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存养,人们或许想到了颐养这个词或“颐养天年”这个成语,这也没错。但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存养,不仅是指人的物质生活。
所谓存养,就是沉淀积累自己的心性(精神气质),定位于庄严的内在心灵,铸就堂堂正正的精神气象。
社会中存在的人,他的精神面貌无不通过其言行举止表露出来。有什么样的内在气质,就会有什么样的外在表象。
人的崇高或渺小、狭隘与开阔、谦恭与亵慢、虚静与浮躁、无一不显露于世人面前。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宋儒苏轼写给董传的一首留别诗,是对朋友存养功夫的诠释。
存养往往蕴含于生活世界的诸多方面。宋、明时代诸儒在此方面有很多精彩论述和知行。
一、慎言语、节饮食
“慎言语以养德,节饮食以养其体,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者。”
程颐大意是说 :说话谨慎是为了养育自己的德行,节制饮食是为了护养自己的身体。
日常生活中最平凡最贴切而又与死生之道相联系的事情,莫过于言语饮食了。
二、生活、工作和交友方面,要做到端庄恭敬。
程颢如是说:“居住恭,执事敬,与人忠,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之无二语。”即在生活、工作和交友方面,要做到端庄恭敬,严肃认真、忠心诚意。这是做人标准和为人之道。
这与当代一些谋略者传授的人生信念,待人接物要察颜观色:居高处要和颜悦色,居低处要不动声色的价值观截然不同。
三、治学要静思
宋明时代儒者重视“慎独”、中(庸)和正、直观念,成为内在道德精神。
朱熹教学以静坐为入学门径,“用半日静坐,半日学习。
”程颢《秋日偶成》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其意境为读书人、学习者要排除各种欲望躁动,而使精神专一,以达到虚静澄明之境。这样学习和体悟万物之理才有所成。
王阳明为格竹子之理,静坐细思有七日。后在贵州龙场驿站静坐沉思,“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久之胸中洒洒。”顿悟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此后“始专以致良知训学者”,成一代道学大师。
阳明出心学盛,其“心即理”心学与朱子“性即理”的理学形成新儒学二峰对峙。
(本文参考《近思录全译》、《传习录》、《二程遗书》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