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各界关注。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8月31日,中韩两国外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通话。从具体内容来看,双方交谈的内容围绕着友好合作展开,在经贸等众多核心话题方面,韩国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承诺。我们知道,自尹锡悦政府上台以来,中韩矛盾不断升级,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而此次双方外长的长时间通话交流,这让各方再次看到了中韩外交关系回暖的前景。
按照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官方新闻显示,此次通话是由韩方发起邀约,中方应约,由此也可以看出韩国方面更为看重此次外长级对话。甚至,根据韩联社发布的新闻显示,在两国外长完成通话后,韩国外交部还专门在官方渠道发布了韩国外长朴振打电话的照片,画面中的朴振喜笑颜开。很显然,此次对话气氛非常融洽,韩国方面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据汪文斌介绍,王毅外长在通话中着重围绕中韩关系的一系列关键话题阐述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其中,在中国对韩政策方面,中方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分析中韩关系发展方面,王毅外长明确指出双方不应该受到第三方影响,而是要坚守初心,坚持友好合作。
其中,经贸合作是此次通话的重点内容。在谈话中,王毅外长进一步介绍了中国经济、中国市场以及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优势,并且明确指出中国希望扩大中韩合作,而前提就是要求韩国抵制对华“脱钩断链”,真正从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进中韩经贸合作。
同样,韩国外长朴振在电话沟通中也表现出了诚意。可以说,对此次对话,朴振事先做了充分的功课。他首先就对中国此前很多地区遭遇的洪涝灾害表示慰问,并且祝贺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取得成功。而在实质性话题方面,他以2023年是中韩关系第二个30年起步之年为话题,明确表示韩国政府愿意继续和中国政府保持高层往来与对话沟通,并且明确表示反对“去中国化”,将继续和中国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地区经济增长。
客观来说,中韩目前的确在很多领域存在矛盾,比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以及在美韩军事同盟问题上。但从根本来说,韩国与日本不同,其采取的一系列亲美和反华政策,更多地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因此,此次韩国外长主动与中方寻求对话沟通,为的就是表明姿态,表达出要维系和发展中韩关系的立场。毕竟,国与国交往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先,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虽然说韩国在选对站边上靠向了美国,但韩国并不愿意就此将国运绑上“美国战车”。从地缘政治和中美博弈的角度来说,此次中韩外长对话意义重大。
尤其是对于韩国来说,在经贸领域,如果真的盲从美国意志,彻底斩断中韩联系,失去中市场,完成“对华脱钩”的代价是巨大的。以商务部亚洲司公布的2021年数据为例,中韩双边贸易达到3623.5亿美元,连续多年实现双赢。近两年来,中韩关系持续恶化,也直接影响了双边贸易。
根据韩国关税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韩国进出口贸易依然不景气。7月份,韩国出口额同比减少16.5%,连续第十个月下滑。尤其是其核心产业半导体,已经连续12个月呈负增长。减少了与韩国市场的联系,中国经济却没有伤筋动骨,而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中韩双边贸易额持续下降,这对韩国经济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因此,韩国外长朴振在电话沟通中才明确传达韩国政府的承诺:韩国不会推进“去中国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日韩三方领导人会议继2019年在成都举行后,已经停办三年,今年有望重启。此前,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就明确表示,中方对今年重启该会议持支持态度。而这次此次中韩外长通话中,王毅外长也指出要支持韩方作为中日韩合作主席国继续推动三方合作
因此,我们已经给出了态度和诚意,如今压力就给到了韩国。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外部局势如何变化,一个强大而有韧性的中国无惧任何挑战和压力,这就是我们的态度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