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帮我认识世界,在涉世未深的阶段,我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大都来自书中。无论是现实主义露骨的批判或是浪漫主义隐晦的传达,都为我们与这个真正的世界打交道提供了蓝本。虽书中的世界无论如何都是简单的片面的理想化的,但它毕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预知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略知世间人情百态人性复杂,了解更多的世界。
当然读书不仅是为了遇见更多的世界,也是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读书在不知不觉中给我很大的影响,它让我学会思考,让我的思想极不安分。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并不断反省生活,反思自我。读书让我对生活有更深的感触与更独特的观察角度,让我的情感变得细腻。心胸变得包容心态变得平和,读书让我成就高品质的人生。
何其幸运在初中时遇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我永远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无意中翻出一本旧的书页发黄发脆的挪威的森林。轻轻翻开书的扉页,他的文字在这个燥热的午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凉。我仿佛沐浴在微醺的春风中,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村上看似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段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有所共鸣。他描写的平实,有格调而不虚华的都市生活令我向往。
而最令人中意的地方,还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出道。九十年代甚至新世纪,讲出了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他所描绘的青春太逼真,太轻易地引起我的共鸣。那主角仿佛是另一个鲜活的自己,在另一个地方生活。在这些时好时坏的年岁里,我将他视作唯一的知己。就像某个特定时代的人,总觉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就是自己一样。或许拿破仑身边总携着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是因为少年维特总能让他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种种美好吧。
其实读书于我而言更像吃饭,不可或缺。而且口味对了便一切都好,至于评论这书如何如何。作者如何如何,那是文艺评论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