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崇尚社交,人们喜欢社交。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社交需求是人类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层次上所提出的需求。也是人类社会正常的内部交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也日渐发展,我们的社交方式也越来越发达。从原来的书信交流、到短信,再到现在的微信。科技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能与哪怕万里之外的人视频通话,能在节日时送上我们万里之外的祝福,这就是网络社交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看似离彼此很近、很近。
可是我想说,现在的社交从某种意义上说讲,不仅没能缩短我们的距离,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拉大了。在我们看来,友情、爱情、亲情等情感都能在网络上收获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在意现实的陪伴呢?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有网络依赖症,我们一天都离不开网络,好似网络真的把我们网了一样,我们在这里能得到很多东西,我们的情感能在这里面得到联络,我们靠着社交网络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圈子,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在这个圈子里,即使一天不出家门,我们也能收到很多人的信息,好似我们有很多的朋友,他们也能为自己送来在网络上的祝福……可是,在现实中呢?
现实中我们缺少交流,我们是彼此生活中的陌生人,我们不需要交谈,现在连见面打个招呼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少之又少的礼仪。我们下班回家,卸下一身的疲惫,投入到手机上,我们打开自己的微信、小视频、微博,在这里与五湖四海的人聊天,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有多久时间没和自己的邻居打过招呼讲过话,或者说根本没有。
社交网络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交心的朋友?我们又有多久没有在现实生活中与陌生人或者朋友们敞开心扉,秉烛夜谈过?现在的网络看似交友十分便利,随便加个人聊上几句相投的话就感觉是自己的知己,可是随着物理的距离的增大我们与他们之间心灵的距离也增大了。繁琐的交往圈和庞大的信息量占据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动机和精力,我们与彼此的心灵也随之拉远。我们已经很难再花上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去交一个真心朋友了。
处在现在的社会,不适应者可能显得不合群,但是我们在百忙的网络社交之外,能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谈呢?不管这个人是我们的父母、朋友、爱人、亲戚、老师、同学,找个机会,试一试与他们掏心窝的交谈,他们也会在庞大的网络社交圈中抬起自己的头,用自己的心与你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在现实中也能被倾听,也能与人交谈。
让我们拉近彼此的距离,至少以这种方式……
灵魂和互联网世界看起来都是虚拟的,但哪个更重要一定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