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从统一土地到统一精神,付出了覆灭一个王朝的代价,承受了六国人被亡国和改革的阵痛,为中国的大一统建立了基础。汉朝无为而治就能和谐谐,是有原因的,开辟先河,大刀阔斧改革的是秦。最终灭亡,带着对因为统一而被亡国被改变的恨消失的也是秦。秦始皇确实是暴君,但是他也是千古一帝。
改革势必会触犯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是大规模而深层的改革,会触动社会的敏感神经。让六国人改文字,改货币,改书籍,遵从严苛的法律,然后又是修路,又是建长城,又是建灵渠,这样来回折腾,亡国之恨又添新仇,秦朝社会一直都出于高度紧张状态。秦之所以只有15年,就是因为秦始皇雷厉风行一下子把人家100年都不敢做的事一次性给做完了。
而且秦就活了15年,15年也不可能做到书同文,车同轨,相反400年大汉才是真正实现这些的王朝,一个只存在了15年的皇朝真的能给国家带来深刻的改变吗,我反而觉得真正把大一统深入人心,立下2000年封建制度基石的是汉朝。秦始皇是暴君,但也是数百年乱世的终结者,而且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这三点的影响够秦朝躺在功劳簿供人瞻仰了!
我一直都相信,没有嬴政也会有另一个人统一,没有秦也会有另一个国家统一。但统一是大势所趋,不管嬴政的才能,他的班底的才能怎么样,他们都是被时势裹挟的,他们是顺应统一潮流的,所以成功了,而且后世还是统一和郡县制。这个制度我感觉没有问题呀。没有人说是秦始皇发明了文字、车辙、度量衡,而是秦始皇以国家为单位、以国家之力、在国家范围内统一做这件事。
请注意,书同文、车同轨后边还有一个词,叫“大一统”,这两个行为佐证的是大一统,而不是谁发明了谁。现代的轨道交通是凸,古代是凹,不明白你是怎么把今古两个轨道交通扯到一起的,山西一些路段应该还保留有古代的轨道,你可以去看看,当旅游了,游学游学,不游难学。宋明清的度量衡标准化比秦高说明社会是在进步的,这也是我在另一个问题下认为巅峰秦打不过巅峰宋的原因,因为社会是在进步的。
秦统一了标准,后世不断精确。如果没有秦统一标准,仍是各个地区自行其事,谈不上精确,更谈不上发展。周分封八百方国战乱无算国成五霸,自周王室东迁诸国开始尺度放大兼并终止一国,时间烈度强度,刀兵反复,血仇深重,其后汉初分封有七王之乱,晋初分封又八王之乱,南北分立十六国,明朝分封靖难一役也无算!可以看出分封不是没有实行而是已经不合时宜了!秦的中央集权不是消灭战争而是减少了时间漫长的割据战争!看历朝历代几乎都是战乱一代而统一!没有数以十代的交征兵戈!
任何人都不能否定战争的残酷,但是也没有人能消除战争,一定意义上来说,能减少战争的烈度和时间,就已经很不错了!秦皇统一的是文字,把小篆推广到全国。不能简单认为普通话跟方言。所谓雅言,楚言是一个语言文字系统,包括文字。雅言跟楚言在文字上就有区别的。现代我们说方言但是写的都是统一的汉字,就如同新中国成立之后弃用繁体字改用简体字并推广。统一文字后文化的普及传承推广才会更快更广。秦楚在当时是最大的2个实力集团。楚言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是相当盛行的,但是后期就消失了,现在学者推断是高层(贵族阶层放弃使用),但是肯定是有很多原因才会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