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危害的最关键因素是排污总量和生物富集效应

爱想问题的猫 2023-07-14 17:09:48

7 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公布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的综合评估报告,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一意孤行,马上就将把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福岛核污染水所含放射性物质多达1000种。日本政府声称经过多核素处理系统(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简称ALPS )技术处理后的核污水,将不会残留(除放射性氚以外的)放射性污染物,只会将含放射性氚的废水排入海洋。这个装置本身问题重重。现在我们姑且不说日本声称的ALPS能不能正常运行。即便运行正常也会有其他“高度令人担忧的元素……他们无法清理”,例如铯-137和锶-90。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 柴崎直明:就算是处理过的水,还是含有超出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有些只超标一点,有些可能含有超标百倍以上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

即便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所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日本有官员说这些排放的核污水可以饮用。但日本核污水排放的总量惊人,约130万吨。且现在每天还在产生新的核污水。这就好比一个人偶尔拍一次X光片和天天不停地拍X光片结果不同一样。拍一次X光片,受到的辐射量很小,不会影响人的健康,而天天拍X光片人受到的辐射就会超标。日本是要30年时间排放核污水,总量惊人。

根据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学者估算,现存福岛核废水内放射性氚的辐射总量高达1,000 兆贝克(TBq),等同于1946 至1993 年内47 年间(禁止向海洋倾倒核废料的《伦敦公约》生效之前),全球排入太平洋的核废料总和的66%,这还未计入除氚之外,福岛核污水中含有的其他多种放射性核素将释放的辐射量。

日本核污水排海危害的最关键因素之二是生物富集效应。

放射性核素生物富集效应是指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被生物体吸收后逐渐富集和积累的过程。当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时,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食物链并传递给不同的生物层次。在食物链的各个级别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可能会逐渐增加,从而导致生物体内的富集。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浓度相对于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能会增加几个数量级。敲重点了,是几个数量级!不是几倍,几十倍。

这是因为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内的摄取和吸收后,可能会在组织中积累,并随着食物链的传递逐渐富集。放射性核素的富集效应可以导致生物体内的浓度远高于环境中的浓度。

以下是福岛核污水中铯-137、碘-131、氚-3和锶-90在海洋中生物富集效应的例子:

1. 铯-137(Cesium-137):铯-137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在海洋环境中以溶解态存在,并且可以被海洋生物吸收。例如,浮游生物和海藻可以摄取海水中的铯-137,然后被其他海洋生物如贝类和鱼类摄食。随着食物链的传递,铯-137会在海洋生物体内逐渐富集。

2. 碘-131(Iodine-131):当碘-131释放到海洋中时,它可以以溶解态存在,并被海洋生物摄取。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藻类和贝类等可以吸收碘-131。鱼类等高级消费者可能通过摄食这些生物来摄取碘-131。因此,碘-131可以通过食物链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

3. 氚-3(Tritium-3):氚-3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通常以水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当氚-3释放到海洋中时,它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氚水。氚-3可以被海洋生物摄取,特别是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藻类和鱼类。由于氚-3的生物化学性质类似于氢,它会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因此,海洋生物体内会富集氚-3。

4. 锶-90(Strontium-90):锶-90是一种放射性核素。海洋生物如浮游生物、海藻和贝类可以摄取锶-90,导致锶-90在其组织中积累。锶-90的富集效应会导致海洋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如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体内的锶-90浓度增加。

这些例子说明了铯-137、碘-131、氚-3和锶-90在海洋生物体内会出现的富集效应。

我们看到最后的结果是这些海产品已经是富集了海洋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海产品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远高于海洋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现在还没有排放污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5日就发布报告称,上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海鱼“许氏平鲉”体内放射性元素超标“铯”的含量超标180倍。

人吃了这些海产品就会受到损害。退一步说人可以不吃海产品,但日本核污水排海会破坏环境生态,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受到损害。生态环境被破坏,最终影响人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