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史上,许多城市并没有太过久远的建城史,而只是崛起于近现代甚至当代,典型的代表就是上海和深圳。上海在南宋以前只是吴郡下面长江入海口的滩涂,元代才置上海县,真正开埠则已到清朝中后期;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最早产生于东晋,而深圳特区设立之时仅有沿深圳河北岸不到四百平方公里。
不过要讲由“小渔村”发展而来的城市,比起上海和深圳,有一座城市更有资格,这座城市就是哈尔滨。虽然在哈尔滨的城市宣传中,这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有着“一国两朝”(金、清两代王朝和渤海国)发祥地的荣耀,但附会的成分较大,比如金国建都的上京,也就是现在的阿城,在设立哈尔滨市后才隶属哈尔滨。
哈尔滨是最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一点比郑州和石家庄这些城市更有代表性。在中东铁路修建之前,现在哈尔滨市中心一带叫做“阿勒锦”,是由松花江边的渔村发展起来的几个村屯,居民仅有3万人左右。等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一座近代城市。从渔村到城市,中间仅用了七、八年时间。
中东铁路也称东清铁路(全名为“大清东省铁路”,民国后改名为“中国东省铁路”,中东铁路是其简称),是沙俄在兴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时,根据《中俄密约》在中国东北修建的支线铁路。中东铁路呈“T”字形,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边自满洲里入境,东面从绥芬河出境,往南至大连旅顺出海,包括支线全长约2500公里。
从沙俄的赤塔到海参崴画一条直线,再从旅顺港沿沈阳往北,交汇点定在了叫阿勒锦的地方,这里除了几个村屯外几乎是一张白纸,又兼水路交通便利,于是被选为中东铁路建设的大本营。1898年的一个夏天,松花江边一家叫田家烧锅的烧酒作坊被新成立不久的中东铁路公司买了下来,成为中东铁路工程局的办公室。
这一天,被俄国人当作了哈尔滨建城的日子。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运营,哈尔滨成为沿线最大的车站和唯一的换乘站。1907年1月14日,俄国设立了哈尔滨的第一家领事馆,七天后美国设立了第二家,2月和5月日法两国跟进……截止1943年匈牙利设立领事馆,至少有十九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了二十家领事机构。
这些领事机构的背后是三十多个国家在哈尔滨的二十多万侨民,以及四十多个国家在哈尔滨的商贸生意。人口和工商业都往这里聚集,哈尔滨成为铁路沿线发展最迅速的城市。商业的繁荣又带来多元文化的碰撞,哈尔滨不但成为北满的经济中心和远东的国际性商埠,还成为“东方莫斯科”和“远东小巴黎”。
在其后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哈尔滨在全国的城市地位时有沉浮,但始终是中国最有特色、充满时尚和颇具文化气息的一座城市。消夏音乐节和冬季冰雪节更使“冰城”哈尔滨成为许多旅行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一路向北,“滨”至如归!
#哈尔滨# #哈尔滨头条# #哈尔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