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想着快点长大,长大后,却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到处都是无奈。
特别是当你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为了工作奔波,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堆琐事。
中年人的“返贫”问题,往往就是这样悄悄来临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年人最容易碰上的四大“雷区”。
一、失业+创业35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职场的一道坎。很多公司一看到你年纪大,就直接把你pass掉,认为你不再年轻,缺少活力,反而更喜欢找一些便宜又能加班的年轻人。尤其是混迹职场多年,到了35岁还没有升职,结果只会被边缘化。
很多人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就会开始寻求“自己做老板”的机会。但他们都低估了创业的艰难,往往从追梦到破产仅仅一步之遥。
就像我所见到的一些人,他们因为一时的热情和憧憬,盲目跟风开设各种店铺。却没有考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个行业,是否有富足的资金支撑,是否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二、一场大病,足以掏空三代人中年人的健康,是家庭经济的隐形护城河。
我们常常熬夜加班、应酬喝酒、久坐不动,看似为事业拼命,实则是在透支未来的抗风险能力。体检报告上的“结节”“三高”,你以为是小毛病吗?其实这都是财务危机的信号啊!一旦健康崩塌,这是返贫最快的捷径。
三、过度消费,为虚荣买单很多中年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面子”和“高质量生活”,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买豪车、住大房子、穿名牌、频繁换新手机……这些看似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往往却成了让人负债的“黑洞”。
要明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消费要有理性,过日子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能活得好。买东西之前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不要为了面子做无谓的花费,留一些钱才是给自己最好的保障。
四、子女教育有多少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把“精英教育”当作阶层跃迁的捷径?
什么兴趣辅导班、补习班、奥数班、国际学校、海外游学...只要是别人家报的,父母觉得好的,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报上,却从不问问孩子的想法。学业固然重要,但是身心健康更不容忽视,我们都要学会理性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不是砸钱,而是砸时间。与其报8个培训班,不如每周陪孩子深度阅读2小时;与其攀比“爬藤”,不如先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和抗挫力。
我是灵柒,一个开始思考生活的新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