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3年多的创作,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于近日登陆院线。《长安三万里》的片名取自明代陈子龙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片名也展现了电影的主题,“长安”代表的是高适、李白等诗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唐代的中国凭借强盛的国力、前所未有的领土范围、璀璨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来客,首都长安在当时更是数一数二的国际化都市。

▲6月23日,2023年端午小长假第二日,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迎来大量游客。图为大唐不夜城内的节目表演。(图片来自中新社)
视觉盛宴 带你梦回大唐
电影《长安三万里》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通过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高适、李白等大唐群星的传奇故事,为观众展现出大唐的雄浑气魄,李白等历史名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唐诗传承千年的经典魅力。
影片《长安三万里》可谓是场视觉饕宴,全片用动画形式呈现了大唐盛世多地盛景。长安、扬州、蓟北、潼关、黄鹤楼、梁园、三峡等七地的自然风景和建筑景观。烟雨江波中的天下第一楼,水天一色的三峡奇景,婉约精巧的江南扬州,繁华太平的长安城,雄浑苍茫的边塞风光,全片将40多首唐诗名作中的盛唐想象一一具象化,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唐”。
国际化大都市
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总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它汇聚着来自各地的居民,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景观,影响遍及世界。
唐都长安有东市、西市两个繁荣的市场,其中西市主要从事国际贸易。西市占地1600多亩,有220多个行业、4万多家固定商铺,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贸易区”,当年的长安人就已经过上了国际化的时尚生活。
从初唐到盛唐的一百多年中,长安一直是照亮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中心。如果你走在当时长安的大街上,能经常看到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听到各种不同的语言,他们争相进入这个世界上最繁华富裕的都市,也带来了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当时的长安城内,做官的、求学的、经商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留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8000多人,极大地推动了唐朝多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6月23日,2023年端午小长假第二日,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迎来大量游客。(图片来自中新社)
国际交流 融通古今
唐代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与繁盛时期,“丝绸之路”上多民族在商贸、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斯坦福大学陆威仪教授也说:“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和国际化的时代。”“虽然帝国的国际性特点在9世纪衰退了,在至少两个世纪中,唐王朝对外族及其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决定性元素。”
而如今,西安作为闻名世界的东方古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具有相当的优势。从1974年算起,西安已经在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道路上,整整走了48年。截至2021年底,西安拥有31个国家的38个国际友好城市,此外,还拥有友好交流城市63个、友好交流区县4个,国际友好城市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不同地区。
回望长安,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外交成绩就已经达到了古代中国的巅峰——据不完全统计,与唐朝有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国家多达70多个。
在影片的最后,大唐盛世落幕,诗人们曲终人散各自飘零,但“诗在,长安在”。当不同声音、不同方言,一句句吟诵出那些我们在课本里读过、以为忘却、时会想起的名篇名句,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就会被再次激活,民族文化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综合澎湃新闻、西安发布、中国日报、澎湃有戏、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环球网等