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四川的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家人一致希望她考公,但是考了5年也没有考上,考试期间也没有找工作。
其母亲称,她女儿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些异常行为,最近和家人对话也经常答非所问,扬言自己是局长。
最后到了医院经过检查,发现这名女子,确诊该女子患了精神分裂症。
真的是好可怜啊,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从事公务员工作,其实他们对于这份工作也不是非常热爱,但是家庭的压力,周围的考试氛围,从而也走上了考公的道路。
很多人比较幸运,第一次考公就能通过,而有些人快临近35岁,还在考公,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现象。
在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现象,甚至是很多博士生为了竞争一个小地方带编制的岗位,都竞争比较激烈。
深究一下,国家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公务员吗?其实并不见得,但是为什么考公会怎么热门呢?
自然是有它的社会原因,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追求稳定,考公无疑是给予追求稳定生活的人,给予了一个最好的选择,只要不犯错,基本上这个是一辈子的饭碗。
第二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在35岁就是一道坎,35岁以后就面临着失业,特别是孕妇到了35岁更加不好找工作,公务员对于这刚好规避了这样的危险。
第三是公务员福利待遇好,该放的假一个都不会纳下,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工作和家庭都能兼顾上。
第四,就是家庭的虚荣心了,考上了公务员,等于拿到了铁饭碗,这样讲出去,就很好听,家人也有面子。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家庭,让自己的小孩子考了5年,还希望能考,然后这位女子感觉自己当上了局长的原因。
其实这样的现象是不正常的,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应该很好地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或者能给国家带来更多发展的事业,仅仅局限于公务员这一个职业,是不科学的。当然我也不是说教,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扎堆于考公,确实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一方面,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一个人的能力和兴趣,不能盲目地强制让他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否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还有可能引发精神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我们身边出现异常行为的人,我们要及时做出应对,因为这些异常行为很可能是精神问题的表现。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和特点,化解不必要的压力,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对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好的看法和建议,都可以评论区进行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