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抗战贡献争议:为何总演变成“卖惨”大会?

岱到秋来九月八 2025-02-19 15:55:27

每当议论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功劳贡献时,那场景往往就演变成一场“卖惨大会”。这种现象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揭秘!国民党抗战“卖惨”现象:损失惨重真等于巨大功劳?

抗战真相:国民党“卖惨”背后,损失与功劳能划等号吗?

总有人不知疲倦、不厌其烦地絮絮叨叨诉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种种惨状,仿佛只要把损失说得足够惨重,就能将之等同于巨大的功劳贡献。他们口中的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被描述得可歌可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基本上逢战必败。

国民党抗战史被扭曲?损失惨重成“炫耀”资本?

深入剖析:国民党抗战中的“卖惨”逻辑与真相

就拿“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政策来说,这一决策在初期体现出国民党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抵抗态度,将大量的精力和兵力用于围剿红军,这无疑是对日本侵略的一种纵容,也使得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更加肆意妄为。

抗战功绩岂能“卖惨”?国民党真实表现引争议

国民党抗战史再审视:损失惨重不等于巨大贡献

再看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堪称糟糕。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军事部署漏洞百出,指挥系统混乱不堪。豫湘桂战场更是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防线如同虚设,让日军得以长驱直入。这种大规模的溃败不仅使中国的大片国土沦陷,更让无数百姓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遭受着无尽的苦难。

透视抗战“卖惨”现象:国民党为何总被误解?

抗战中的国民党:损失与功劳的错位认知何时休?

还有那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国民党妄图以水淹日军。可是,这一举措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实际上,这场大水导致河南人民受尽了难以想象的苦难。洪水淹没了大片的农田、村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洪水、饥荒和疫病的人数不计其数。而对此,国民党竟然还能厚颜无耻地宣称此举是以水代兵,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说法简直是对河南人民生命的漠视,是对自身决策失误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推脱。

按照这些人所宣扬的那种奇葩思维逻辑:损失越大就等于功劳贡献越大。在他们看来,国军死的人越多,就越值得引以为荣。但以正常人的理性视角来审视,在战争中损失大而收获小,这只能说明军事指挥的无能以及作战效率的低下,与功劳贡献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不厌其烦宣传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惨重的人,他们到底是基于怎样的立场和目的?又将如何强行解释这种违背常理的逻辑呢?是真的对历史无知,还是别有用心的美化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0 阅读:3

岱到秋来九月八

简介:河南安阳林州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