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投降了敌国,究竟做了什么?受到了两个国家皇帝的认可

梁会讲历史 2019-04-27 21:54:32

宋朝在很多人的眼里应该是最懦弱的国家了吧。头两位皇帝太祖太宗尚有北伐的意思,自太宗皇帝数次北伐失败以后,就生了畏惧之心。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他的儿孙,致使以后的宋朝皇帝没有一个能够对外敌强硬对抗的。太宗的继承者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后称宋真宗。做太子的时候,有个人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好学,成了他的亲信,宋真宗继位,他以后的官途自然是一路亨通。这个人对宋朝的一切也几乎是了若指掌。

后来,他在望都任职,倒霉的碰上了辽国大军南下,从一开始的抵抗,到后来宋军不敢救援,为了保命,他选择了投降大辽。就是这个人,他的儿子在父亲投降以后,不但没有被怪罪,还稳稳当当的继续坐着大官。王继忠本人甚至被辽国皇帝赐予皇族姓氏。为什么一个降将,背叛了国家的人,却能够两头讨好得以善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吧!

第一点,宋朝开国皇帝认为对皇室最大的威胁是武将权力过大。他自己不就是依靠兵变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么!所以他用计谋夺取了有可能因为拥兵自重从而威胁自己皇位的将军们的兵权。将兵权牢牢掌握在皇室手里,产生的弊端就是,将军与士兵的分离,造成了国家军队数量虽然不少,但能带兵打仗的将军不多。这就使得王继忠被困时,宋将畏缩不前不敢来救。王继忠深知这点原因,所以确认无人能救自己之后,毅然选择了投降。

大辽继续南下,本想逃跑的宋真宗在寇准的激励下,勇敢了一把,御驾亲征。途中一个好消息传来,增添了他对敌的信心。原来北辽皇帝任命的军队统帅经历过数次击败宋军的战争,自信心极度膨胀。他打骨子里瞧不起宋军,所谓骄兵必亡,在一次例行巡查之际,过分的靠近了宋军,结果很悲催,被宋军将领以伏弩射中头部,抢救无效身亡。这件事沉重的打击了北辽的士气。也为王继忠铺开了一条奇特的降将之旅。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辽军统帅身亡,宋朝皇帝亲征。两国军队的战斗士气对比瞬间翻盘。一直畏首畏尾的宋军开始主动攻击,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宋军胜多负少,而辽军的部分粮草被截。辽国太后与皇帝在战与不战的决定中摇摆不定。聪明的王继忠瞅准了机会向辽太后讲叙了宋军的利弊,辽军的目前处境,以及和谈对两国的好处。当然这需要极好的口才才能做得到。

最后掌握实权的辽国太后听信了王继忠对宋军,对宋真宗的性格分析,派王继忠陪同出使前往宋营!在这里,王继忠的口才再一次展现,他利用和宋真宗的亲密关系,成功的打消了皇帝与辽军决战之心,要知道现在的宋军可是士气高涨,主战派不容易被劝和的。王继忠擒人擒王,针对了宋真宗,让宋军实际上真正的大老板选择了妥协。最后成功达成了最后的和谈条件。此后近百年几无战事,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编觉得,王继忠的所做所为不能单单的叛徒论处,他深知两国交战对百姓所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虽然和淡以宋朝纳贡结束,可是给的东西相对于宋朝的税收只是一点点。官僚主义才是宋朝真正的负担。而王继忠最后没有选择回归宋朝,也是他聪明的一面。最后王继忠被大辽赐以皇姓,得以善终。

历史原创作者:千字谜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