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坏名声是怎么来的?这些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恰同学的娱乐说 2023-09-15 17:22:58

“乱伦”,也就是近亲结婚,在中国,这样的婚姻关系是不被法律保护的。

然而在印度,尤其是南印度地区,近亲结婚率竟然高达36%。

在印度成为世界人口大国之前,他们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乱伦之国”。

可是奇怪的是,印度明明已经将禁止近亲结婚写进了法律中,却仍然挡不住人们“作死”的心。

为何在印度,“乱伦”这种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呢?

印度近亲结婚背后:千百年来种姓制度的压迫

想要弄清楚印度的婚姻习惯,我们就需要从印度的社会制度说起。

印度社会实行种姓制度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大等级,从高到低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僧侣贵族,享有参与政治、接受教育的特权。

刹帝利是武士,为婆罗门效力,而吠舍则是商人,没有政治权利。

首陀罗就是劳动者,只能从事低微的工作。

可以说,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地位世袭制,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而不同种姓之间则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高种姓可以随意享受资源和尊严,而低种姓则只能忍受压榨,印度的这种不公平待遇根深蒂固,人们更是难以逾越。

不仅如此,种姓制度还规定了不同种姓是不能通婚的,高种姓男子可以随意娶低种姓女子为妻,但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则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说,低种姓家庭为提升下一代的地位,总是想方设法让女儿嫁给高种姓,而这已经成为许多低种姓家庭的心愿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印度便形成了“女方出嫁妆”的特殊婚俗,低种姓家庭需要向未来的高种姓女婿支付高额彩礼,否则的话,女儿就会被公公婆婆苛待。

然而心酸的是,大多数低种姓家庭都负担不起这种高额的嫁妆,所以经常能够听到高种姓家暴低种姓的悲剧。

而无力支付嫁妆的低种姓家庭,为了规避无法承受的彩礼,只能选择内部通婚,他们将女儿嫁给自己的亲戚,这也成为了逃避现实的唯一出路。

印度也知道,如果放任这种现象肆意蔓延的话,那么最终是会毁掉这个国家的。

所以他们在1955年,明令禁止近亲通婚这一事情。

可惜的是,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种姓观念根深蒂固,法规执行效果不彰,近亲通婚依旧泛滥。

印度的近亲结婚,为何屡禁不止?

在印度,重男轻女、嫁妆习俗和离婚歧视的结合,让近亲婚姻屡禁不止,尽管这既不道德,也不科学,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要知道,印度是典型的重男轻女社会,在家庭中,男性地位绝对优越,而女性则需要服从男性,有时候甚至会被视为家庭的负担。

事实上,他们的这种观念都源于农业社会,因为男性天生具备更强的体力,更适合农业劳动。

父母常常会把自己的女儿视为他人的财产,为了提升家族地位,女儿常被迫接受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而女儿一旦出嫁,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不会过问。

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盛行,导致女性教育普遍落后,许多女孩在小学阶段就离校嫁人,往往一生停留都在文盲或半文盲状态,而在婚后,她们被要求专心相夫教子,更是丧失了外出工作的权利。

而印度女性结婚时,需要提供数十万美元的嫁妆给夫家,这是对女方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夫家如果觉得嫁妆不足的话,那么新婚妻子就会在婆家受到歧视。

如果不能拿出高嫁妆的穷人家庭,他们就会选择让女儿嫁给亲戚,以此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夫妻双方因为家庭地位和经济实力相近,就可以商量较低的嫁妆。

要知道,印度只有1%的离婚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婚姻多么美满。

事实上,近半数印度的已婚妇女都曾遭受过家庭暴力,但是她们都不敢离婚,因为印度社会对离婚女性极为歧视。

如果离婚的话,那么女性就会失去经济来源,又缺乏家庭支持,最终只能沦为社会边缘人,而离婚妇女和私生子女无法获得教育资源,往往被迫做最底层的工作,接受人们的指指点点,基本上大多数人都视她们为耻辱。

而印度的许多女孩早在10岁不到的时候就被迫订婚,婚后则成为童养媳,她们从小就被灌输“婚姻就是一切”的观念,根本就不会想到离婚,即使被虐待,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由于离婚门槛非常高,所以印度的男性往往我行我素、肆意妄为,他们抱着“先结婚,事后再说”的想法,一点都不在乎女方的感受。

所以说,许多印度家庭选择让女儿嫁给亲戚,他们认为,与亲人婚姻的话,双方都较为了解,可以避免孩子婚后受虐待。

但这其实仅仅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婚后妻子仍需要服从丈夫和家庭,而且实践证明,近亲婚姻并不能减少家庭暴力发生率。

习俗面前,法律“让道”

印度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社会,在现代婚姻法面前,传统习俗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对婚姻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比如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存在一种叔叔娶侄女为妻的习俗。

他们这种婚姻被认为可以保持家族血统纯正,延续家族荣誉,按照这一习俗,叔叔一到娶妻子的年龄,就会与年纪尚幼的侄女订婚,并在她到达生育年龄后完婚。

但是这种婚姻形式存在很多问题。

要知道,叔叔和侄女是存在血缘关系的,所以说这种近亲通婚可能导致基因缺陷。

而女孩被迫在年幼时就订婚,她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婚姻剥夺了女性的人格尊严和选择权。

在拉贾斯坦邦一些偏远村庄,由于生活闭塞、教育程度低,也存在近亲通婚的现象。

一些贫困的家庭进行近亲通婚,是出于节省彩礼和婚礼开支的考量,而一些大家族则通过这种方式巩固财产,维系权力,但是这种婚姻方式同样存在问题。

印度教文化中还存在一种“为荣誉献身”的概念,在一些部落里,如果女性被认为有伤风化的行为,那么就会被家族杀害,以此维护家族荣誉,而这种“荣誉谋杀”的受害者,即使是遭到强奸也难逃一死。

事实上,这种野蛮的习俗,实质上是对女性的血腥屠杀,它剥夺了女性的生命权利,也剥夺了她们对自己身体和性别的主权。

现代印度的婚姻法禁止包办婚姻、童婚、近亲通婚等,但在一些保守的地区和群体中,这些习俗仍然存在,一些部落的人认为这是宗教文化传统,政府是不应该干预的,而这些习俗给印度社会和妇女带来了巨大伤害。

不作为的印度政府:乱伦之邦的罪魁祸首

印度被称为“乱伦之邦”,近亲婚姻泛滥,其根源不仅在于印度社会深层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也在于印度政府长期以来的放任和不作为。

早在1955年,印度政府就颁布法案禁止三代之内的近亲结婚,但是,这部婚姻法存在一个不合理的“逃生门”——除非违反当地风俗习惯,所以说,这个法律也就名存实亡了。

因为在印度各地,近亲结婚都被视为一种维护家族纯洁、保持种姓荣誉的传统习俗,就比如说印度国父甘地,就在13岁时被迫与自己的14岁表姐成婚。

尽管知道法律形同虚设,但是印度政府却从未认真执法,对存在的乱伦婚姻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在一些贫困地区尤为严重,由于缺乏教育,人们对近亲结婚的危害认识不足,而地方政府也因执法的资源匮乏对此采取默认态度。

在宣传教育方面,印度政府也从未明确谴责过近亲婚姻的祸害,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印度的基础教育水平低下,很多人对遗传病风险没有概念。

更重要的是,印度政府长期以来腐败程度严重,虽有改革但“头脑指挥不了四肢”,最终导致政策难以推行。

再加上掌权者大多来自高种姓,也没有改变这一现状的动力,可以说,印度政府的不作为是乱伦现象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