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在2月的亚预赛中顺利锁定了亚洲杯门票,但球队的阵容调整和人才选拔依然是主教练郭士强的重点任务。随着周琦、赵继伟等资深国手的回归,以及更多年轻球员的加入,部分国家队成员的位置开始出现动摇,程帅澎、张宁和余嘉豪等球员正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程帅澎本赛季在CBA表现亮眼,尤其是在吴前长期缺阵的情况下,他成为了球队外线的重要火力点。然而,在国家队中,他的表现却起伏不定。11月的比赛中,他一度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到了2月的亚预赛,他的状态明显下滑。首战日本,他出场19分钟仅得3分;次战关岛,他只打了3分钟,贡献2分。随着赵睿、赵继伟的回归,加上胡明轩和廖三宁等年轻球员的崛起,程帅澎在国家队的位置岌岌可危,正站在可用可不用的边缘。
张宁在11月的比赛中表现优异,但近期的比赛却鲜有亮点。对阵日本,他与杨瀚森仅在比赛最后时刻登场2分钟;对阵关岛,他出场7分钟拿到5分,效率尚可,但存在感依然不足。张宁的问题在于,他在俱乐部拥有大量球权,而在国家队中,比他持球能力更强的球员比比皆是。郭士强曾尝试让张宁顶到锋线位置,但随着张镇麟、崔永熙的复出,这一安排也将失去必要性。尽管张宁作为大学生球员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不少前辈,但他依然需要在有限的机会中证明自己。
余嘉豪在亚预赛中的出场时间极其有限,对阵关岛时仅登场1分钟,而对阵日本甚至未能进入大名单。目前,中国男篮的中锋配置主要由周琦、胡金秋和杨瀚森组成,余嘉豪的排位已经跌至第四。只有在周琦缺席时,他才有机会进入大名单,而郭士强是否会给他上场时间,完全取决于比赛的需要。尽管国内中锋的竞争环境相对宽松,但余嘉豪依然需要在有限的机会中抓住每一个表现的时刻。
随着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临近,中国男篮的阵容调整势在必行。郭士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更加注重年轻球员的培养,这为林葳、赵维伦等新秀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周琦、赵继伟等资深国手的回归也为球队增添了宝贵的经验。如何在年轻化与经验积累之间找到平衡,将是郭士强未来的一大挑战。对于那些处于边缘的球员来说,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中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家队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