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海局势再度升温。据报道,美日菲三国在黄岩岛附近海域举行了一次海上执法演习,这是三国首次在南海举行此类演习。此举看似一般的海上执法演习,但深入分析则可见,这恐比美菲之间的联合军演更为棘手。
首先,演习地点的选择不无深意。黄岩岛位于菲律宾本土不到200海里的地方,是一个中菲热点争议岛礁。自从2012年“黄岩岛事件”后,这处岛礁的控制权便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此次美日菲特意在此地附近举行演习,显然是有意向外界展示力量,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提出挑战。
这种行动背后的深层含义并不能忽视。一旦中国在黄岩岛有新的填岛动作,美日菲可能会通过海上执法力量介入,干扰中国的下一步行动,避免与解放军发生直接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执法机构间的联合演习在敏感度上相比军事行动要低,但在菲律宾扮演弱者,配合美国制造中国“以大欺小”的舆论氛围下,这种执法合作反而可能引起更多的国际关注,以此放大争议。事实上,执法行动也更容易实现常态化。美日两国有可能长期派遣执法船在南海进行联合巡航,逐渐改变南海的现状。
这种选择执法合作的策略,对于美日菲三方来说都各有所图。对菲律宾而言,在自身海空军实力较弱的背景下,以执法合作为手段,可以在避免武装力量间的直接冲突的同时,保持南海问题在自己可控的程度内。而对美国来说,这种选择则体现出其复杂的对华战略:一方面继续围堵中国,一方面又期望在经济上与中国展开合作。日本也借此机会扩大自身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对于这种明显的南海博弈,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中国一直加强海上执法能力建设,包括万吨级海警船在内的大量海警执法船只,频繁出现在南海。中国的海警和海巡力量持续巡航南海,任何挑衅都将得到坚决回应。
同时,中国也没有放弃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南海问题。目前,中国与东盟围绕“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正在进行,我们相信,以中国的实力和智慧,必能应对各种挑战,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美日菲的“切香肠战术”终将无法打响。
短期内,虽然南海局势可能会继续紧张,但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并不高。对此,中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海上执法能力,坚决捍卫在南海的主权,同时继续推进外交磋商,以期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以法治为指引,确保南海的和平稳定。
总的来说,面对美日菲的挑衅,中国必须保持定力,坚守原则,同时加强海上执法能力,以应对可能的挑衅和干扰。我们相信,在中国的决心和实力面前,任何挑衅都将付诸东流,南海的和平稳定最终必将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