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一则“新普拉多直降8万”的消息在车圈炸开了锅。作为曾经的“加价王”,这款硬派越野车的价格跳水,让无数老车主直呼“背刺”。在部分4S店,2024款普拉多甚至以“清仓价”甩卖,入门款落地价跌至47万,而刚上市的2025款新车也悄然降价3万-5万。对比两年前新车上市时动辄加价10万、二手老款普拉多价格倒挂的盛况,如今的境遇堪称冰火两重天。而降价的背后则是几乎停滞的销售,2024年8-9月,新普拉多仅卖出1997辆和2450辆,而2025年2月更是跌至1040辆。曾经的“理财产品”彻底沦为了“滞销品”!那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如今的普拉多这么不受欢迎,小编今天就简单的和大家探讨一下,仅供参考。
首先,定价傲慢。普拉多的崩盘,始于丰田对中国市场的误判。新车上市初期,部分经销商仍沿用“加价提车”的老套路,试图复制此前的饥饿营销神话。然而,消费者早已不吃这一套——坦克300、坦克500、比亚迪方程豹等国产越野车,以20万-40万的价格区间,用三把锁、智能四驱、混动系统等配置“围剿”普拉多。当普拉多入门款定价45万时,国产竞品已能提供座椅通风、L2级智驾、纯电续航等“跨级体验”。丰田的定价策略,在国产车面前毫无优势可言。
其次,性能已经不再是丰田的“专属”。新普拉多即便采用了最新的动力,但在“带电者得天下”的中国市场,这套动力总成已显疲态。反观比亚迪DM-o混动系统,可实现“一箱油跑1000公里”,蔚来、小鹏的纯电越野车更是以零排放、高扭矩重新定义性能标杆。更讽刺的是,丰田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HEV)因无法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在国产插混(PHEV)、增程式车型面前彻底失声。简单一句话,现有的丰田动力表现与目前主流的国产新能源越野车相比,完全不是一个层面。
再次,质量危机与“信仰贬值”。这里就不仅限于普拉多了。从近年丰田的可靠性上看,比如安全气囊缺陷、制动系统故障、排放数据造假等丑闻,仅在美国市场就被罚16亿美元。而且口碑崩塌直接反映在保值率上:曾以“一车传三代”闻名的普拉多,三年保值率从75%跌至60%,而坦克500的保值率已逼近70%。当“开不坏的丰田”变成“修不完的投诉”,品牌光环自然消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内消费者的觉醒,花了那么多钱,难道只需要一辆“工具车”吗?其实从最近几年的市场需求上看,消费者对汽车的期待早已超越“耐用可靠”。而智能座舱、高阶智驾、场景化生态成为购车核心考量,巧的是这些正是丰田的短板,而且对比之下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丰田车犹如“老年机”,根本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所以还想用高价来换取销量,除非国人疯了。
当然,想要改变这样的境况,丰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调整。(小编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小伙伴们可以补充)
首先,还是降价,毕竟以目前的价格,不降价必死,所以丰田完全可以同时将主力车型价格下沉至35万-45万区间,这样才能够与国产车正面交锋。其次,丰田需加速推出纯电车型。毕竟从目前看,想要在中国市场有所成就,不带电是不行的,所以用“带电越野”重塑技术标签。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放下傲慢的身段,从“说教者”变“倾听者”,一汽奥迪A5L都换装华为的智驾系统了,你普拉多多个什么呢!
总结:其实普拉多的困境,本质是传统车企转型滞后的典型案例。当丰田仍在为“多路径技术路线”争论不休时,中国车企已用电动化、智能化重构游戏规则。若不能彻底抛弃“燃油车优越感”,普拉多的今天,或许就是整个丰田帝国的明天。毕竟,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加价王”,而是“价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