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亚悬崖式造型,重力牵引装置,商场中庭绿植,塑形周期记录

南亩听风 2025-02-23 04:15:49

蒂亚悬崖式造型,重力牵引装置,商场中庭绿植,塑形周期记录

在绿植的世界里,有不少独特又迷人的存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蒂亚,一种特别适合打造悬崖式造型的绿植。

蒂亚原本生长在南美洲的一些地区,像墨西哥部分地区的半沙漠地带,那里阳光充足,气候比较干燥炎热。它属于多肉植物的一种,叶片紧凑,呈莲座状排列,颜色通常是清新的蓝绿色,在阳光充足且温差大的时候,边缘会泛出迷人的红褐色,就像镶了一道红边,特别好看。

咱们先说说蒂亚在悬崖式造型的时候遇到的痛点。在很多地方,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居家环境,很多人想把多肉植物弄出造型,但总是不得要领。比如说在办公室,不少人觉得办公室里的多肉摆得整整齐齐的就好看了,但是想要那种独特的悬崖式造型,却总是做不好。有个网友就分享过他的经历,在他们办公室,领导要求把多肉植物弄出创意造型,于是大家就尝试做悬崖式。结果呢,没多久蒂亚的枝条就开始耷拉,叶片也有点发黄。其实这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正确的牵引方法。

咱们再来说说重力牵引装置在蒂亚悬崖式造型中的应用。这可是个关键的东西。不同的地区在使用重力牵引装置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小差异。比如说在华北地区,因为气候比较干燥,植物生长的速度相对会慢一点。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昌平的一个园艺爱好者,他想让他养的蒂亚做出很漂亮的悬崖式造型。他开始用的重力牵引装置不太合适,就是那种普通的绳子绑着,没有什么支撑力。过了大概半个月,他发现蒂亚的枝条被绳子勒出了痕迹,而且在重力的影响下,枝条生长得很不均匀。后来,他在网上看到了一种专门为多肉植物设计的多向重力牵引装置。这个装置是有很多个小的挂钩的,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调整蒂亚枝条的走向。

咱们来详细讲讲蒂亚悬崖式造型的塑形周期。一般来说,在最初的3天到7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如果是在华南地区,天气比较温暖湿润,蒂亚在这个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会比华北地区稍微高一点。在这最初的几天里,你要先把蒂亚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让它的部分枝条自然下垂。然后你可以用比较柔软的鱼线或者铝线开始轻轻地固定在它想要下垂的枝条上,但是注意别绑太紧。我知道有个在广州的花友,他养蒂亚的时候就太心急了。他觉得要把枝条一下子拉得很下垂,在第3天的时候就把枝条拉得太低了,结果蒂亚的枝条被拉断了。

过个7天左右呢,你可以检查一下蒂亚枝条的生长情况。如果新的叶片开始正常生长,并且没有什么被勒伤的痕迹,那你就可以再稍微调整一下重力牵引装置。大概15天的时候,你会发现蒂亚的枝条已经开始按照你想要的方向生长了。这时候你要特别关注光照和浇水这两个因素。如果是在阳台种植,比如在成都,成都的冬天比较湿冷,夏天又比较闷热。冬天的时候,你要注意避免蒂亚被冻伤,尽量少浇水,放在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但中午太晒的时候还是要遮一下。夏天的时候又要注意通风,不然蒂亚很容易烂根。

到了一个月的时候,蒂亚的悬崖式造型已经有个雏形了。如果是商场中庭那种比较大型的蒂亚悬崖式绿植,那就更得注意养护了。商场中庭人流量大,环境比较复杂。我听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在一个北方城市的商场中庭,摆放了几株很大的蒂亚悬崖式绿植。商场为了营造那种自然垂落的瀑布效果,前期塑形做得很好,但是在夏天高温的时候,因为商场空调的温度有时候会调得很低,而且湿度又比较大,蒂亚就开始出现一些病虫害。后来工作人员发现是温室内通风系统不太好,而且湿度太高了,就赶紧调整了温湿度和通风条件。

在这里呢,我们也可以对比一些和其他绿植在悬崖式造型上的不同。比如说佛珠吊兰,佛珠吊兰也是多肉植物里很适合做悬崖式的。佛珠吊兰的茎是一节一节的,非常细长,它的塑形周期和蒂亚有些相似,但是在生长的速度上,佛珠吊兰可能稍微快一点。在同样的15天塑形期内,佛珠吊兰的茎节可能就延伸得更长一点。不过佛珠吊兰的叶片比较小而且薄,在塑形的时候要更加小心,不然很容易断枝。

还有观音莲,观音莲的叶片比较厚实,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做悬崖式造型时,在北方的干燥气候下,它可能比蒂亚更容易干燥。比如说在山西的某个阳台,花友尝试做观音莲的悬崖式造型。在刚开始的3天,它就因为浇水的频率不对,出现了部分叶片发黄的情况。而如果是在湿度比较大的西南地区,观音莲做悬崖式造型时就要特别注意通风和防止病虫害,毕竟它的叶片比较肥厚,营养积累多了就容易招虫子。

在商场中庭这样的场景里,蒂亚悬崖式绿植要长期保持美观也是一门学问。除了前面说的温湿度问题,定期修剪也很重要。比如说在上海的一个大型商场中庭,有一株蒂亚悬崖式绿植。开始的时候做得特别好,但是到了三四个月的时候,部分枝条长得过于杂乱,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工作人员就重新修剪了一下,把过长、过密的枝条都剪掉了,然后又重新调整了重力牵引装置,让它又恢复了那种瀑布一样的美感。

我们再来说说不同土壤对蒂亚悬崖式造型的影响。在华北地区,土壤的透气性很重要。有的花友用那种普通的园土来养蒂亚,结果蒂亚的根部长得不好,导致枝条也长得软软的,没有那种悬崖式造型的立体感。而改用了疏松多孔的颗粒土之后,蒂亚的生长状况就改善了很多。在南方的一些多雨地区,土壤的排水性就成了关键。像在福建的一个花友那里,他一开始用黏土来养蒂亚,每次下完雨,蒂亚就容易烂根,悬崖式造型也就毁了。后来换了疏松的砂质土壤,蒂亚就茁壮成长起来了。

再讲讲蒂亚悬崖式造型在不同场景的养护差异。在居家环境中,空间和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如果你住在山东的一个小院里,有足够的空间让你调整蒂亚的重力牵引装置,而且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调整养护方案。但是在办公室里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在南京的一个办公室,人多事杂,可能没有太多人专门去关注蒂亚的养护。这时候简单易行的养护方案就很重要,像用那种自动化微浇水系统,再加上简单的定期检查,就能保证蒂亚在办公室也能有个不错的悬崖式造型。

蒂亚悬崖式造型的塑形周期里,每个阶段都需要关注它的状态。从最初的下垂枝条固定,到中间根据生长情况调整,再到最后的全方位养护,都要细致入微。像在湖南的一个小店铺里,摆了一株蒂亚悬崖式绿植。店主是一个新手,刚开始的时候啥都不懂,按照网上一些粗略的教程做。到了15天的时候,发现蒂亚的枝条颜色不对,原来是光照太强了。后来调整了一下摆放的位置,减少了直射光,蒂亚才慢慢恢复正常。

这里还有个南方的朋友,住在海南,海南的气候比较炎热潮湿。他在家里尝试做蒂亚悬崖式造型。因为在海南夏季温度经常能达到35℃以上,他一开始没有给蒂亚做好遮荫措施,结果蒂亚的枝条发黄,有些还萎蔫了。后来他给蒂亚搭了个遮阳网,调整了浇水的量和频率,蒂亚才慢慢恢复过来。

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土壤等因素对蒂亚悬崖式造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像在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水分的适度供给是个难点,多了容易烂根,少了又会影响生长。而在东部沿海一些湿度高的地区,又要防止病虫害。

我们还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重庆的一个坡地民居里,主人想在自己的小院里打造一盆蒂亚悬崖式绿植。重庆夏天闷热潮湿,冬天湿冷。他在养护蒂亚的过程中,冬天因为没有做好保暖,蒂亚的叶片有些被冻伤。后来他知道了要用干草或者保温膜包裹来保暖,这才让蒂亚顺利过冬。

总之,蒂亚悬崖式造型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从重力牵引装置的设计,到塑形周期各个阶段的关注,再到不同场景、地域的差异应对,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的造型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在你所在的地区,你觉得养护蒂亚悬崖式绿植最大的难点会是什么呢?是气候、土壤,还是养护过程中的某个操作环节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