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崩塌的思考:越善良的人越容易被坑

袁大岛 2025-04-10 22:07:10

善良的人容易被欺负,这是一个难以争辩的事实,

那么这是否说明,善良已经被这个世道“淘汰”了呢?

当然不是,或者说,绝对不可以。

而新的问题因此应运而生,我们这个世道需要善良,

但与此同时,我们这个世道对善良的保护,

显然是大大不够的。

既然善良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那为什么善良不能被保护起来,

那些践踏善良的行为,不能被严肃惩罚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还要从“是谁在践踏善良”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说起。

我记得有一个观点大致是这样说的,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善良作为基石,

究其根本,是为了防止非善意行为带来的,

无法控制的,延绵不绝的混乱。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维持稳定的生活环境。

也就是说,善良,善意,

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精神财富。

不过我们都知道,精神财富也是财富,

那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影响我们的财富,

到哪去了呢?

以前听过一句话,大量财富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究其规律发展,以“少数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那么精神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话,

就只能说明,大多数的人,

要么是被掠夺过,

要么是自愿放弃。

被掠夺的人,守不住的不是底线,

而是发现守住了,

反而吃了大亏。

当这个世道不支持人们“守住”的时候,

那么被掠夺,就会成为一种秘而不宣的说辞。

而那些自愿放弃的人,

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放弃”之后的好处,

无论这好处有多么短视,有多么狭隘,

都无法阻止他们去获得满足。

于是乎,两股势力都以明确的态度,

让善意,或者说让基于善意的信任,

不断突破底线,不断“制造”新的底线,

信任崩塌了,但摧毁信任的力量,

却始终“完好无损”,

那些善良之人的下场,似乎正在提醒那些仍旧善良的人们,

是躲开,是放弃,还是被坑,

最好早点做出选择:

毕竟,选项越来越少,

是因为事实越来越近。

老实人,善良人,

这些人,如同一个个被贴上标志的身份,

看这些人成熟了,不是老实人变得更踏实了,

而是老实人,开始懂得人情世故了,

善良人的成熟,也不是变得更加善良,更有同理心,

而是善良开始有所取舍,善良开始有所顾忌,

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成熟,

就会下意识的去关注那些原本存在于身上的老实,善良的品性,

是否开始消失,是否开始变得世故,变得圆滑,

所以,

为何成熟,就要让老实的品质消失呢,

为何看一个人是否有所成长,

就要看他的善良,能不能变得“更复杂”一些呢。

直到经历过很多是是非非,看过那些起落沉浮之后,

我们才会明白,原来纯粹的从来不是谁定义了谁,

而是一个群体,在排挤另一个群体,

而那些复杂的,也不是真正的圆滑与世故所指定的规则,

而是一种环境,正在侵吞着另一种环境,

我们总是强调,适应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谁又有资格,

去定义“社会的样子”呢?

3 阅读:57

袁大岛

简介: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