏默庵整理衣冠,亲自迎至门前,向毛主席抱拳作揖,连连说道:

“真乃后生可畏!请恕老朽失礼,快请入堂一叙!”

他的语气已然完全不同,再没有了先前的轻慢与傲气,取而代之的是对青年毛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迎上前去,亲自引毛主席入堂,就在这幽静的小屋里,二人开始了一场跨越年龄的学术对谈。

夏默庵的语气和缓了许多,他将自己倾尽心血的《中华六族同胞考说》拿了出来,与毛主席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心血,谈古论今,品诗论道。

而毛主席并没有因为刚刚的胜利而表现出任何得意,他坦然接受了夏默庵的馈赠与指导,专注聆听每一句话,偶尔也插上一两句自己的见解。

他们从经史子集谈到湖湘文化,从文人思想聊到社会实践,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考验”,此时竟变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碰撞。

离别时,夏默庵特意送出八块银元作为路费,他目送这位年轻人走出家门,心中已对这位未来的青年才俊充满期待。

他拍了拍毛主席的肩膀,说道:

“年轻人,你才思敏捷,学识非凡。未来中国的学问与大业,想必都会有你一份功劳。鹏程万里!”

夏默庵或许未曾想到,那一天庭院中的小试锋芒,竟是一场历史的见证。

多年遗憾

多年后,新中国成立,毛主席日理万机,已经站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巅峰。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的恩情,一次偶然的谈话中,他提起了夏默庵,以及那本令他记忆深刻的书——《中华六族同胞考说》。

这本书不仅凝聚了夏默庵一生的学术精华,也是他们初次相遇时建立起深厚友谊的象征。

毛主席无比渴望能再度见到这本书,将夏默庵的心血重新呈现于世,同时也希望通过它,回顾自己的青年时光,抚慰那些未曾说出的感激之情。

于是,他特地派人向安化政府查询夏默庵的消息,并寻找那本书。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夏默庵已经辞世多年,那本书也不知所踪。

听到这个消息时,毛主席久久无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沉的叹息。

直到几十年后年后,当安化的工作人员终于在尘封的角落找到这本书时,毛主席却已与世长辞。

这份迟来的书稿承载着两代人未竟的深情,却再也无法回到那双期待它的手中。

结语

尽管毛主席再未等到这本书的归来,但他心中的深情,早已跨越了生死与岁月的阻隔。

毛主席没有忘记夏默庵的期许,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比任何对联都更加壮丽的人生对联:将个人的才学与壮志,化作开辟盛世中华的壮举。

夏默庵用“春到也,春去也”的文字考验年轻的毛主席,却未曾想到,这位当年的青年,后来为千千万万的春天守护至今。

毛主席在自己波澜壮阔的事业中完成了夏默庵的嘱托,而那本书的迟来,又何尝不是一种铭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