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的骨灰返回家乡,省委批复: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

靖观新视角 2022-12-12 11:47:41

乔冠华是江苏盐城人,曾担任新中国的外交部部长,1971年,他率领代表团参加了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且作为代表团团长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这一年,乔冠华见证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为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担任外交部部长后,乔冠华也犯了错误,与“四人帮”交往密切,1976年,逮捕王洪文之后,从他的家里翻出了一份“四人帮”的“组阁”名单,乔冠华的名字赫然在列。也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乔冠华在1976年12月被撤销了职务,并持续接受审查。

被审查期间的1978年,乔冠华被查出患上肺癌,此后他虽然做了切除手术,但病情反复发作,把乔冠华折磨得心神俱疲。1982年,乔冠华的癌症复发,而且转移到颈部,自此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病重期间,乔冠华留下遗嘱,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魂归故里,葬回盐城。

1983年,乔冠华因病去世,在这之后,他的妻子章含之遵循他的遗愿,捧着他的骨灰盒回到了江苏盐城。章含之找到了盐城地委,希望盐城地委能出面协助安葬乔冠华。不过,盐城地委得知这个消息后首先向江苏省委请示,请示的结果是:“热情接待,但规格不宜过高”。盐城地委又追问:“那骨灰的事情如何处理?”省委答复:“你们自己看着办。”

于是盐城地委立刻召开了常委会,讨论安葬乔冠华的事宜,不过,会议开始后,会场一片沉默,无人发言,不久后,有个副书记发言:“乔的问题恐怕搞不清楚,现在回来安葬不大适宜。”副书记发言完毕后,会场无人发言,也没人提意见,于是盐城地委就向章含之表达了“暂不同意”。

盐城地委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乔冠华当年与“四人帮”有牵连,虽然时间已经到了1983年,但当时的干部并没有从“四人帮”的阴影之中彻底解脱,所以下达了这种结论。不过,就在盐城地委表示不同意乔冠华葬回家乡时,江苏吴县(现在的苏州吴中区)的县委书记管正听说了这件事。

管正知道乔冠华的事情,也知道他在联合国大会上为国家、为民族做了很多贡献,所以他热情地邀请章含之到吴县,对她说:“太湖之滨,洞庭山上,愿意葬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章含之非常感激管正,最终把乔冠华的墓地选在了洞庭东山避风向阳三南坡,正式把乔冠华葬在了苏州。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地开始重视人文资产的开发,此时的盐城地委把开发“二乔”人文资产提上了议程。不过,“二乔”之一的乔冠华的骨灰并没有葬在盐城,这让作为乔冠华家乡的盐城地委十分赧然,于是盐城方面主动联系了苏州。

不久后,苏州给盐城出具了一份专函,在这份函件当中,苏州表示:“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乔冠华被安置在了苏州,现在家乡人民要求他魂归故里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应予以支持,不过,因为乔冠华之墓已在苏州多年,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扫墓,所以宜保留一部分遗物,注明迁坟原因。”

因为有苏州方面的配合,乔冠华之墓顺利迁到盐城,这位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外交家,最终魂归故里。

29 阅读:20776
评论列表
  • 2022-12-13 00:30

    即使犯了错误葬回老家有什么可研究的,盐城地委哟。

  • 2022-12-12 14:18

    杰出的外交家

  • 松影 24
    2022-12-12 15:12

    被人陷害。

  • 2022-12-12 15:35

    太湖之滨更为上上风水

  • 2022-12-13 12:48

    有些东西真的不太好准确表述出来的,但是你看苏州和盐城的发展能说都是地域和偶然因素造成的吗?

    看破不说破 回复:
    [点赞][点赞][点赞]
  • 2022-12-12 17:18

    刘邦祖籍丰县,可他却自称是沛县人。

    丁某人 回复:
    你看一下沛县和丰县的历史沿革再来说啊
    七十年代 回复:
    说什么?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
  • 2022-12-13 13:13

    先不说前无古人,但确实后无来者。

  • LYG 5
    2022-12-13 10:07

    他们家婚姻历史好像挺复杂的[吃瓜]

  • 2022-12-13 10:46

    这就是格局

  • 2022-12-14 00:35

    世态炎凉,明哲保身……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