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报道 2023赛季的中超联赛,在经济层面仍旧处于过渡期,生存和发展是关键,在两三年内,这必然是主要的话题。在竞技层面上,中超展现出了向好的迹象,很重要的一点是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球员更加投入,不过竞赛水平的恢复受限于投入、青训等因素,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一道曙光让人激动不已,这便是中超的球迷:2023赛季,总计4763464人次球迷现场观看了中超比赛。在俱乐部球市方面,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一票难求,并驾齐驱;天津津门虎、山东泰山和上海申花球市火爆,交相辉映;青岛海牛、大连人等俱乐部球市也颇有亮点,16个中超俱乐部中有13个场均上座超过了1.5万人。
球迷回来了,中超的发展看到了曙光。更多的球迷自然值得更好的政策,值得政府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476万人次的入场观众里,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两家俱乐部贡献了接近1/4(24.7%),其中北京国安15场主场比赛有656531人次球迷,成都蓉城15场比赛有520590人次球迷。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大运会的比赛,成都蓉城有3场比赛没有安排在凤凰山专业足球场进行,如果都在凤凰山专业足球场进行比赛,成都蓉城的球迷入场数据可能会达到58万人次。
天津津门虎和山东泰山的主场入场观众都超过了40万人次,上海申花则无比接近40万人次,津门虎、泰山、申花和北京国安及成都蓉城,构成了中超联赛2023赛季的五大“金牌球市”。
大连人、青岛海牛、河南、长春亚泰、武汉三镇、上海海港、南通支云及梅州客家8支球队,上座人次都超过22万,场均上座人次都超过1.5万。
上座较少的球队浙江、沧州雄狮和深圳。浙江的情况颇为特殊,因为亚运会的原因,浙江一直在湖州进行比赛,城市人口相对较少,球迷体量更少,导致比赛上座率难以提高;沧州雄狮是从石家庄迁移到沧州的,球迷认同感不足,加上雄狮一直存在经济层面问题,也影响了上座率;深圳早早地锁定了一个降级的席位,输球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场均近8000人次球迷现场观看比赛,已经算是不错了。
总体而言,2023赛季中超球市虽然不如金元足球时代火爆,但绝大多数俱乐部球市比较稳定,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的比赛堪称一票难求,赛季打到24轮之后,一名成都球迷还在抱怨:“今年我就没抢到过球票。”
必须要说的是,专业足球场提供了极大的助力:5大金牌球市除山东泰山外的另外4家俱乐部都是专业球场;第二集团前列的大连人和青岛海牛同样是专业球场,大连人在梭鱼湾专业足球场上座人数均达到了3万人次,在大连体育中心只有1.4万人次,在普湾体育场只有1.2万人次;津门虎在主城区(奥体)和新区(泰达专业足球场)的场均上座颇为接近,也说明了专业球场的吸引力。
球迷回来了非常可喜,球迷文化的打造更让人动容:首先是球场颜色趋于一致,比如北京工体的满场绿色,济南奥体的满场橙色,构成了绝美的视觉享受;其次在特殊球迷文化方面,以成都凤凰山为代表的赛后大合唱和灯光秀,在享受足球比赛的同时也拥有了类似演唱会的奇妙感觉,在济南奥体北看台,“we are one”的谢场仪式让人激动不已。
青岛海牛负责商务的副总经理冯文静在赛季初和青岛几个企业谈判的时候,对方只是表示看看再说,到了赛季末期再聊起来,对方表示赛季结束后可以好好聊一聊了。原因很简单,近27万人次到青春足球场观看比赛,打三镇的比赛有3.3万的上座,齐鲁德比也有近3万的观众,打海港、国安、蓉城等球队的比赛上座人数大约是2.5万,这些数据都对潜在的赞助商产生了推动力。
包括中超联赛方面,赛季初赞助商谈判极为困难,赛季中期潜在赞助商们就开始表现出兴趣。
门票收入(算上其他赛事),目前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的数据应该让俱乐部颇为开心,预计在5000到8000万左右,天津津门虎、山东泰山、上海申花预计门票收入在2000到5000万区间。
对于目前中超的经济困境,更合理化的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职业联赛终归要落在“职业”二字上,还是要和市场挂钩,如果未来球市能够稳定并攀升,那么中超联赛经济困境的解决无疑便有了更多的“内在驱动力”。
实际上,即便是寻求政策支持及地方政府支持,更多的球迷也意味着更重的话语权:老百姓所喜欢的自然是政府愿意去支持的。
2024赛季,中足联和中超俱乐部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出台更合理和更细致的商业方案,增强对中小赞助商的吸引力;减少商业限制及安保限制,全方位激活比赛日经济;出台更细致、体验性更好的球迷服务,让全家一起看球、亲子看球、好友团看球包括商务看球成为主流和时尚。
以球迷为基础,彻底告别金元足球(甚至可以称之为“金主足球”),减少对“政策足球”和“政府足球”的依赖(希望支持但不依赖),进而更多拥抱市场,稳步发展,才是中国职业足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