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剩女多,6万多人都是单亲妈妈!为何寡妇现象如此严重?

岁月浅酌绘心绮 2024-12-16 09:07:2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作为一个传统上以父权和家庭为核心的游牧民族国家,蒙古如今却在“寡妇”现象中挣扎。一边是草原上豪放的骑士传说,另一边却是婚姻解体的冰冷现实。

男人去哪了?现代化让游牧人进城,工作少了,酒瓶多了,女人却挑起养家的担子。蒙古的未来,靠“单亲妈妈”撑得住吗?有人甚至提出要实施一夫多妻制,来解决单亲母亲的问题,这样真的靠谱吗?

“寡妇国”的背后:被数字惊呆的草原游牧人

提到蒙古国,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大片草原和奔驰的骏马,或者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场景。可谁能想到,这个让人羡慕的“游牧民族后花园”,竟然成了单亲妈妈的集散地!六万多人口都是单亲妈妈,这消息一传开,简直像在草原上点了一把火。

这可不是瞎编的段子,是真实数据!2020年蒙古国统计有330万人左右,其中51%都是女性,并且更为可怕的是,有6万多名单亲妈妈。

换句话说,蒙古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可能是独自养娃的母亲。

如果再细想,按家庭规模算,这意味着很多蒙古家庭已经失去了“男人”这个角色。草原上那些威风凛凛的男人呢?他们不是在酒馆里醉倒,就是在城里四处打零工。更有甚者,直接不见了踪影。

镜头切到一个典型家庭:呼和,一个蒙古单亲妈妈,30岁,长得美得像草原上的格桑花,可惜,婚姻却早早破碎。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乌兰巴托边缘的一处棚户区。

每天,她先去给城里的富人家做清洁,回来后再摆个路边摊,卖点烤肉串补贴家用。而她的前夫呢?据说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喝多了,第二天就没影了,至今音讯全无。就这么个家,她靠着自己硬是撑起来了。

呼和家里那几平米的小窝,放眼望去,全是孩子的书、衣服和一些廉价家具,厨房连水管都没接好,淅淅沥沥漏着水。每天晚上,她都会给孩子讲故事,讲的是草原上的英雄豪杰,可讲着讲着,她自己却偷偷抹起了眼泪。这样的家庭,并非个例。

男人去哪了?草原变城镇后的家庭危机

如果说蒙古草原是个“地大人稀”的地方,那城市化进程就是在加速把草原人的生活翻个底朝天。从前,这里的男人生活简单粗暴:放牧、狩猎、喝酒、摔跤。只要有马有刀,草原英雄梦就能实现。可是,当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传统牧民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

如今的蒙古城市,遍地是盖楼的工地、摆摊的小摊贩,还有到处找活儿干的零工。男性的生活轨迹从骑马改成骑摩托,工作也从放牧变成城市打拼。

但现实是,大部分草原汉子不适应新生活。他们没有技能,在城市里找不到稳定工作,收入低得可怜,渐渐地,失落感压垮了他们。

男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在就业。传统牧民生活与城市经济的脱节,让很多蒙古男性在城市找不到容身之地。他们没有职业技能,也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建筑工地、货运司机这些活儿能赚点钱,可一旦工程完结,生活立马陷入窘境。有些人干脆彻底放弃了努力,成了流浪汉。酒馆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低廉的伏特加成了生活的唯一慰藉。

失落的男人干什么?答案很简单:喝酒。蒙古男人的酒量大家有目共睹,可是他们喝酒的场景让人心酸。原本是酒馆里豪情万丈,如今更多的是街角的低价伏特加,配上一群“酒友”嘟囔着“命苦啊”。

在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很多男人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信心。家庭冲突由此而起,离婚、分居、失踪成为常态。

一个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很多年轻人婚后没有固定收入,孩子出生后,经济压力陡增。男人一走了之,女人只能硬着头皮独自养。

离婚往往是悲剧的开端。许多年轻夫妇婚后生活在城市边缘,经济拮据,生活压力巨大。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快适应城市生活,她们会去超市当收银员、开个小摊位,而男性却习惯于原来的生活模式,一旦失业就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夫妻间的角色失衡,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家庭解体。

呼和的故事并非孤例。她的邻居扎木苏,丈夫离家之后再也没回来。她每个月靠着政府的微薄补贴和在超市打工勉强养活两个孩子。

一次,她试图联系前夫,结果接电话的是一个陌生女人。扎木苏说,那一刻她彻底放下了对男人的幻想。她告诉自己:“靠自己活着,至少不会被抛弃。”

久而久之,“单亲妈妈”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传统与现代的对撞:蒙古家庭能否重新站稳脚跟?

面对这种局面,蒙古家庭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社会的支柱——家庭核心——早已变得脆弱不堪。作为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非常注重家庭观念。可在现代化冲击下,这些传统价值观也出现了裂痕。

有些年轻妈妈选择主动面对困难,她们学会新的技能,从零开始。一位叫娜仁的母亲,离婚后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开了一家手工毡工艺店。

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努力赚钱,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说:“男人没了,日子还得继续,孩子还得养。”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乐观。没有教育资源、没有就业机会的女性,往往陷入更深的困境。她们没有收入来源,靠政府微薄的补助和社会捐助勉强维持生计。

而对于她们的孩子来说,父爱缺失不仅影响情感,也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至于那些离开家庭的男人,他们很多人还在游走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他们有的会后悔,但更多的是自暴自弃。

社会也在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些民间组织开始推动家庭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帮助男性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

结语:草原上的“寡妇现象”,不仅是一组数据,而是一幅社会变迁的缩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未来,蒙古是否能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也许,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智慧。

参考资料

蒙古国“剩女”过多 媒体倡议一夫多妻(组图).环球时报.2009-09-15

蒙古国官方预计2031年该国总人口将达400万.央视新闻.2021-05-18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