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诞生地平虏卫(现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尽管这片土地并不辽阔,却孕育了这位历史名将的英勇与智谋。如今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印记,更凭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山西省的重点产煤县区之一。这里煤炭年产能高达1.141亿吨,占据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比例达到了49.1%。到了2023年,平鲁区全年的原煤产量更是达到了1.26亿吨,发电量累计331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了16.5%与14.8%。煤炭与电力产量的双丰收,稳居全市之冠,使得平鲁区在全国能源供应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煤炭资源的充沛与大型露天矿的开采,犹如平鲁区经济发展的坚硬基石,为当地民众铺就了一条通向富裕之路。根据2024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平鲁区的GDP在全省排名第八,而在全市则独占鳌头。这样的辉煌成就,不仅仅得益于煤炭的稳定开采与供应,更与自2022年起持续推动的一系列民生改善工程密不可分。
郝云书记上任以来,将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秉持着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入手,用情、用心、用力地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努力增进人民福祉,让平鲁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在住房领域,平鲁区加大了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着力发展城镇建设与城市管理,力求让广大百姓居有所安,乐有所居,为城乡发展注入了生机。昔日里,平鲁区百姓冬季取暖依赖燃煤,黑烟滚滚,既危害了百姓健康,又污染了环境。而今,平鲁区遵循“一区两城”的发展蓝图,以井坪新城建设为引领,全面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沿街立面整治。总投资高达45537.2万元,涵盖五大项目,涉及41个小区,7150户,惠及28300人。各类保障性安居住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累计建成97.1万平方米,8735套,民众居住环境大为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同时,对紫河路、胜利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改造,群众出行更为便捷,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自2022年以来,平鲁区实施了以平房片区、老旧居民区、房前屋后、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区域公共空间为重点的公共环境治理工作。实施建成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集中供暖27000户,共计550万平方米,建成区范围内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周边10座煤矿、12个村、2055户居民同步实现集中供热,真正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同时,老旧平房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燃气管网铺设、天然气入户、雨污管网改造、建筑物立面整治等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7.2万平方米违建被拆除,环境面貌日新月异。街头巷尾传来的百姓夸赞之声,这也是对郝云书记及当地政府工作的最好肯定。
在教育领域,平鲁区进行了教育体制的深度革新。郝云书记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投入、硬件、师资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当地教育进入发展缓慢的“平台期”,平鲁区引进了“太原常青藤学校杨素珍校长团队”,全面托管李林中学,创新开设高一“创新班”,采取“本地名师+外聘专家”的强强联合模式,开启了“名校领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整体提升”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高中录取分数线大幅提升,985等高校录取人数逐年增长,2024年更是达到历史性的23人,较上年净增18人,其中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圆了全区人民的“清北梦”,极大地增强了全区人民对平鲁教育的信心与满意度。
此外,2024年平鲁区概算投资7.41亿元,分两期建设能源技术学院,旨在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学院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朔州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填补了平鲁区无大专院校的空白,让平鲁人实现了“家门口上大学”的梦想。建成后,学院将开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煤矿智能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人机测绘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6个专业,一期计划招生3000人,每年计划招生1000名,二期计划招生2000人,三年内将净增15000人左右。此举将极大地推动平鲁区乃至更大区域的产业转型,实现从煤炭工人向新能源创造者、生态文明践行者的华丽转身,为硅芯产业园区等周边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助力构建以低碳硅芯产业园为引领的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全国源网荷储氢一体化示范基地、塞上绿都煤炭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能源革命新格局。
在医疗领域,平鲁区持续推进健康平鲁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改示范区建设,强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不断完善“先诊疗、后付费”、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的便民服务模式。同时,积极推动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与省市重点医疗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省级优质医疗机构专家定期来平坐诊,让平鲁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的医疗服务。据统计,2022年,专家累计门诊坐诊126次,门诊人次达3000余人次,收住院患者152人次,门诊及住院手术操作557人次。2023年,专家累计门诊坐诊152余次,门诊人次1161余人次,收住院患者194人次,门诊及住院手术操作206人次。2024年1-9月份,专家累计门诊坐诊117次,同比增长100%,门诊人次1458人次,同比增长100%,收住院患者156人次,同比增长4%,门诊及住院手术操作541例,同比增长100%。中医院将太原等地的专家名医请至当地坐诊治病,不仅让当地百姓可以在本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还吸引了很多周边城镇,例如长治、忻州等地的患者,赴平鲁治病。
“郝云书记是一位心怀人民的好领导”,这是平鲁当地百姓的原话。他将改善民生视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幸福指数为工作导向。在他的引领下,当地政府将公共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放在了工作的核心位置,以此作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他如同一位高瞻远瞩的舵手,巧妙地引导着平鲁这艘大船,稳健地驶向了产业变革的深水区。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成功引进了国内知名的三一集团,并启动了一系列光伏产业项目,包括单晶硅生产、切片、电池制造、组件组装以及支架生产等,实现了光伏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这一创举,不仅为平鲁区打造了5GW光伏全产业链,更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郝云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我们不能成功引进三一集团,那么平鲁区未来的发展道路将面临极大的挑战。20年后,当我们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留给我们的,将是一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深思和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然而,要知道,"引入三一集团"这六个字背后的艰辛与付出,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面对众多竞争激烈的城市,有很多都比平鲁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但最终,三一集团选择了平鲁。这背后,不仅仅是运气,更是朔州市委、市政府及平鲁区委、区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他们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书写了这场产业转型的胜利篇章。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座幸福之城,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郝云以民为本,情系百姓,带领平鲁区开展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多元转型,使得广大老百姓在高质量发展中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夏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